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不斷進步,我校探討了有關“雙主體育人”的必要性,策劃了對雙主體育人的初步想法,本文也對產教融合、雙主體育人現代學徒制模式進行了研究。以雙主體現代學徒制為主要教育模式的方法是以人才培養為出發點,目的是培養綜合素質強、實踐技能優越的高等人才,我國的懷化職業技術學院貫徹這一新型的教育模式,并且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關鍵詞:高職;雙主體育人制;現代學徒制
我國高職教育部門也在思考如何培養有益于國家與社會的人才,可借鑒部分發達國家的做法,以現代學徒制的為例,實施“人才共育,過程共管,責任共擔,成果共享”的原則,強化職業技能的教學,這樣才可以培養出擁有高素質,高質量,高技能,高效率的全能人才。我校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也進行著雙主體育人的探索與實踐。這篇文章也對下期合作雙主體育人進行了分析和思考,學校,企業與學生緊密聯系,互相合作。
一、雙主體育人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雙主體育人
“雙主體”是雙方共同培養人才,“雙教師”是組成培養人才的主要力量?!半p資源”是發展共同培養人才的空間與時機,“雙證書”是一同培養人才的標志,并且做到“校企融合”,即學校和企業一起培養人才,并且成為主體。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主體,兩個主體通過自育、互育、協調互動,共同發展。
(二)雙主體育人的重要性
校企合作雙主體與能是當前職業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校企合作將是社會教育今后的發展重點,我們應該要意識到其重要性,要下功夫去探索研究其中的難點。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質量也達不到企業的要求,所以探索雙主體育人機制是非常重要的。從高職教育發展及高職人才培養的過程來看,學校和企業都應該成為培養人才的主體。
二、關于中國的雙主體育人模式
(一)訂單式
這種培訓模式也叫“人才定做”,它是指培訓機構針對單個用人單位需求人數較少,崗位較分散的實際。是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制定,比如,用人單位所需情況,還有人才類型,之后學校與企業再一起制定教學計劃,依據企業的人才培養計劃,制定對學生所需要的技能、知識要領以及其他所要達到企業的人才標準。按照企業的這些要求通過上課的形式給與學生學習,不斷給學生講解。
(二)工學交替式
工學交替式培養模式是學校和企業在相互合作中形成的,因為有部分學校并沒有學生實踐基地,或者學習實踐基地的設備并不完全,導致學生學習掌握的技能就會非常有限,所以雙方經過討論,將企業作為他們的實踐操作的地方,在企業全方面進行實踐操作的培養。
(三)產學合作式
這種類型的培育模式也使得學校與企業有著密切的合作,企業與學校融合為一體,學生可以切身處地去實踐,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其中的奧妙,也為以后的實踐工作做好充足準備。在這種模式的情況下也是會有許多嚴格的規章制度的。產學合作式還有一種好處就是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可以通過企業中專業人士的教學以學會企業中重要的知識與技能。
三、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與雙主體育人機制
(一)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與雙主體育人機制的構想
懷化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以校企共建為合作平臺,這樣保證了企業對人才培養的需求。何為校企共建?即共同培養學生技能,共同創建師資力量,共同創建教育設施,關于人才培養方案也要共同設計。只有學校與企業有了完美的合作,才能讓學生在校學習的技能更加扎實,學校就能培育出更高質量的人才。
(二)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與雙主體育人機制的內容
師資隊伍需要有相關的企業知識和企業文化的人擔任學校的教師,要對新來的老師進行觀察與培訓,并給予其工作場地,也要按時審核教師的教育質量,制定教師的能力培養計劃。關于學生的能力的培養,學校要對學生定期測試,參與學生實訓指導。關于學校教學設施,學校出資金建設學院的規模,當然企業也要購置一些設備,材料和資金。關于共建合作機制,學校與企業也要不斷溝通,取長補短,共同完善校企合作的建設體制,參與制定各種制度,比如“企業教師工作站和學院企業工作站運作辦法”“校企共建物流職業文化協作辦法”等。
四、學院應該承擔的責任
學院要主動與企業聯系,不斷調整,取長補短,以推動校企合作的建設發展,要培養教師的教學能力與科研能力,最好建立一個教師工作站,培養更加優秀的教師,制造機會,讓教師之間相互討論,相互切磋,相互進步。對學生要多多進行關于職業素質的測試,會組織管理學生,對非訂單班的學生也要多加關心指導。出資為學生建造實踐場地,購置所需的器材和設備,以企業的標準來建造學校的實踐場地。要以公司職業標準為例,制定相應標準,設計課程方案、人才培養方案。在企業運行過程中提供場地、投資部分、挑選優秀學生、校內宣傳、還有設施設備等等都有學院負責。而企業負責的則是入職培訓,投資、公司運作、公司收費,運營設施都是由企業負責的。
五、結語
通過雙主體育人計劃的實踐,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學生的職業技能,專業知識,職業素養得到了非常大的進步,說明我們已經取得了一個階段的成功,未來,我們會將產教融合、雙主體育人現代學徒制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的機制進一步完善,保證這些實踐的持續性和穩定性,繼續為祖國,為社會進一步地培養好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徐春紅.“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多方向培養”旅游專業人才——現代學徒制模式探索與實踐[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9 (03):22-26.
[2]鐘衛連,江興剛.現代學徒制下的應用電子專業課堂教學改革探究[J].科技風,2018 (16):64.
[3]方穎,王偉麟.產教融合背景下基于校企“雙主體”育人機制的創新與實踐[J].經濟研究導刊,2018 (07):165-167+171.
[4]黃樂安.產教融合 雙主體育人[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7 (02):94-96.
作者簡介:劉時英(1976.10-)女,漢族,湖南懷化人,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機械工程、材料工程,高職教學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