摘要: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也帶動教育界蓬勃發展,除了引入新型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更注重以自主發展、文化水平、社會參與等組成的核心素養開展教學,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形成各項能力。尤其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統一的學科,基于核心素養導向開展教學可以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語文綜合素質。對此,本文則從注重教材編寫、優化課堂教學以及引入小組合作等分析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望給予語文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核心素養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堂教學應始終圍繞學生,注重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再加上相關改革政策規定,當前教育應改變傳統應試教育問題,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和重視學生個性發展改變傳統應試教育對學生思維限制,增強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達到素質教育培養目的。因而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結合其認知情況和心理特征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積極性,真正實現預期教學目標。
一、 注重教材編寫,強化文化基礎
閱讀是小學語文不可缺少的組成,更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當前語文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注重突出單元主題,以至于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也越來越傾向于開展群文閱讀,不僅可以反映語文教材編寫主題和原則,更能將不同單元之間相連接,拓寬學生視野。尤其群文閱讀可以較好地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人文底蘊,因而引導學生開展群文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礎。
教材在編寫方面有著較為鮮明的主題特點,例如以某單元為例,該單元主題為“人類的伙伴”,分別選取《貓》《珍珠鳥》《老人與海鷗》《草蟲的村落》等,上述文章從表面看都是描寫動物,主要凸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分別收錄了《老人與海鷗》《貓》《草蟲的村落》《珍珠鳥》等文章,雖然從表面看文章內容都是在刻畫動物,實際上則是彰顯人和動物和諧相處。借助群文閱讀方式可以引導學生將鳥、貓、草蟲、海鷗等擴大到自然界,并借此引出人類的伙伴除了動物,還有大自然的各種生物草木,需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無論科學發展觀、環保意識、人文意識等都在影響學生思維,單元中的每篇課文知識也就能連接到一起達到群文閱讀目的,強化文化基礎。此外學生在閱讀中還需要教師強化解析作為補充,促使學生充分體會到課文的奇妙之處。以《鯀禹治水》一課為例,當學生閱讀到課文中“夏天,烈日當空,山石被曬得滾燙,大禹汗流浹背……”時,語文教師應讓學生理解作者表達的大禹在治水過程中的不易與艱辛以及勇于擔當的精神。
二、 優化課堂教學,落實核心素養
中國漢字有較多的數量,借助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無法讓學生記憶所有漢字,因而需要教師采取科學合理教學方式促使學生掌握識字技巧。以《寓言兩則-鷸蚌相爭》一課為例,小學生初次看“鷸”和“蚌”兩個漢字都因其復雜的筆畫而難以理解其字義和讀音。此時語文教師就運用現代多媒體為學生解析教材拼音、插圖、部首,學生快速記憶和理解。相關心理學理論指出,學生學習能力在于其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主動構建而生成的,更是一個需要理解和消化的過程。
又如以《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為例,該篇課文基礎教學目標為讓學生認識和正確書寫相關生字和詞語,例如“融、匯、嫩綠、抽出”等,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在語文教師引領下逐漸了解小興安嶺美麗的風景和豐富的物產,從內心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為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印象,語文教師需適當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中作者用詞準確性和生動形象性,發展學生思維的同時增強想象和聯想能力。
三、 引入小組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背景下延伸而出的新型教學手段,將其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實現預期教學目標。語文教師在應用合作小組時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性別、學習能力等科學分配小組,一般以3~4人為小組,保證每個學生在開展小組活動行程不同的組內優勢,有利于學生相互學習和進步。小學生年齡偏小,性格活潑好動,缺少與其他人溝通合作學習經驗,
再加上當前很多學生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倍受父母和長輩的疼愛,長此以往不可避免表現出合作意識欠缺和自我意識強烈等問題。傳統課堂教學忽略培養學生合作能力,教師也沒有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機會,進而不利于激發學生合作意識。課堂教學實踐證實,一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快的意識和體驗后則會有更高的興致參與后續學習。
例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語文教師就根據課文內容提出以下問題:“課文第1~4自然段著重描寫賣火柴小女孩的悲慘身世遭遇,作者分別中家庭困苦、惡劣的生活環境、人情冷暖、有家不得回等方面為讀者展現小女孩的凄慘”,之后教師就可讓每個小組根據上述四個方面在課文中找出相對應的語句,哪個小組先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就可獲勝。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化對賣火柴小女孩悲慘遭遇認識,更能提高合作學習效果。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除了要發揮自身才能,更要學會如何與他人溝通交流以及共同提升的方式,實現合作教學強調的全員提升的目的。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領域熱點話題,更是經濟社會發展下的產物。該教育理念打破傳統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現狀,更注重發展學生各項能力,促使學生在合作和自主學習中提高綜合素質?;诤诵乃仞B導向下的小學語文可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教學,將課堂主體交還給學生,改善傳統教師占據課堂主要地位情況,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師教學質量,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亞,楊道宇.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J].教育探索,2016(10):21-24.
[2]傅成正.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J].科教文匯,2018(1):110-111.
[3]萬智微.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之研究[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13):170.
作者簡介:
黃哲停,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西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