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的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起步階段,是學習和接受能力最強的時候,恰當的教育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本文主要通過古詩《小池》來深入剖析情景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主要通過生活展現情景,圖畫再現情景,表演體會情景等三種方法來分析課文,寓教于學。情景教學能夠開發學生的智力以及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掌握知識,大大提高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景教學;課堂氛圍
語文在21世紀無疑是最重要的一門學科,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課程改革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以學生文本和諧發展,創造實施素質教育的寬松環境,將情景教學法運用到小學語文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情景教學法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方法,以生動形象的情景為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能力,達到寓教于學,教學統一的目標。
一、 情景教學法理論基礎
情景教學模式是教師通過課文所描述的場景,創造設計出與之相符或相近的現實場景,輔之以生動的文學語言,借助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再現課文場景,使學生置身其中,如臨其境,培養學生情感取向,思維啟迪,發展想象力以及開發智力,逐步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景教學法的理論基礎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 情感和認知相互作用
情緒心理學相關學者認為:個人的情感對認知活動至少有動力,強化,調節三個功能。動力功能是指情感對認知活動的增力或是減力的效能,調節功能是指情感對認知活動的組織和瓦解作用。在此基礎上,情景教學法要求在教學過程當中,引導學生做積極的健康的情感體驗,直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同時要求創設的情景使學生感到輕松愉快,心情平和。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心理活動的展開與深入進行。
(二) 認識的直觀原理
從方法論看,情景教學是利用反映論的原理,根據客觀存在對兒童主觀意識的作用進行的。這個世界是通過形象深入到兒童的意識中。情景教學創設的情景,是教師人為創設的有意識的,優化了的,有利于兒童發展的客觀環境,在語言以及行為的支配下,兒童在特定的環境中能夠增強其心理認知,促進其情感活動的學習,調動主觀能動性。
(三) 思維科學的相似原理
相似原理體現了事物的同一性,是情景教學的基礎。情景教學中所創設的形象要以教學所需以及兒童的知識經驗相一致,使學生大腦的相似塊增加,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相似性思維能力。
(四) 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統一
教學作為一種認知過程,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辯證統一地發揮作用。在教學這種特定的情景中,教學內容與師生情感變化交相輝映,共同作用于教學活動質量。
二、 小學語文情景教學法應用
小學生年齡小,具有注意力不穩定且不持久,以無意識記憶,具體形象識記和機械記憶為主等特點,根據李吉林先生創建的情景教學方法,以小學古詩《小池》為例,淺析其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以及對小學生感知記憶以及思維特點的影響。
(一) 生活展現情景
生活展現情景的創設是希望教師能夠把學生帶入社會,帶入大自然,從生活中取出某一場景作為學生觀察的客體,輔以教師的語言描繪,展現在學生面前。小學一年級語文古詩《小池》描繪的是詩人楊萬里通過對小池中的泉水,小荷以及蜻蜓的描寫,帶給我們一種具有無限生命力的質樸,自然卻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的生動畫面。初夏之際,教師將學生領進大自然中,觀察池塘里的初荷,觀察剛冒新芽的嫩柳以及立于小荷之上的蜻蜓。輔以教師語言的補充,構建起學生在平凡的生活之處對自然的熱愛并賦予學生旺盛的生命力。這不僅提高了學生對故事中意境的理解,也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經驗的認識,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得到了豐富的情感體驗。
(二) 圖畫再現情景
圖畫是展現形象的主要手段,教師利用圖畫可以生動地再現課文的情景,將課文中的形象具體化。針對《小池》一詩,教師可以通過簡筆畫,板報以及多媒體的形式,將泉水,柳樹,小荷以及蜻蜓所構成的生動畫面描繪出來。教師運用豐富的語言表達,描述生動和諧的小荷風物圖,表現大自然中萬事萬物的親密和諧,使學生看圖的時候體會作者寓情于景的寫作手法,同時,教師為開發學生的智力,可以利用曾經學過的古詩案例舉一反三,將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統一起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掌握知識,啟迪智慧。
(三) 表演體會情景
情景教學中的表演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進入角色,一種是扮演角色。在古詩《小池》中,教師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及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自主選擇景物形象:泉水,柳樹,小荷,蜻蜓等。在角色扮演中,學生將自己與文中的形象相對應,那么課本中的角色就不單單是孤立的,沒有靈魂的,而是與實際相結合的豐滿的,有血有肉的形象,同時由于角色是由自己認識的同學扮演的,所以學生對文中的角色會產生親近感,加深內心的情感體驗。只有通過學習者本身的積極參與,內化吸收才能實現。
三、 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能夠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情景教學能夠將枯燥的文字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場景,增強了學生的情感認知,在輕松愉快,耳目一新的狀態下獲取知識;情景教學不僅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以推動學生認知活動的進行,還能將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結合起來,用發展的眼光對待教學,全面地提出教學任務并優化教學方案。筆者以《小池》為例,具體地剖析了情景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望給新課改路上的廣大教師提供更多的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王國龍.淺談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4):68-69.
[2]欒淑玲.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133.
[3]趙磊.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34):65.
[4]繆建鋒,周芳.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研究[J].黑河教育,2018(11):51-52.
作者簡介:
張玉成,吉林省長春市,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前崗鄉鮑家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