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為各個階段的教學提供了新的方向,一線教師在教學中要摒棄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創新多種教育手段,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育思想,精心備課樹立有效教學目標,利用多媒體技術解決教學重難點,以問題驅動開展合作探究,有效組織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在多種教學手段的實施中打造高效的生物課堂。
關鍵詞:初中生物;多樣教學;高效課堂;有效策略
新課程改革實施給生物學科教學帶來了巨大影響。素質教育理念影響下,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在探究有效教學手段以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實驗探究和科學精神的過程中,要能夠堅持生本理念,立足學生視角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學方式以推促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本文筆者基于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從以下四方面出發探究如何實現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
一、 以生為本精心備課,樹立有效教學目標
有效的備課能幫助教師實現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優化,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能夠遵循新課改理念倡導的以生為本教育理念,基于具體教學內容和學情分析精心備課,并圍繞核心素養的有效培育樹立有效的教學目標,在目標引領中實現生物課堂的有序進行。
比如,在教學《植物的無性生殖》一課時,由于八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生物知識,植物也是生活中常見的,但讓學生描述植物的無性生殖具體概念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教師在充分研讀教材后,制訂了如下教學目標:通過學習本節課,讓學生能區別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能列舉出中常見的營養繁殖在生活中的應用;能夠嘗試完成一種植物的扦插和嫁接,說出嫁接成功的關鍵所在;并且能通過比較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辯證地認識生命現象,感受世間一切生命的美好。這樣,圍繞學生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樹立有效的教學目標,讓課堂授課有方向,使學生學習有目標,對構建高效課堂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 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實現重難點轉化
初中階段的學生還處于抽象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生物學科有其特有的抽象性,無論是哪個章節的學習內容,都存在對學生來講很難克服的重難點知識,這也是生物教師在教學中優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將抽象知識具體化,幫助學生全面突破教學重難點。
比如,在教學《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一課時,教師根據新課程標準和這節課內容與高中生物教學內容的有效對比,將這節課的教學重難點設定為:明確理解遺傳、基因的概念,知道遺傳信息的中心是細胞核,明白染色體、DNA和基因三者之間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抽象知識,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傘藻嫁接實驗圖、植物和人口腔上皮細胞的結構圖片、細胞核圖片及染色體組成,在直觀的演示圖中向學生一一講解,這樣,以生動形象的圖片展示抽象的生物知識并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能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知識。
三、 以問題驅動合作探究,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合作探究教學是新課改倡導的一種有效的新型教學模式,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有積極的推促作用。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設計有效的問題幫助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讓學生圍繞提出的問題和學習任務,在小組合作中探究知識,這不僅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還有效促進了學生生物素養的提升。
比如,在教學《生物的進化歷程》一課時,為了引導學生研究生物進化中的重要作用和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我在教學中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并輔以多媒體技術輔助,在學習任務的完成過程中培育學生分析問題和語言表達能力。首先,我以復習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說一說地球生物是如何演變而來的?多媒體展示圖片,出示學習任務讓學生合作探究,生物的進化總趨勢是什么?主要歷程是怎樣的?讓學生在小組探究中整理知識,并在班級內派代表發言,學生可以向發言人提出問題,在互問互答中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培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提升其生物綜合素養。
四、 組織開展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科學態度和人文精神是生物核心素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實驗除了能幫助學生形成生物概念、掌握生物基礎理論外,還有利于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養成,讓學生感悟科學探究的艱辛。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類綜合學科,生物學科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實驗教學,培育學生的科學精神發展。
比如,在教學《探究螞蟻的覓食行為》一課時,我讓學生在家或學校附近找尋螞蟻較多的地方,如果是巢穴最好,讓學生留意周圍的環境,并自主設計實驗方案進行探究,首先準備好實驗所需的主要操作材料,糖、面包、醋、紙盒及放大鏡,在觀察過程中將自己的觀察現象記錄在實驗表中,課堂上與其他同學共同討論實驗方案的最終結果,在交流過程中完善實驗記錄,得出最終結論,驗證假設。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培育了學生的科學精神與思維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有效滲透了環保意識。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采取多種手段教學是新課改背景下素質教育理念和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充分體現。教師在探究高效構建初中生物課堂的過程中,要能夠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根據教學內容和實際學情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在深入理解生物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思維提升,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江陳盈,王健芳.基于多元化視角下的初中學生物教學[J].中國農村教育,2018(20):100-101.
[2]高越.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探究[J].中學課程資源,2013(5):53+45.
作者簡介:
孫麗麗,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吳忠市紅寺堡區回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