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敏 徐大真
摘要:瑞士職業技能競賽歷史較長、組織機構統一、競賽體系完善、競賽規模龐大、競賽成果轉化效益顯著。瑞士技能基金會通過舉辦職業技能競賽,可以打造國家頂級參賽團隊、創建職業教育展示平臺、為學生提供職業指導,也成為推動瑞士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借鑒瑞士職業技能競賽的成功經驗,我國應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公私伙伴關系,優化職業教育資源配置;提升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內涵,營造技能競賽文化氛圍;打造職業指導專業服務平臺,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瑞士;技能競賽;啟示
中圖分類號:G71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5727(2019)07-0087-05
一、瑞士技能競賽的起源與組織機構
瑞士是世界上最早參與世界技能大賽的國家之一,也一直是世界強隊之一。瑞士技能競賽始于1953年,距首次派出只有4名選手的微型代表團在馬德里參加世界技能大賽,至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在積極參賽的同時,瑞士主動申辦世界技能大賽,特別是1997年和2003年在瑞士圣加侖舉辦了第34屆和第37屆世界技能大賽,增進了瑞士社會各界對技能競賽的理解和認可。從此,瑞士越來越多的專業協會開始舉辦本專業的技能競賽。
瑞士技能競賽的組織機構是瑞士技能基金會,20世紀60年代初,瑞士的工人組織和雇主組織組建了專業競賽委員會(后更名為瑞士技能基金會)[1],其最初成立的目的是建立一支極具競爭力的國家專業團隊。2002年,瑞士技能基金會成為推廣促進和協調組織參加國際職業技能競賽與瑞士本國技能競賽的中心機構。
目前,瑞士技能基金組織協調超過70個項目的瑞士技能競賽,與許多分支機構的專業協會密切合作,就競賽的專業實施交流意見,并依賴于瑞士貿易協會(sgv)、瑞士雇主協會(SAV)、瑞士職業培訓會議(SBBK)、瑞士工會聯合會(SGB)、瑞士職業培訓(BCH)、瑞士職業學校主任會議(SDK)以及瑞士商業協會等組織的支持。同時,瑞士技能基金會服務并支持瑞士代表團成員參加歐洲技能大賽和世界技能大賽,并提供全面的優化準備計劃。
瑞士技能基金組織將聯邦、各州、學校和私人部門都聯系在一起,致力于促進個人及年輕專業人士的職業生涯發展,進一步推動瑞士學徒制,提高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吸引力和形象,提高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標準與質量,并改善整個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
二、瑞士技能競賽的體系
瑞士擁有全球最低的青年失業率,且年輕的瑞士專業人士在世界技能大賽中取得的杰出成績已經表明瑞士職業教育與培訓是成功的典范。在技術和職業轉型的嚴峻形勢下,瑞士以技能競賽為平臺,提升瑞士學徒制的形象,推動了瑞士國內職業教育的發展。瑞士大力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工作,目前已形成全國職業技能競賽、歐洲技能大賽和世界技能大賽三種賽事體系。
(一)全國職業技能競賽(National SwissSkills Competition)
全國職業技能競賽是瑞士本土級別最高、認可度最高的比賽。2014年以前,職業技能競賽由專業協會,即職業培訓提供者獨立組織舉辦。專業協會擁有極大的自主權,他們決定職業技能競賽的持續時間、范圍、競賽任務的類型及要求、候選人的資格等。根據工作要求,每年或每兩年在全國不同地點舉辦職業技能競賽,且每個項目的參與條件也不盡相同。
全國職業技能競賽始于2014年,2018年為第二屆,第三屆將于2020年舉辦,于當年的9—10月舉行。在瑞士技能基金會的組織下,每個州或幾州聯合申請舉辦全國職業技能競賽。比賽項目劃分為六大領域,即貿易和工藝、工業、農業和林業、服務、健康、藝術等,全國職業技能競賽的競賽項目一般在70個左右,但具體職業在不斷變化[2]。大多數專業協會都會利用此次比賽為即將舉行的歐洲技能大賽和世界技能大賽選拔參賽者。
第二屆瑞士全國職業技能競賽于2018年9月12—16日在伯爾尼舉行,比賽項目共75個(2017年阿布扎比世界技能大賽參賽項目只有51個),另外還有60個以演示的形式展出的項目,累計135個項目。從參賽項目上來看,SwissSkills2018是“世界上最大的技能賽事”。僅比賽前三天,參觀SwissSkills2018的學生人數就達到了64 000多名[3],幾乎是四年前首屆全國職業技能競賽的兩倍。瑞士官方與民間給予此次聯合賽事史上最高的熱情,使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比賽期間還設職教展會,各行各業領頭企業將展示最新技術及產品,各個工種將以豐富有趣的形式展示工作的細節與內容。
(二)歐洲技能大賽(EuroSkills)
歐洲技能大賽是歐洲最大的職業教育和技能卓越活動,是政府、教育行業和協會領導人討論與歐洲技能相關問題的重要歐洲會議場所。2008年9月18—20日,歐洲技能促進組織(WorldSkills Europe,簡稱WSE)在荷蘭鹿特丹舉辦了第一屆歐洲技能大賽。WSE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非營利性協會,WSE支持歐盟終身學習的政策,旨在增強整個歐洲優質職業教育的吸引力。所有歐洲國家都有機會加入WSE,會員資格是參加歐洲技能競賽的先決條件。WSE目前共有28個成員國,瑞士自2007年WSE成立以來,一直是其成員,已經參加了6屆歐洲技能競賽,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歐洲技能大賽每兩年在一個歐洲成員國舉辦,舉辦時間是比賽年的9—12月,持續時間為3~4天。歐洲技能大賽的比賽項目劃分為六大領域,即結構與建筑技術、制造與工程技術、信息與通信技術、創意藝術與時尚、社會與個人服務以及運輸與物流,競賽項目40余個,參賽者年齡要求25歲以下。專業協會負責選拔和提名歐洲技能競賽的候選人,并對之進行為期6個月左右的技能強化訓練。
(三)世界技能大賽(WorldSkills)
世界技能大賽是“瑞士雙職業培訓體系”最大的展示舞臺。作為世界技能組織(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的成員,瑞士技能基金會致力于最高級別的公平競爭。世界技能大賽每兩年在一個參賽國舉辦,舉辦時間是比賽年的7—10月,賽程不超過四天。世界技能大賽的比賽項目劃分為六大領域,即結構與建筑技術、制造與工程技術、信息與通信技術、創意藝術與時尚、社會與個人服務以及運輸與物流,競賽項目50余個,選手年齡在大賽當年不得超過22歲,機電一體化、制造團隊挑戰賽、飛機維修和信息網絡布線四個項目參賽選手不得超過25歲。專業協會負責世界技能大賽參賽選手的選擇和提名。根據協會的不同,資格審查程序也不同。
為了準備世界技能大賽,瑞士技能基金會專設一個項目組來設計、準備和組織瑞士隊的參與。瑞士技能基金會協助其進行競賽注冊,并開展各種活動,為候選人和競賽專家做好準備。有關瑞士團隊的所有“官方”問題均由瑞士技能基金會負責。在準備期間,住宿和膳食由瑞士技能基金會組織提供,團隊活動的旅程由參與者自己進行。參賽者將在比賽期間由隊長、相應的專家和代表團領導進行監督和照顧。此外,獨立協會——支持者俱樂部(Supporter Club)也一同致力于籌備工作。各個參賽項目的訓練費用由協會本身或贊助商承擔。他們通常可以依靠雇主或他們的協會的支持[4]。
三、瑞士職業技能競賽的成果推廣及轉化
為了應對全球化和數字化給瑞士職業教育帶來的挑戰與影響,2017年春季瑞士技能基金會聯合國家教育、研究和創新秘書處(SERI)、瑞士雇主協會(SAV)、瑞士貿易協會(sgv)、瑞銀(UBS)和榮格(媒體合作伙伴)共同推出“SwissSkills Initiative”,瑞士技能營銷與活動協會(SwissSkills Marketing & Events)負責與SwissSkills Initiative相關的營銷和溝通活動,并在國家層面組織專業培訓活動。作為公私合作項目的重要部分,SwissSkills Initiative依靠三個平臺組織、宣傳、推廣、應用瑞士技能競賽。
(一)打造國家頂級參賽團隊
2017年,在阿布扎比的世界技能大賽上,SwissSkills Team給所有的參賽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瑞士國家隊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好的競賽表現,贏得了20枚獎牌,其中11枚金牌,總成績名列第二,僅次于中國。瑞士國家隊不僅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更是增進了一如既往的強者形象。為了向國內外展示瑞士培訓體系的超強競爭力,瑞士極力支持國家隊充分準備國際賽事。
歐洲技能大賽和世界技能大賽都是高水平、高標準的賽事,競爭對手是從其他參賽國的技能競賽中脫穎而出的同行中的佼佼者。為了保證參加歐洲技能大賽和世界技能大賽選手的較高水平,選手需要7至9個月的準備時間。協會和相應的國際專家負責專業準備,行業協會以及公司也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在實踐培訓方面。比賽期間,專家們負責參賽選手的專業準備工作,并陪伴他們。選拔之后開始進行強化專業培訓,主要是在競賽任務和競賽壓力方面,改善和擴展選手的專業技能。
此外,瑞士技能基金會將根據情況對選手采取不同的訓練方式。例如,瑞士的參賽選手會一直工作在各自的學徒工或工作崗位上,直到參加大賽,這種在職培訓的制度為選手們提供了多樣化的日常學習。比賽前,作為對技術準備的補充,瑞士技能基金會組織了苛刻的周末團隊(Teamweekends)。周末團隊一般從周五下午到周日,累計三天。瑞士技能基金會一般為歐洲技能大賽和世界技能大賽組織2~4次的周末團隊。對選手進行團隊建設、體能訓練、抗壓訓練等培訓[5]。在到達比賽地區后,針對世界技能大賽的不同舉辦地點,瑞士技能基金會還會為參賽選手組織適應性訓練(Pre-Camp),以期選手能快速適應比賽國家的時差及當地的氣候和文化。
(二)創建職業教育展示平臺
SwissSkills2018是世界上最大的技能專業展示舞臺,“SwissSkills賽場”占地總面積約100 000平方米,相當于14個足球場。除了伯爾尼會展中心的兩座固定展覽大樓外,還臨時搭建了8座大型帳篷,共鋪設了約30公里長的電纜,安裝了1 100多盞大燈,僅各個競賽區域的邊界長度就超過2 600米。900名比賽選手、600名專家、300名志愿者、79個專業協會[6]一同共襄盛舉。
SwissSkills2018為參觀者提供了135個項目的展示。此次比賽中,所有職業都將以1∶1的形式進行現場體驗。Best of SwissSkills2018為參觀者提供了近距離接觸職業選手和專業人士的機會。在“MySkills”活動區域,參觀者在年輕的專業人士和獎牌獲得者的指導下親身體驗這些職業。SwissSkills2018“MySkills”區域極大地增加了可供體驗的職業數量,成為此次比賽的創新舉動。與2014年的首屆全瑞技能競賽相比,這一創新得到了參觀者的認可和贊揚。
職教會議——“Treffpunkt Formation”是SwissSkills 2018年教師和職業顧問的會議平臺,此次會議中,教師和教育界代表,在專家和職業顧問的陪同下,可以了解不同的職業內容及相關要求。在SwissSkills2018期間,所有的職業院校教師都可以在網上注冊,免費參與此次會議,并擁有與教育專家和職業顧問共進午餐的機會[7]。
國家教育研究和創新秘書處(SBFI)、伯爾尼州和伯爾尼市等公共部門承擔了SwissSkills2018活動預算的73%的費用。此外,專業協會也承擔了1 500萬至2 000萬法郎的費用。瑞士四個地區的電視、廣播和在線頻道舉辦了全國職業教育主題周活動。瑞士媒體借助這次大賽,特別為瑞士職業學校的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職業選擇相關的信息。SwissSkills2018使全國職業技能競賽得到加強,并向我們展示了瑞士職業教育的多樣性及高質量。
(三)提供職業指導優質服務
瑞士技能職業指導平臺(SwissSkills Career)是與州職業指導服務機構密切合作開發的。從2017年秋季開始,瑞士技能職業指導平臺既可作為數字平臺,也可作為實體展示[8]。主要是在職業培訓展覽會,將學徒制定位為優秀職業的生涯。關于瑞士技能競賽獲獎選手的故事是瑞士技能職業指導平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成為向青年人提供職業教育和專業實踐的溝通平臺。
瑞士技能職業指導平臺從2017年秋季開始舉辦,職業展覽會為此制作了12種不同的動畫視頻,包含雙職業教育系統中的職業生涯示例——12個不同的解釋性視頻,展示瑞士雙職業教育系統中真實的職業生涯案例。這些真實的示例來自全國職業技能競賽、歐洲技能大賽或世界技能大賽上獲得成功的選手,并為人們提供與這些成功的職業人士直接交流的機會。所有視頻將免費提供給UBS(瑞士銀行),視頻可以在線觀看或在展臺觀看。
瑞士技能職業指導平臺秉承“冠軍就是你”的理念,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冠軍”。該理念向每個青年人表明,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某個職業的冠軍。瑞士技能職業指導平臺幫助青年們發現自己的優勢,并為年輕人提供實現職業目標的各種方式。獨特的瑞士職業培訓體系讓即使是平凡甚至學習成績差的年輕專業人士,也可以在職業中大放異彩,甚至可以在國際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獎牌。
瑞士技能職業指導平臺提供的職業視覺測試,激發了瑞士各個專業展覽會參觀者的興趣。這種心理測試幫助人們發現自己的優點,以及在選擇職業時要考慮的因素,學生、老師和家長可以獲得有關學徒如何成就職業生涯起點的第一手資料。測評結果以個性化宣傳冊的形式直接在現場傳達,如果愿意,可直接與學生討論。這項測試不僅是選擇職業時的參考性指南,而且也被職業顧問視為向年輕人提供建議的寶貴工具。瑞士技能職業視覺工具參加了所有主要的專業展覽會,并得到了老師、職業指導顧問以及父母和青少年的積極反饋。在瑞士技能職業指導平臺展位上提供的瑞士技能職業視覺測試已經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超過20 000人在九個不同的專業展覽會和提契諾州技能展上進行了視覺測試,并因此獲得了他們各自優勢的個人資料。2018年春季以來,瑞士技能職業指導平臺已經參加了很多專業展會[9]。
四、瑞士職業技能競賽對我國職業技能大賽成果應用的啟示
(一)加強職業教育公私伙伴關系,優化職業教育資源配置
瑞士在打造國家頂級參賽團隊的過程中十分重視加強與職業教育公司的伙伴關系。借鑒瑞士技能人才的培養經驗,我國應加強職業教育公私伙伴關系,政府公共部門、職業院校、企業、社會團體、個人等諸多利益相關者共同介入職業教育伙伴關系中來,結成一個廣泛的合作伙伴關系動態網絡。尤其是企業的廣泛參與,能保證職業教育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相銜接,使技能競賽為技能人才培養提供目標與標準。在政府監督與行業指導下,企業與院校成為職業教育辦學雙主體,通過政府公共部門、職業院校、企業、社會團體、個人等合作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為技能人才培養提供堅實的保障。
(二)提升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內涵,營造技能競賽文化氛圍
經歷了十年成長與發展,我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已經成為職業教育領域規模最大、項目最多、覆蓋面最廣、規格最高的技能競賽活動。作為國家級最高層次、全國性大型賽事活動,對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10]。然而,與瑞士相比,我國職業技能競賽在競賽內涵、競賽受眾、宣傳力度等方面還存在提升空間。借鑒瑞士的經驗,建議各舉辦單位拓寬職業技能競賽內涵,豐富技能競賽相關活動,如除了比賽之外,還應設置各類職業的展示及體驗活動,擴大技能競賽的受眾范圍,增加人們對職業技能競賽的了解。如賽場應全面對外開放,讓學生、家長和老師都有參與其中的機會。同時,應加大技能競賽的宣傳力度,在社會上形成一種“技能競賽人人知,技能競賽時時看”的氛圍,將職業教育融入到每個人的生活中。
(三)打造職業指導專業服務平臺,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在職業教育領域中,針對學生的職業指導比較籠統,從中學到大學的職業指導銜接不夠且內容和形式比較單一,從入學前對學生的職業觀念和職業教育認識的滲透,到學習期間對學生個體職業規劃的指導,再到畢業時對學生的就業指導,銜接不緊密,這導致絕大多數學生接受到的職業指導不系統、不全面,對學生職業選擇與職業發展幫助不大。從瑞士開展職業指導的經驗中可以得到如下啟示:通過舉辦技能競賽,打造職業指導專業服務平臺,提供多元化和精細化的職業指導,提升職業教育領域職業指導的質量和效率。如行業專家和專業人才可將自己的親身經驗分享給學生,并給予學生專業方面的建議,給學生的職業選擇提供鮮活的職業生涯案例,有益于學生對職業教育的了解與認識。此外,在互聯網+時代,我們還可以利用網絡來創新我們的職業指導方法。
參考文獻:
[1]Rückblick-SwissSkills[EB/OL].[2018-09-14].https://www.swiss-skills.ch/ueber-swissskills/was-ist-swissskills/rueckblick/index.html.
[2]Kurz erklrt-SwissSkills[EB/OL].[2018-09-15].https://www.swiss-skills.ch/nationale-meisterschaften/kurz-erklaert/index.html.
[3]Basistexte SwissSkills 2018 in Bern-Stand August 2018[EB/OL].[2018-10-15].https://www.swiss-skills.ch/files/Files/31_SSK_2018/Inhalt/180815_Basistexte_SwissSkills2018_DE.docx.
[4]Rückblick-SwissSkills[EB/OL].[2018-10-05].https://www.swiss-skills.ch/meisterschaften/worldskills/rueckblick//index.html.
[5]Kurz erklrt-SwissSkills[EB/OL].[2018-10-13].https://www.swiss-skills.ch/team/kurzerklaert/.
[6]Detail-SwissSkills[EB/OL].[2018-03-15].https://www.swiss-skills.ch/2018/medien/news/news-detail/swissskills-2018-die-groesste-berufs-show-der-welt-ist-im-gang/index.html.
[7]Treffpunkt Formation-SwissSkills[EB/OL].[2018-10-13].https://www.swiss-skills.ch/2018/schulen/treffpunkt-formation/index.html.
[8]Besuche uns-SwissSkills[EB/OL].[2018-10-10].https://www.swiss-skills.ch/career/besuche-uns/index.html.
[9]Strkenprofil-SwissSkills[EB/OL].[2018-10-09].https://www.swiss-skills.ch/career/staerkenprofil/index.html.
[10]狄建明,耿潔.大賽十年:中國特色職業教育技能競賽制度創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16):93-98.
(責任編輯:張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