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邦輝 李秀 王曉
摘要:針對于教育部門而言,高職院校共享型師資隊伍建設屬于一種典型的優勢共享以及資源的整合,站在各大高職院校的層面上講,這種共享型師資隊伍建設則是一種均衡的發展良機。本文重點將對高職院校共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意義以及管理方式等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職院校;共享型師資;隊伍建設;管理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實施以及推進,我國的高職院校師資隊伍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和提升,但是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高職院校共享型師資隊伍建設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待解決。針對于教育主管部門來講,這種高職院校共享型師資隊伍建設屬于一種優勢的共享以及資源的整合,是給各大高校均衡發展的機會。本文將對高職院校共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意義以及運作模式等進行闡述。
一、高職院校共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作用
共享型教師的優勢在于經由教育部門在各個高職院校之間,選取一批具有豐富教學經驗以及教學能力,同時責任感強的教師,在不同的高職院校中輪流教學,組建一支具有較高制度化以及體制化的教學團隊,確保不同高職院校之間專業的提升。高職院校共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前提是要在滿足場所資源以及相關硬件設施共享的基礎上,實現智力資源以及教育軟件等資源的共享,同時更是在我國科學發展觀下,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專業素質培養的一種全新方式和全新途徑,是一種全新的舉措和嘗試,這對我國的高職教育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
二、高職院校共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含義
(一)為我國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尋找新途徑
針對于各大高職院校的管理者,必須要打破傳統的管理觀念與時俱進,改變過去的思維習慣,著眼于建設高職教育的大局,將本校的優秀高職教師當做共同的資源以及財富,報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心態”。另外這種校際教師資源的共享能夠很好地采用競爭機制,促進高職院校的全面發展和科學發展,幫助優化教師資源配置以及教師隊伍的整體建設。
(二)共享型的師資隊伍建設能夠幫助高職院校教育實力的提升以及教育均衡
各個高職院校之間的辦學環境以及歷史都各不相同,這就導致了不同高職院校之間的教師師資隊伍差異明顯。同時現有的部分規章制度和機制等都對高校師資隊伍的合理流動產生了一定的限制,這并不利于我國高職院校各方面的健康發展,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高職院校人才的浪費和流失。為了能夠改變這一情況,高職院校的管理者必須要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措施和辦法,以共建共享型師資隊伍為突破口,不斷挖掘和發現高層次的人才,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人才效應,確保能夠得到更加均衡的發展。
(三)易于建設專業性更強的課程以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高職院校共享型師資隊伍建設能夠最大程度豐富教育資源的共享,它是在滿足了教學設施以及教學基地等硬件的基礎上,實現教育軟件的有效共享。采用共享型師資隊伍,他們具有更豐富的教學經驗、更大的信息量以及更新的教育理念,能夠很好地把握住市場需求,尤其是針對于課程的建設以及專業建設方面,可以更加貼近于社會需求,非常易于試點改革。通過采用這種不同的交流活動,能夠把更加先進的信息傳遞出去,同時也可以向內引進創新的教育理念。
(四)可以幫助更多青年教師成長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我國的校際交流并不理想。青年教師會在外接受兼職維持生計,而資格較老的教師則會采用代課的形式發揮余熱。通過采用高職院校師資共享的方式則能夠不斷擴大知名度,提升高職院校的名譽以及影響力,同時還可以增加教師的實際收入,針對于各個高職教師來講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與此同時高職教師也同樣需要具備一定的奉獻精神。
三、提升高職院校共享型師資隊伍建設措施
(一)運用共享型師資引進機制
高職院校的目標是為了能夠向社會培育出更多的,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在建立高職院校共享型師資隊伍時,要求教師們要具備全新的教育觀念、擁有高尚的師德,同時還需要擁有較強的改革意識。由高校管理者以及教育部門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出共享型的師資篩選標準,可以通過校際公開招聘、學校舉薦、競選或教師本人毛遂自薦等方式,亦或是通過社會廣招的方式,可以引進具有專業技能的工程師、技工師等相關專業的人才。將那些具備實踐能力、具有豐富專業知識以及教學經驗、責任心的人聚集起來,形成一個共享的師資庫。在不同的高職院校之間調配,同時根據相關的專業需求,進行有關的訪學以及交流活動,從根本上提升教師素質以及教學質量,從而保障高職院校的實力。
(二)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及建立嚴格考核目標
高職院校共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目的是提高整體教學理念,同時起到交流學習的作用,通過教育主管部門以及相關高職院校聯盟等,共同制定一個合理的考核和評分機制,教師應當不斷學習和盡快適應所在學校的相關規章制度,融入學生的生活氛圍,對教學進行總結和整理。而所在學校也同樣應當構建多學科以及多方面的學習交流,為共享型教師提供更多地交流平臺和機會,共同制定和探討教學的方案以及措施。
(三)通過動態管理和多方參與建立多元化評分
通過學生評價、專業評分以及學校評價等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教學的整體綜合效果進行考評。通過學期考核、年度考核等為基礎,形成全方位的考核機制,從而采取動態管理,形成跟蹤機制。筆者認為,應當借助動態管理,建設多方參與的評價機制,以此保障評價的多元化及科學性。
(四)形成良好地激勵措施強化共享型師資的投入
作為一種全新的嘗試,無論是學校還是高職院校的主管部門都需要制訂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激勵措施和制度,調動共享型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在職教師能夠調整好心態,放開手腳,務實工作,優化師資資源多出成果。采用科學優質的考核方法和措施給共享型教師正確評價,針對于具有杰出貢獻或是深受愛戴的高職教師給予精神表彰以及物質獎勵;針對于評價較差的教師則應當及時作出調整。對于共享型教師學生需要給予更多地關懷和幫助,投入更多的情感交流,學校管理者要善于傾聽共享型教師的建議以及意見。在工作、生活上給予必要的關心,同時加以思想上引導,從而幫助他們解決教學、生活或工作中的困難。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通過積極建設共享型師資隊伍,對我國的高職教育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可彌補傳統高職院校教學缺陷,給予學生更多的幫助,注重思想引導,構建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筆者認為,院校需要明確,高職院校共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目的是提高整體教學理念,通過學生評價、專業評分以及學校評價等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教學的整體綜合效果進行考評。能夠向社會培育出更多的,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如此,師資隊伍建設方案,還可提升高校師資力量,培養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為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鄧敏,羅勇岐.廣西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現狀及對策探析[J].大學教育,2016(01):37-38.
[2]韓鳳芝,王孝勝,劉尚勵.高職院校共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管理運作與意義[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2,28(08):85-86.
[3]劉尚勵,王孝勝,韓鳳芝.高職院校共享型師資隊伍建設之思考[J].宿州學院學報,2012,27(0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