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將生活經歷與數學知識結合起來,將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變成簡單易懂的數學內容,以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質量。本文從語言、情境、問題等方面綜合分析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的意義與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策略;研究
一、 前言
偉大的數學學家曾經說過,數學是人類生活的工具。教師要充分的利用學生在生活中的認知解決數學問題,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密不可分,因此,教師應注重生活化教學,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效果。下文將著重介紹教師如何實現數學教學生活化,以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幫助學生打開學習的新視野。
二、 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生活化的意義
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思考、探索與交流。教師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經驗相結合,能夠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內容,從而自主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小學素質教育理念要求小學數學教學應符合生活化的特點,由于當前社會水平在不斷提高,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氛圍中,教師的教學模式也應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對于推進學生進步產生不利的影響,但是,隨著生活化教學模式出現,教師可以運用此種模式幫助學生聯系實際,與生活良好的接軌,完成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使學生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完成新課改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三、 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生活化的應用策略
(一) 數學內容生活化
在數學課堂中,教師主要通過講解數學知識點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對于同一個知識點,由于每一名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應降低數學教學的難度,實現數學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系,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容易接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與應用數學知識。
例如,在學習《時間》時,時間是每一名學生都能理解的概念,教師可以將鐘表帶到學校中,加深學生對于分針與秒針的概念理解,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理解能力將數學知識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學生,在不影響學生學習進度的前提下,將數學知識進行加工,使數學內容豐富有趣,使學生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從而使數學知識更好地與生活結合,增強數學情趣。
(二) 數學情節生活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實現數學情節生活化,將數學知識帶入到情境中,創設相應生活情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數學學習中。例如,在學習《長方形與正方形》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圖形使學生增強對相關知識點的認知,黑板是長方形、書本是長方形、學生手工的卡紙是正方形,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在生活中接觸的事物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并組織課堂提問,引導學生回答教師的問題,舉例說明在生活中有關長方形或者正方形的物體,以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不斷進步與發展,進一步擴展學生的學習視野,促進學生長遠發展。
(三) 數學問題生活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相關數學問題的時候,將問題帶到課堂上請求教師的幫助,從而使教師與學生一起探索數學學習的規律,使學生主動利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中存在的現象,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抽象問題。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幫助學生思考問題的實質,培養學生感受數學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深入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索,擴寬學生的學習視野,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能力。此外,教師應設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數學問題,用豐富多彩的生活化問題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確保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性。
(四) 數學作業生活化
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時,可以將家庭作業與生活相結合,實現數學作業生活化,指導學生運用數學眼光看待與分析數學練習題,利用數學思維思考數學問題,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圓》時,教師為學生布置為什么下水道蓋子是圓的相關作業,學生可能會很快回答圓形美觀、雅致,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深入這一問題,激發學生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且教師在下一節課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最后總結出圓形的蓋子不容易掉到下水道中,圓形的穩定最強,從而使學生學會用生活的眼光思考問題,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其形成健全的數學意識。另外,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走向生活中,將數學知識更好地與生活經驗結合,使學生領悟數學來源于生活的道理,進一步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質量。
(五) 鼓勵學生結合生活進行提問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比較注重知識的傳授,并沒有給予學生過多提出問題的機會,似乎問題提出是教師的“專利”“特權”,而“師問生答”是一種天經地義,而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認知是存在差異的,教師感興趣的問題,學生未必感興趣,教師認為有意義的問題,學生未必認為有意義。為此在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時,筆者認為,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反應及需求,鼓勵學生結合生活進行提問,給學生機會,讓學生將心中的問題大膽的提出來,這樣學生才不會被這個問題疑惑一直困擾,從而出現知識盲點漏洞,影響學生的日后學習,同時也能夠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質量,推動教學工作的高效率開展,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提問的興趣,使學生快速的掌握知識。
四、 結語
綜上所述,以上內容主要從四個方面分析了如何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從而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理解與感悟數學,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讓學生真實的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何永興.小學數學生活化課堂教學策略——基于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J].現代教育,2018(2):63.
[2]沈寶琴.來自生活的悅動音符——淺析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5(16):120-121.
[3]袁少榮.收集生活素材體現生態課堂——漫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4(35):20-21.
作者簡介:馬林彬,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黑石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