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雪梅
【摘要】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適時、恰當地引入“辯論”是實現有效教學,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通過參與辯論,學生可以發展基本的道德、價值觀,還原學生最初的道德判斷。
【關鍵詞】辯論 道德與法治 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4-0065-02
新課程強調課程實施的實踐性和開放性,通過各種教學活動觸及學生的情感點,豐富和促進學生的情感。這就要求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注意活動的多樣性和內容的豐富性。辯論教學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運用,不僅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此外,辯論也有助于學生收集和組織信息,處理網站條件,控制情緒。因此,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我們如何才能充分利用辯論?
一、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活躍程度
學生的主戰場是課堂,對手是所學習的知識點,如何征服這些知識點是學生應該重點思考的問題。想要征服這些知識點,課堂的活躍程度是非常重要的。辯論就能夠達到這一要求。辯論是很好的互動形式,強化學生課堂主體的地位,增強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教學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找到自信。因此,學生與學生思維的碰撞、指導過程中的即興討論以及師生之間的交流,都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徑。
二、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
辯論是雙方思想方面的碰撞,對學生的把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及知識含量方面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想要完成課堂辯論的任務,首先,學生在課前需對相關的知識進行整理和學習,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結構,而且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前預習的習慣。有了充足的準備,學生們的辯論就會更令人興奮,自信也會大大增強。有些害怕不愿參加課堂的學生,也會在辯論中慢慢地發表意見。許多學生喜歡“道德與法治”課程,因為這場辯論非常有趣[1]。
三、提高學生的公民素養
新課程改革的基礎是培養核心素質,培養公民素質是思想道德修養課程的核心素質之一。公民有四個關鍵能力:批判性思維,適應性,信仰和流動性。思想道德修養強調學生的思維能力。它指的是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知識儲備,通過綜合,判斷和推理等邏輯思維活動得出新結論的能力。新課程改革中的教學辯論適應了公民意識的要求,有利于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發展。在辯論中,學生需要處理信息,發現意識形態沖突,找到彼此的漏洞,并互相反駁。辯論教學使學生在比較問題和選擇時能夠做出更合理的價值判斷。
四、引導學生正確表述自己的觀點
每個班級中的學生水平高低不一,一些學生對辯論并不陌生,但有一些學生還沒有接觸過辯論,對一些辯論的規則、方式和相關的要求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教師需要提前將表里的規則和相關的規定進行告知,讓學生們了解到,辯論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爭吵[2]。一些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由于太過于興奮會出現一些表達方面的錯誤,或是出現言辭過激的行為。在這個時候,教師需要進行近視的更正和指導,將教師的引導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讓學生們在積極的、健康的、有秩序的環境下進行辯論。
五、對辯論結果進行總結和評價
辯論評估可以與學生評估和教師評估相結合。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生的評價傾向于反映學生的特點和思想。教師的意見可以從學生的討論準備和他們在討論中的表現開始。這包括學生的準備充分,邏輯思維的嚴謹性,學生的參與和熱情。績效主要包括小組合作,團隊成員的績效和適應性。教師應積極肯定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肯定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指出學生在辯論中的不足。我們應該從更深層次的角度分析辯論的主題,并將其與教科書理論相結合,使學生獲得情感體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增強積極的能量,為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束語:
簡而言之,課堂辯論是一種很受學生歡迎的課堂形式。在道德與法制的課堂教學中,提高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高課堂的活躍度,提高了學生表達、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并加深了學生對新知識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公民素養的形成,加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積極的引導學生正確表述自己的觀點,同時對辯論結果進行總結和評價,認真組織課堂辯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是每一位道德與法制教師應該做的事情,積極的配合新課程標準的改革,提高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孫建華.辯論,讓政治課堂更精彩[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7(16):46-47.
[2]郭媛媛.基于辯論式教學的思想政治課程改革[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09):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