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
【摘要】中國高等教育在專業基礎理論的教育方面非常扎實,但在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方面卻略顯不足。本文探索了在專業人才培養中,將思政教育通過教學內容設計融入到《數字電路》課堂教學中去,在教學過程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關鍵詞】數字電路;思政教育;教學內容設計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將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協同,通過隱性滲透、寓思政教育于各門專業課程之中,通過潤物細無聲、滴水穿石的方式,實現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的有機結合。通過不斷探索、實踐,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穿于人才培養和課堂教學全過程,把思政教育融入《數字電路》課程教學的相關知識點中,促進專業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不斷結合,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思維能力,發掘在課堂中的育人功能,利用課堂知識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師生之間的協作互動。
《數字電路》是電氣類、電子類等本科專業數字電子技術方面的專業基礎課,內容包括:數制和碼制、數字邏輯基礎、邏輯門電路、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和設計、觸發器、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和設計、存儲器和可編程邏輯器件、脈沖波形的產生與變換、數模與模數轉換器以及數字系統設計基礎。
隨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用數字電路進行信號處理的優勢也更加突出。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為充分發揮和利用數字電路在信號處理上的強大功能,這種用數字電路處理模擬信號的所謂“數字化”浪潮已經席卷了電子技術幾乎所有的應用領域。在理論講授中增加思政教學,可以從不同的哲學角度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通過深入挖掘專業知識蘊含的德育元素,可切實提高新工科人才的質量,培養其工匠精神。
(一)數制和碼制
通俗地講,數字電路是由0和1兩個數字構成的,這兩個數中蘊含的哲理是無窮的、耐人尋味的。0象征無,1象征包含了存在的萬物,從哲學角度看萬物產生于無,通俗的說法是“無中生有”,其實這就是 1 和 0 的事。做一件事,它的意義是 1,后邊的 0 越多,意義越大;反之,沒有了1,后面的0再多也沒有意義。可以引導大學生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方向,方向對了,一切努力都有結果,方向不對,一切努力都是枉然。
(二)數字邏輯基礎
同一邏輯函數可表示成不同邏輯式,這些邏輯式的繁簡程度相差甚遠。邏輯函數的化簡中包含公式化簡法和卡諾圖化簡法,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條條大路通羅馬,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只一種,通往成功的道路也不止一條。好比一個數學方程式有N種解法一樣,每種解法都可以得到正確答案,引導學生遇事應多思考、多想辦法解決問題,不斷提高創新能力。
(三)組合邏輯電路
在組合電路中每個門電路都可以實現一個功能,只有所有功能加在一起,才能構成一套完整的邏輯,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個體與整體的辯證關系,充分發揮個人在創新團隊中的作用,在提高團隊凝聚力和綜合性創新能力的同時實現個人的創造力和核心力。
(四)觸發器
JK觸發器通過不同輸入端接線可以構成SR觸發器和T觸發器,可以引導學生不要拒絕每一個微小的變化,任何一個微小的變化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都可能形成雪崩效應,改變整個局勢,每一個小的努力都有意義,“勿以善小而不為”。
(五)時序邏輯電路
通過同步時鐘時序邏輯電路和異步時鐘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和設計,引導學生要了解事物的發展規律,并利用規律進行改造和創新,一定會事半功倍,提高工作效率,從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確定教學目標、選取教學內容、創設學習情境,并融入思政教育,可達到加強教學效果、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團隊合作的目的。今后,應該繼續大力推動研究型課程教學方法創新,探索通過研究型課程進行思政教育的模式,推動專業課結合時政講、結合國家大政方針講、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結合科研成果實例講,努力實現以專業技能知識為載體,不斷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孫春燕,令狐文生,李倩.將思政教育融入課堂教學中的探索[J].大東方,2017(12).
[2]成鳳敏.《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思政建設探討[J].探索與觀察,2019(6).
【本文系山西師范大學質量工程項目“機器人實驗課程的優化實踐教學模式研究”(SD2015JGKT-27)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山西師范大學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