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奉龍
【摘 要】目的:探析超前鎮痛應用于腹腔鏡手術患者,觀察其對術后疼痛以及麻醉復蘇時間的相關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到我院實施腹腔鏡手術患者108例作為觀察對象,按隨機數字法將其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各54例。對照組患者行常規麻醉方式,實驗組給予0.15%羅哌卡因2ml誘導麻醉,術中麻醉維持泵入瑞芬太尼0.3μg/kg、丙泊酚2mg/kg、羅庫溴銨0.6mg/kg、咪唑安定0.04mg/kg。結果:兩組患者蘇醒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拔管時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h,實驗組患者自控鎮痛泵用量明顯少于對照組 (P<0.05);拔管6h、24h后,實驗組患者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P<0.05)。結論:超前鎮痛不會對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蘇醒時間,自主呼吸功能恢復時間、拔管時間造成影響,可有效減少自控鎮痛泵用量,改善患者術后疼痛,麻醉效果明確。
【關鍵詞】腹腔鏡手術;超前鎮痛;疼痛;麻醉復蘇時間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3--01
超前鎮痛是在傷害性刺激作用到患者機體前給予鎮痛措施,降低中樞神經敏化,減輕傷害性刺激帶來的疼痛[1]。瑞芬太尼在血液及組織中能快速溶解,其代謝時不受肝腎功能的影響,機體不會釋放大量胺,應激反應較小,此次研究使用瑞芬太尼行超前鎮痛應用于腹腔鏡手術患者,觀察其應用效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到我院實施腹腔鏡手術患者108例作為觀察對象,按隨機數字法將其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各5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4-76歲,平均年齡(46.61±10.25),體重42-76kg,平均體重(50.22±8.41);實驗組患者年齡23-78歲,平均年齡(47.16±9.86),體重40-73kg,平均體重(48.56±9.11);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腹腔鏡手術,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搭建靜脈通道,術前對兩組患者L2-3間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對照組給予瑞芬太尼0.2μg/kg麻醉誘導成功后,術中麻醉維持泵入瑞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2mg/kg、羅庫溴銨0.6mg/kg、咪唑安定0.04mg/kg。
實驗組給予濃度0.15%羅哌卡因2ml,術中麻醉維持泵入瑞芬太尼0.3μg/kg、丙泊酚2mg/kg、羅庫溴銨0.6mg/kg、咪唑安定0.04mg/kg。麻醉藥物起效后進行氣管插管,通氣頻率12-15次/min,氧流量控制在1.5-1.8L/min,潮氣量為6-8ml/kg,術中結合患者具體情況追加劑量,瑞芬太尼0.1-0.2μg/kg、羅庫溴銨0.1-0.2mg/kg。手術完成前5min停止麻醉藥物,術后送往恢復室觀察,待自主呼吸恢復后使用新斯的明1mg、阿托品0.5mg拮抗殘余肌松;患者達到拔管指征后將氣管拔除;術后給予自主控制鎮痛泵鎮痛。
兩組患者術后使用自控鎮痛泵,藥物為舒芬太尼2μg/kg、阿扎司瓊10mg、濃度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液120mL。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拔管6h、24h后VAS評分情況,總分0-10分,分值越高代表疼痛越劇烈。
(2)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及自控鎮痛泵用量。指標包含患者蘇醒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拔管時間和自控鎮痛泵用量。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對組間數據予以統計學處理,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0,(n)代表計數資料,經x2檢驗,()代表計量資料,經t檢驗,P<0.05代表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拔管6h、24h后,實驗組患者拔管6h、24h后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蘇醒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拔管時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h,實驗組患者自控鎮痛泵用量明顯少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3 討論
超前鎮痛在傷害性刺激前實施鎮痛,減少外周以及中樞神經敏化,將術后疼痛減至最低,同時減少自控鎮痛藥物使用量[2-3]。此次研究所用麻醉藥物中,瑞芬太尼屬于阿片受體激動藥劑,其具有起效快,鎮痛效果良好的作用,其對CO2氣腹以及手術創傷性而引發的心血管反應具有積極抑制效果,能在1min之內達到血-腦平衡,其能在血液及組織中溶解,對患者肝腎功能不造成影響,降低患者應激反應。丙泊酚屬于快速、短效麻醉藥物,具有起效快、蘇醒快的特點,術后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少,其屬于全身麻醉輔助劑,有利于呼吸放松,改善機體氣體交換。咪唑安定具有起效快,術后蘇醒迅速,具有抗驚厥、肌松作用。羅哌卡因是長效、脂溶性低的局部麻醉藥物,其不會對機體心臟、中樞神經、循環系統造成較大影響。將以上麻醉藥物聯合運用,芬太尼則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的優點,聯合用于椎管內麻醉具有確切效果。
此次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蘇醒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拔管時間無明顯差異,可見,超前鎮痛不會對患者手術相關指標造成影響,實驗組患者自控鎮痛泵用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拔管6h、24h后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在于:羅哌卡因是一種純左旋體長效酰胺類局部麻醉藥物,其能有效阻斷鈉離子流進神經纖維細胞膜當中,能有效阻滯神經纖維沖動傳導產生,在麻醉的同時具備鎮痛效果。
參考文獻
王霞.地佐辛超前鎮痛對腹腔鏡手術患者麻醉蘇醒期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0):3-4+20.
陳燕勤,邱燦金.氟比洛芬酯超前鎮痛在胸腰椎后路融合術術后鎮痛中的應用[J].浙江實用醫學,2018,23(01):29-31.
許大偉.鹽酸羥考酮、地佐辛用于腹腔鏡手術超前鎮痛的效果及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2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