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冰
摘 要: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 互聯網已經逐漸普及,以此為基礎衍生出來了很多產業,“互聯網+”已經進入到了大眾視野中。在這種背景下,互聯網金融得以誕生,其是指借助于互聯網開展金融服務的模式,這種金融服務模式具有較多的優點,服務效率高、流程簡單、服務范圍廣等,顛覆了傳統金融的經營管理理念,同時也推動了普惠金融的發展。普惠金融是互聯網技術與傳統金融的有機結合,是拓寬金融服務范圍,滿足大眾金融需求的重要金融形式,因此對其進行分析與探究意義重大。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的發展模式更加豐富,發展機遇更多,基于此,本文詳細化探究了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發展的現實情況,并根據具體探究提出一系列普惠金融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普惠金融;管理理念;具體策略;發展模式
我國政府從2015年就開始采取有效措施推動互聯網技術與普惠金融的聯合,并根據當時的社會發展情況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比如互聯網金融云服務平臺的構建等,如此來提升金融服務的質量、拓寬金融服務的范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普惠金融的發展水平更高,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的良好發展。普惠金融的經營理念是確保社會各個階層的人民都能夠享受到金融服務,為人民提供更為全面的金融服務,而將其與互聯融合起來,能夠促進其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為其實現良好快速發展提供新的路徑。
一、普惠金融的概述
(一)普惠金融的含義
要想更為深刻地理解普惠金融的含義,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即廣義方面和狹義方面。先從廣義方面來看,廣義上普惠金融指的是對每一個組織或者每一個人提供公平公正的金融服務或者金融產品。再從狹義方面來看,狹義上普惠金融指的是對一些正規或者傳統的金融機構體系外的小微企業、中階層收入企業等提供可得性的金融服務。通過對社會發展的現實情況進行分析可知,普惠金融的發展會受到地區或者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其服務對象主要是那些收入水平相對較低的群體,所以只有普惠金融的發展水平較高,才能夠為社會組織或者個人提供更高質量的金融服務。
(二)互聯網發展與普惠金融相結合的可行性分析
就傳統金融服務而言,其發展的成本往往較高,很多金融機構都會受到高成本投入的困擾,不利于其更好地開展金融業務,降低了金融服務的范圍,而互聯網金融則能夠將這種情況改變掉,其借助于互聯網進行金融服務的開展,能夠有效降低服務成本,而且還能夠將一些長尾客戶的難題解決掉,所以其有更大的優勢與普惠進行融合。同時,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相比,其服務范圍以及服務渠道都得到了拓展,通過金融與信息技術的融合,能夠將普惠金融發展中的成本問題解決掉,從而能夠為普惠金融的良好開展奠定基礎。另外,互聯網金融所有的流程都是借助于網絡而開展的,有助于節省實體網點的運營難題以及鋪設難題,而且還能夠對其進行統一性管理,促進辦公效率的全面提升,這也能夠提升金融服務的質量,能夠為普惠金融發展帶來較大的助推力。通過這些內容可知,互聯網發展與普惠金融相結合具有較大的可行性,能夠為普惠金融的高效、健全發展營造較好的環境。
二、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互聯網金融能夠為普惠金融更好地發展帶來較大的作用,提升普惠金融發展的質量和效率,然而就當前的情況而言,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并不是十分健全,其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阻礙了普惠金融的發展,所以必須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制定健全的解決措施。
(一)缺乏健全的法律規范
普惠金融的有效發展離不開法律規范的指導,要想促進互聯網金融更好地帶動普惠金融發展,政府必須要依據當前社會發展的現實情況制定相對應的法律規范。然而,從實際來看,雖然我國政府近年來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來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然而這些措施卻往往較為籠統,缺乏細節性內容,沒有涉及到普惠金融發展的各個方面。加之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時間較短,在發展中面臨較多的復雜因素,所以無法對普惠金融進行有效支持與帶動,影響了普惠金融的快速發展。另外,我國還存在嚴重互聯網金融監管問題,監管機制不完善,監管主體的責任劃分不明確,導致監管較為混亂,存在監管漏洞以及重復監管等問題,也影響了普惠金融的發展。
(二)普及率較低
雖然互聯網推動了普惠金融發展,然而網絡金融并沒有得到大眾的全面化認可,互聯網的普及率還相對較低,因此對于普惠金融發展也產生了限制作用。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以總結為如下幾個:首先,網絡存在較大的安全問題,導致部分人員對其產生懼怕心理。互聯網雖然發展速度較快,然而在發展中也面臨著較多的漏洞,尤其是近年來網絡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加之病毒感染、信息盜竊等導致很多人員對互聯網金融產生了抵抗心理。其次,普惠金融的服務對象一般是低收入人群,這部分人群中的很多人員都屬于貧困人員,且文化程度較低,對網絡金融相對較為陌生,不愿意輕易進行冒險嘗試,這也是影響互聯網金融作用全面發揮的因素之一。
(三)金融風險不斷加大
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推動了普惠金融取得更好的發展效果,同時也讓更多的人群借助于網絡來享受更為便利的金融服務。然而因為受到多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其所面臨的風險也在不斷提升,金融案件的數量呈現日益增多的現象。因此為了對這種情況進行緩解,需要相關部門有效開展風險防控工作,如此才能夠為普惠金融的更好發展營造較好的環境,推動其實現良好穩定發展。
三、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發展的具體策略
(一)針對于普惠金融制定健全的法律規范
普惠金融具有利益低、投資風險大以及成本高等方面的特點,因此政府部門應當牽頭出臺一系列對金融利益進行維護的政策方針,為普惠金融的更好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比如可以從財政方面入手進行補貼,從收稅上進行減免或者優惠等,將金融行業的后顧之憂清除掉,推動其健康持續發展。同時,政府還要對當前現有的普惠金融發展相關的法律規范進行細化,做好細節性內容的添加,使這些規范能夠對普惠金融發展的每一個方面都進行有效約束,從而為普惠金融更好地發展提供應有的作用。另外,還要提升監管力度,結合多個方面的內容構建健全的監管體系,不斷強化監督地位,更好地發揮政府監督和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并且要對不同級別人員的監管責任進行科學化劃分,明確監管內容,推動相關人員有效進行監管工作的開展,避免監管混亂,為普惠金融有效發展營造較好的政策環境。
(二)做好金融推廣、教育以及權益保護工作
很多人員由于對互聯網金融的了解較少,加之收入水平較低,所以不敢輕易嘗試,這就會影響普惠金融的普及,因此國家應當做好金融、推廣、教育以及權益保護工作,使更多的人員能夠對互聯網金融深化理解,對普惠金融有更清晰的認識。第一,應當提升金融教育宣傳方面的工作力度。要對高等院校的學生加強教育,提升金融知識的普及率,學生通常有更高的接受能力,而且其是社會未來的接班人,所以對其開展教育意義較大。可以采用金融課程的開設,以及講座等形式進行教育。第二,要提升金融投資者的維權意識。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各種金融平臺越來越多,因為監管力度不夠,所以很多金融平臺存在違規操作的現象,對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造成了損害,所以政府應當提升普法宣傳的力度,不斷增強投資者的維權意識,對互聯網金融的投資服務環境進行凈化。
(三)提升風險防范能力
第一,要有效開展審核工作。在開展普惠金融業務之前要對客戶的信息進行全面化審核,比如要對客戶的認定、資質等進行審核,依據具體的審核結果進行金融業務的開展。比如,在對客戶信用審核的時候,不僅要將國家征信體系中的內容作為重要依據,而且還可以參考客戶的芝麻信用等級等,對其信用情況進行明確。第二,要對業務狀況進行跟蹤,及時發現風險并做好預防。普惠金融業務的完成并不代表著業務的結束,做好后續跟蹤也是十分重要的,通過跟蹤能夠對客戶的還貸情況進行了解,一旦發現客戶存在還貸風險,那么就能夠及時進行應對措施的采取,從而能夠將風險降到最低水平。第三,要有效開展后期管理。在交易完成之后,應當對客戶的情況進行全面化匯總,并將匯總信息保存到數據庫中,以便更好地降低風險。
結束語
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普惠金融發展, 為普惠金融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助推力,不過當前我國普惠金融發展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總結,并提出相對應的措施,希望能夠為普惠金融更好發展提供有利作用。有效發展普惠金融能夠為我國更多的人員提供金融服務,這就能夠促進人民更好地享受金融優惠政策,從而實現人民的更好發展,所以推動普惠金融發展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劉安娜.基于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普惠金融發展[J].發展戰略,2018,(09).
[2]李東洋.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普惠金融發展分析與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7,(12).
[3]周文.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普惠金融發展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12).
[4]黃業焜.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發展分析[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