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禮
【摘 要】目的:分析中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共60例分為分析組和比較組,分析組采用中藥方劑進行治療,比較組采用常規西藥進行治療,比較兩組用藥方式的臨床療效。結果:在治療期間,分析組的心絞痛發作次數明顯少于比較組,且發作間隔時間明顯長于比較組,發作持續時間明顯短于比較組,組間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顯著高于比較組的68.42%,同時分析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6.67%,顯著低于比較組的30%,組間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效果顯著。
【關鍵詞】冠心病;心絞痛;中醫;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3--02
冠心病是臨床發病率較高的一種心血管疾病,而心絞痛是冠心病的常見并發癥之一,具有起病急且病情嚴重的特點,同時病情易反復,如果未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還可能引發心力衰竭等嚴重情況,不僅不利于患者的預后,還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中醫認為冠心病心絞痛的發生與寒、濕等誅邪侵入有關,因此治療應以益氣活血、補心益陽為主。本文旨在進一步分析中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具體內容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進行對照研究,其中男性患者共37例,女性患者共23例;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64.37±3.28)歲。依據治療方式的區別將所有患者分為分析組和比較組,每組各有30例患者,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相比較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本文研究已得到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排除標準:(1)未簽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書的患者;(2)對本次研究所應用藥物過敏的患者;(3)存在語言障礙或者精神類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分析組采用中藥方劑進行治療,處方如下:丹參、黃芪各30g,延胡索20g,川楝子12g,黨參、紅花、炙甘草、赤芍、菊花、桃仁、川芎、黃芩、金銀花各10g。用200ml清水煎煮以上藥物,取湯汁分早晚2次服用,每天1劑,連續服用一周為一個療程,共服用四個療程。
比較組采用常規西藥進行治療,給予患者口服藥物硝苯地平片,每日3次,每次10mg;洛伐他汀片,每日1次,每次10mg。連續服用2周為一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在治療期間,分別統計兩組患者的心絞痛發作次數、間隔時間以及持續時間,并進行比較分析。同時記錄兩組患者出現惡心、頭暈、頭痛、腹痛、便秘等不良反應的人數,計算不良反應發生率。
治療后一個月,對兩組治療方式的臨床效果進行評價,標準如下:(1)患者胸悶、氣短等臨床癥狀已顯著改善,心絞痛已基本消失為顯效;(2)患者胸悶、氣短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心絞痛已得到有效控制為有效;(3)未達到以上標準,甚至出現了心絞痛加重的情況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統計工具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值用n表示,百分比用%表示,計量數值用(x±s)表示,選擇X2或者t進行數據檢驗,當P<0.05時,說明兩組間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在治療期間,分析組的心絞痛發作次數明顯少于比較組,且發作間隔時間明顯長于比較組,發作持續時間明顯短于比較組,組間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分析組患者中,有1例出現了惡心,1例出現了頭暈,并發癥發生率為6.67%;比較組患者中,有3例出現了惡心,2例出現了頭暈,1例頭痛、1例腹痛、2例便秘,并發癥發生率為30%,分析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比較組,組間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3 分析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比較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8.42%,組間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行為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冠心病的發生率也在不斷升高,此病的病理機制相對復雜,治療難度大,極易誘發多種并發癥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質量[2]。冠心病并發心絞痛在臨床上較為多見,主要由心肌缺血、缺氧所引發。發病后患者會出現氣促、胸悶、心慌、胸痛等臨床癥狀,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的發展,可能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臨床上主要通過舒張血管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雖然能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只能暫時緩解癥狀,無法從根本上治療此病,同時藥物副作用較大,長期服用還可能會給患者的身體造成損傷。從中醫學上講,冠心病心絞痛屬于“心痛”、“胸痹”的范疇,主要由陰邪上乘、正氣內虛所引發,因此治療應以虛實兼顧、益氣活血為主。
本次研究將中藥方劑應用于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處方中的紅花、川芎等藥物均為活血化瘀良藥,同時丹參能涼血消癰,黃芩及金銀花可清熱解毒,黨參可養陰補氣,延胡索能益氣止痛,諸藥聯用能達到止痛除淤、活血補氣的目的,進而有效擴張患者的冠狀動脈,促進冠脈血流量的增加,以控制心絞痛的發作。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在治療期間分析組的心絞痛發作次數明顯少于比較組,且發作間隔時間明顯長于比較組,發作持續時間明顯短于比較組,組間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顯著高于比較組的68.42%,同時分析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6.67%,顯著低于比較組的30%,組間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中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效果肯定,不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同時能有效控制心絞痛的發作次數,縮短發作持續時間,且安全性較高,有利于患者身體的盡快恢復。
參考文獻
伊力姆努爾&艾合麥提, 邱強, 嚴治濤. 通心絡膠囊在冠心病心絞痛臨床治療中應用的價值研究[J]. 當代醫學, 2017, 23(6):93-94.
張曉. 阿托伐他汀聯合益氣通脈湯對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價值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 2017,16(2):33-35.
牛學霞. 活血定痛湯聯合西藥在心脈瘀阻型冠心病心絞痛臨床治療中效果觀察[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7, 27(2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