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濤 孫瑩

摘要 目的:探討東北地區(qū)80歲以上城鎮(zhèn)居民腦卒中危險因素。方法:選取城鎮(zhèn)居民259名,填寫量表,調查腦卒中危險因素。結果:259名居民中,中危組比例最高。結論:通過篩查腦卒中危險因素,可以早期篩查出腦卒中高危個體,使醫(yī)務人員能夠對重點高危個體進行干預與管理。
關鍵詞 城鎮(zhèn)居民;腦卒中;危險因素
隨著我國逐漸步入老年社會,老年人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比例也逐漸在臨床醫(yī)療T作中愈發(fā)重要。其中,腦卒中是常見病、多發(fā)病,逐年遞增,且致殘、致死率高,容易復發(fā)。是我國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不但患者本人遭受痛苦,其家庭、社會負擔均加重。研究分析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做到有針對性預防十分必要。本次統(tǒng)計研究對我市來醫(yī)院門診及社區(qū)醫(yī)院健康體檢人群中的特定人群f年齡> 80歲城鎮(zhèn)居民)進行抽樣篩查,進行危險因素統(tǒng)計調查分析,得出結論。以期通過干預危險因素,來降低腦卒中發(fā)病率。統(tǒng)計調查如下。
資料與方法
選取居民259名,男113名,女146名,年齡≥80歲以上,最高年齡93歲。
腦卒中高危人群篩查標準:①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房顫或瓣膜性心臟病、吸煙史、明顯超重或肥胖、運動缺乏、腦卒中家族史。滿足上述3項及以上視為高危人群;②出現(xiàn)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合并①中l(wèi)項即視為高危組。
通過問診并填寫調查問卷形式:調查醫(yī)師對已確診和可疑腦血管病患者進行逐一詢問,進行復核確診,詢問病史,結合體格檢查,進行血糖、血脂、心電圖、心臟彩超檢查。調查有無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體重超重、吸煙史等。對于個體交談存在障礙的患者,由陪同家屬代替回答。
診斷標準:(1)血壓:①既往有二級醫(yī)院診斷高血壓史。②本次測量結果血壓≥140/90 mmHg。符合任意l條即可。(2)房顫或瓣膜性心臟病:①既往有二級醫(yī)院診斷病史。②本次心電圖提示心房顫動。符合任意l條即可。(3)吸煙:主動吸炯,一牛中連續(xù)或總計吸煙大于半年者。戒煙者:指吸煙者在調查時已不再吸煙者,并堅持達到6個月以上者。(4)血脂異常:①既往病史。②本次血脂檢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其中l(wèi)項或多項異常。符合任意l條即可。(S)糖尿病:①既往有二級醫(yī)院診斷病史。②本次現(xiàn)場測量顯示血糖增高,空腹血糖≥7.O mmol/L,隨機血糖≥11.0 mmoUL。符合任意l條即可。(6)缺乏體育鍛煉:每周運動≥3次,每次中等強度及以上運動≥30 min后從事中、重體力勞動者視為經(jīng)常有體育鍛煉。未達上述標準者視為缺乏體育鍛煉。(7)明顯超重或肥胖:BMl≥28[BMI=體重(kg)/身高平方(m2)】。(8)腦卒中家族史:有Ⅱ級以上醫(yī)院明確診斷的,可視為有腦卒中家族史。(9)既往腦卒中病史:有二級以上醫(yī)院明確診斷的,可視為有既往腦卒中病史。(10) TIA病史:有二級以上醫(yī)院明確診斷的,可視為有TIA病史。
統(tǒng)計方法: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x-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259名居民中,高危組38名(14.67%),中危組191名(73.75%)為最高,見表l。
討論
腦血管病危險因素很多,在可干預危險因素中。高血壓發(fā)病16.60%,為老年人常見病。持續(xù)性高血壓能引起大腦顱內的動脈硬化,由此產(chǎn)牛腦卒中基礎。血壓的增高,無論是高壓還是低壓均能使腦卒中的發(fā)病率增加,研究顯示高血壓與腦卒中發(fā)病風險呈正相關【1】。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其血壓控制標準不同,具體到老年患者,理想血壓需要保持在140/90 mmHg以下。治療上首先應給予口服降壓藥,劑量應從小開始,防止首次用藥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在必要的情況下可采用聯(lián)合用荮達到理想控制血壓的效果;若效果不良可根據(jù)病情對用藥劑量進行調整,若由于患者無法耐受藥物的不良反應或治療方案效果不理想,應考慮對治療方案進行變更【2】。缺乏運動者或超重者26.64%:由于年齡因素,行中重度體力勞動不現(xiàn)實。可適當散步、體操、騎車、打太極等方式。避免久坐或久臥。同時注意體重變化,避免超重。血脂異常者6.56%,是可預防與治療的因素之一。高血脂人群通常干預力法包括避免高脂飲食、改變飲食習慣。根據(jù)醫(yī)牛建議服用降血脂藥,按期監(jiān)測血脂,在老年人群中,高甘油三酯血癥可增加腦卒中風險,特別是在女性人群中表現(xiàn)更為顯著,應加強干預【3】。糖尿病6.18%:糖尿病可通過多種機制促進血栓形成,糖尿病控制與并發(fā)癥研究結果顯示,控制血糖可以減少小血管并發(fā)癥如視網(wǎng)膜病變、腎病及周圍神經(jīng)病。不論l型還是2型糖尿病都應嚴格控制血糖,預防血管病變[4]。房顫或瓣膜性心臟病0.77%:心房顫動最大危害在于可引起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牛率3% -8%,最為常見是腦栓塞,發(fā)病重,不但導致患者病痛,嚴重可導致失去牛命。當前心房顫動的治療方法包括心室率控制、節(jié)律控制、預防栓塞事件。除非合并禁忌證的患者或孤立性心房顫動,建議在醫(yī)牛指導下給予合理的抗凝治療[5]。吸煙6.56%:吸炯可導致動脈硬化斑塊增厚并且是決定因素,而且可增加血黏度和凝度。可促進血小板聚集,導致纖維蛋白原升高,血壓升高。建議其戒煙。
通過篩查腦卒中危險因素,可以早期篩查出腦卒中高危個體,使醫(yī)務人員能夠對重點高危個體進行干預與管理,進而降低高危個體的腦卒中的發(fā)病率,有很大的必要性。對于腦卒中高危人群醫(yī)務人員可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宣教,使高危人群本人對疾病危險因素了解、認知及接受。為降低腦卒中發(fā)病率,要教育高危人群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控制體重,適當運動,戒煙及戒酒等。臨床應加強開展腦卒中篩查,特別針對性的對糖尿病、高血壓、房顫、高血脂等高危人群開展干預工作,從主要的危險因素著于,預防腦卒中的發(fā)牛,使該人群的牛活質量獲得提高。本次篩查研究結果可為隨訪及干預治療老年人腦卒中高危人群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李小松.急性腦梗死患者血脂和尿酸水平測定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7):901-902.
【2】陳潤勤.腦卒中高危人群的篩查及健康教育干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18):122-123.
【3】楊姍姍.老年人群缺血性腦卒中與血脂異常的關系【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9(9):901-905.
【4】魏崗之.應重視腦卒中的綜合預防【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02,35(5):257-258
【5】鄒文孝.心房顫動患者的腦卒中預防性治療【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忐,2017,19(9):1007-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