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建明 王東俠 裴若菲
摘要元胡是城固農民增收的重要藥用經濟作物。生產上主要存在種性退化、病害嚴重、標準化生產技術貫徹不到位、經營分散、組織化程度不高、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本文通過總結并分析大量生產調研資料,提出加快推進城固元胡產業轉型升級的對策,對促進城固元胡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元胡;產業升級;思考;陜西城固
中圖分類號 F326.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5-0237-01
1發展現狀
1971年城固縣首次從浙江引進元胡并在董家營鎮董家營村試種成功,標志著浙江元胡進入陜西漢中并大面積推廣應用。目前已積累了40余年的生產實踐經驗,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栽種模式。同時由于元胡栽培屬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浙江等沿海地區經濟的高速發展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元胡種植面積大幅縮減并逐漸向中西部轉移,2005年以來城固元胡栽培面積和總產已超過原產地浙江,成為全國名副其實的“中國元胡之鄉”。2018年栽培面積已達5733.33hm2,總產(鮮品)4.2萬t,產值近6億元,占全縣農民純收人的80%以上,已成為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和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
2發展優勢
2.1城固是元胡的最佳適生區
城固縣北有秦嶺屏障、南有大巴山阻隔,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早春寒流不易侵入、氣候溫和濕潤,縣內清山綠水,生物種類繁多,沒有大的工礦企業污染,土壤灌溉水及空氣質量均達到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標準,被譽為西北“小江南”和“秦巴天然藥(材)庫"。氣候及生態條件與元胡原產地浙江十分相似,與元胡的生長習性非常適宜,這是元胡道地產區在漢中得以延續的重要保證。
2.2城固元胡品質優、效益好,人們生產積極性高
據陜西中醫學院研究報道,城固元胡與浙江元胡的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含量基本相同,均超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規定的指標(≥0.050%)。據調查,城固元胡單產水平超過浙江及全國,一般可達6750~8250kg/hm?(鮮品),產值達9.0萬~13.5萬元/hm2,經濟效益十分可觀,與同茬口小麥、油菜收益相比高出10倍左右,人們從元胡生產經營中普得實惠,生產積極性不斷高漲。
2.3龍頭企業發展迅猛,政府助推卓有成效
近年來城固縣政府將元胡產業納人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秦巴山片區扶貧規劃,出臺了許多產業配套政策和發展措施,在項目、科技、人才、資金等方面給予了支持。特別是2012年以來,創建省級元胡現代農業園區工作取得了新進展。同時陜西白云、龍力、天士力等制藥公司先后介人元胡產業發展,開展精深加工,研發新產品,延伸產業鏈,全力打造以元胡產加銷、貿工農相結合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引領全縣元胡產業健康發展。
2.4元胡產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初步形成
通過縣內科技人員不斷努力,已成功注冊了“城固元胡”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城固元胡”互聯網域名保護,制定發布了《陜西省地方標準元胡》和《漢中延胡索(元胡)標準綜合體》標準化生產加工營銷配套體系貫徹實施得到各級政府、藥企、協會和廣“大藥農的重視。
3發展前景廣闊
2013年3月14-16日,由城固縣人民政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學院主辦,陜西白云制藥有限公司、城固縣農業局承辦的全國元胡產業發展研討會在城固召開,對于促進城固縣元胡產業發展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歷史意義。元胡作為常用的中藥材品種,近年來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產銷兩旺,,價格穩中有升。隨著元胡在醫藥領域應用前景的不斷拓展,其發展空間必將進一步擴大。
同時,城固元胡主產區位于十天高速、西漢高速、西城高鐵沿線和漢中柳林機場周邊,采收期正值漢中一年一度的“油菜花節”后期,在遮陽傘下采收元胡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可有效促進生態旅游觀光農業發展。
4存在的問題
一是品種退化嚴重,缺乏品種引進改良經費。二是生產技術不規范。生產經營高度分散,標準的貫徹落實和成果轉化應用程度低,不同地域和不同農戶之間田間管理粗放,造成產量、質量和收益差別大。三是組織化程度不高。生產與經營脫節,多頭分散經營,沒有市場話語權,附加值難以提高。5主要對策
元胡產業的發展壯大,一靠政策、二靠投人、三靠技術和龍頭企業帶動。建議政府及各部[]進一步制訂元胡產業發展政策和措施,切實加大投人和扶持力度,在項目、科技、人才和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重點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5.1工作績效化
建議城固縣成立元胡產業化發展組織機構,綜合協調“產前、產中、產后”系列化服務,同時整合縣內科研力量,成立城固縣元胡研究所,建立專家服務隊伍,拓展、延伸服務內容和范圍,形成推廣合力,發揮整體效能4。
5.2品種優良化
加強與國內前沿科研單位的合作,深人開展元胡新品種引進、選育和提純復壯試驗示范研究工作,在品種選育上建議建立規范化的脫毒試管苗組培實驗室,高起點、高標準地開展品種引進選育和脫毒試管苗繁育工作。
5.3生產技術標準化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輕、簡、節本增效”技術研究與應用,開發、引進、示范免耕、機械化播種、收獲等節本增效新技術,促進生產省力化。
5.4產品品牌化
繼續深人開展高效栽培配套技術研究,建立GAP和無公害生產技術體系,繼續申報注冊“城固元胡”地理標志和產品標識,借助漢中油菜花節打響品牌文化戰略。
5.5產業高效化
引導鼓勵土地向企業、大戶、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流轉,促進元胡生產規模化、集約化。進一步加強與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元胡經紀人的協作,積極探索創新有效營銷模式,建立市場風險和預警機制。建立元胡物流中心和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強化產品收貯和加工能力,大力發展精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和規模效益,提高市場話語權和產品附加值,實現政府、企業、經紀人和農戶共贏。
6參考文獻
[1]魏玲,李小安,劉勇,等漢中市元胡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6,22(15):40.
[2]龔玉秀,薛志秀.淺談城固縣元胡產業的生產現狀與發展策略[J].陜西農業科學,2008,54(3):134.
[3]李偉成.淺談城固縣元胡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J].漢中科技,2017(3):14.
[4]楊志明,門桂榮.漢中元胡產業發展監測與評估[J].現代農業科技,2018(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