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欣
【摘要】“微專題”是教師針對教學中的具體知識點,以精選習題的形式,為學生制定一項特殊任務,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補充盲點,糾正易錯點,突破重難點,從而更好的掌握知識,在高三數學復習階段,采用“微專題”方式展現教學,可以達到科學復習的目的,在本文中,筆者將對高三數學微專題教學作出以下探索。
【關鍵詞】高考數學復習課 微專題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3-0184-02
一、“微專題”本身的特點
1.靈活性
“微專題”高中數學課后學習中使用的微觀主題可以靈活多變,不受教科書章節形式的限制。“微專題”不追求知識內容的完整性,而是意圖在更大程度上彌補學生知識體系的不足。“微專題”的內容可以由學生自由推薦,也可以由教師自己準備。沒有時間限制,只有問題內容的深度要求。將“微專題”引入到高中生的高考復習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安排學習進度,然后更靈活地安排學習時間。
2.有針對性
“微專題”用于幫助學生解決復習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因此應具有針對性的特點。教師應注意“微專題”主題中問題的典型性和實用性,避免選擇一些大而空的理論課題。在“微專題”的設計中,對知識點的探索可以盡可能地喚醒學生對舊知識的記憶,并將其與新知識相結合,以獲得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例如“真題訓練”就是一種非常好的“微專題”訓練方式,可以通過不斷變化問題情境來促使學生探究問題的核心,進而提升提神的數學解題技巧。
3.有效性
高中數學學習應該讓學生從“知識-方法-思想”的角度來審視問題。微專題教學要對已學過的知識重組和整合,優化現有的知識結構網絡,聯系從不同方面學到的知識,形成橫向和縱向的知識網絡。只有做深加工才能在解決問題時舉一反三。
二、高考數學復習中微專題教學的運用策略
1.準確定位,以微為輔
要開展高中數學微專題教學,教師必須做到“準確定位,以微為輔”。這是因為,由于高三階段每一論復習的特點不同,教師只需要審查清不同階段的復習特征。才能更好地保障微專題開展的科學性,促使學生能夠高效備考。例如,在進行一輪復習時,開展微專題教學,主要是針對教材大綱中的基礎知識點進行“地毯式”訓練,是“點”的復習,利求讓學生將每一個知識點吃透,從而實現加深知識理解的目的。而在高三二輪復習中,復習的則是知識塊,因此是“面”的復習,在開展微專題教學時,要力求學生能將知識由“點”連成“面”,從而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往來體系,并在這個過程中掌握適合自身的解題技巧和解題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高三數學微專題教學是“點”的復習特性,因此不能完全的替代正常的二輪復習,教師可以將微專題作為二輪復習的補充,有針對性的進行穿插,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科學的備考。
2.講練結合,注重感悟
在高三復習階段的數學微專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先講再練、先練再講或者邊講邊練等方式,從而將“講”與“練”相結合,讓學生們有一些微專題教學感受和收獲,這是開展微專題教學的基本目的,可以為學生的備考形成本質裨益。而在微專題教學中,教師的“講”與“練”應針對專題內容,有針對性的選擇。如在進行“三角函數”的微專題訓練時,由于這一專題知識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先講再練的方式,在學生消化理解知識的前提下,再進行練習,才能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而在進行“集合”知識微專題訓練時,由于知識難度較低,可以運用先練再講的方法,然后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知識漏洞,從而填補知識空缺。做好知識填補。在高三數學微專題教學中,教師要靈活的選擇訓練方法,同時訓練中要“講過程”、“講方法”、“講思路”、“講技巧”,讓學生從中能夠得到自我感悟,學會自我總結,這樣學生的數學能力才能從本質上得到提升,從而贏在高考。
3.進行有效鞏固
從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分析可以知道,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勻的,一般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會逐漸緩慢,因此在高三數學微專題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必須做到“趁熱打鐵,及時鞏固”,這是確定微專題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條件。因此,在微專題教學的發展中,教師應密切觀察學生的學習反應。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在黑板上進行練習,或通過多媒體投影展示學生的問題解決過程,從而解決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掌握學生的思維發展過程,出現相關問題,及時反饋,及時調整微專題教學方向。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通過聊天交流等方式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聽力情況,從而為個人輔導和微專題教學反思提供堅實的基礎。
“微專題”本身具有靈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的特點。將其引入高中階段的復習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此外,“微專題”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知識體系,為學生提供更多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技能。
參考文獻:
[1]季霞.妙設微專題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率探討[J].成才之路,2017(19):46.
[2]李光裕.高三數學小專題復習課的教學[J].中國數學教育,2014(08):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