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穎


摘? 要:目的:探討在臨床見習帶教中融入人文關懷的必要性與意義。方法:隨機選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見習生80人,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0人,分別采取傳統帶教方式和新型教學方式,對比兩組見習生的表現。結果:實驗組的見習生們在見習期間表現更為優異,并且心理壓力更小,更滿意這種帶教方式。結論:在臨床見習中融入人文關懷教育,能夠幫助見習生們很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緩解其心理壓力,對于其日后從業有益,提升職業認同感,緩解醫患關系。
關鍵詞:基礎操作;人文關懷;應用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196-02
現階段各醫院逐漸意識到人文關懷的重要性,不管是對基礎科室還是腫瘤科室等的見習生而言,職業素養的強化是能幫助其在進行基礎操作中提升自身服務水平的,并且強化對生命的尊重感,而也能提升她們的職業榮譽感,幫助她們掌握如何合理緩解沖突和矛盾[1]。在臨床見習中融入人文關懷教育,不僅僅是提升了醫生們的整體素質,也為患者們提升了服務質量。這樣見習生們就能夠正視心理層面的負擔,感受到這份職業的自豪感,增加職業認同感,同時也緩解見習生們對于目前醫患關系的憂慮情緒[2]。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見習生80人,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0人,分別采取傳統帶教方式和新型教學方式,對比兩組見習生的表現。兩組實驗對象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方法:對照組見習生主要按照一般帶教方式進行學習和實踐。實驗組除了教授基礎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之外,還要對見習生們進行人文關懷教育。主要包括給予學生們正確的生命觀,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生命和死亡的意義,要學會正視生命的逝去;掌握相關心理學知識,不僅要知道如何調節自身情緒,還要學會處理和患者們的關系,如何和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和交流,對于患者的后事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參與更為合適,這都能夠體現出一名優秀護理人員的素養。
1.3統計方法: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來處理,計數資料由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2.1兩組見習生綜合考試成績
實驗組的見習生們在經過臨終關懷教育后,他們學習的勁頭更足,學校的熱情更高,會更加主動的進行學習,這使得他們在見習過程中,無論在理論知識方面還是實際工作的整個過程中,掌握的知識更加的牢固和深入,實踐過程中能夠頭腦清醒,不慌不忙,有條不紊的進行,在處理特殊情況時,更加懂得應該如何處理,標準是什么。在和患者們進行溝通時,注重語言的表達方式,也知識如何和患者家屬進行有效正確的溝通。實驗組中獲得優秀的實習生有39人,而對照組中獲得優秀的僅有28人,合格者為12人。由此可見這種帶有人文關懷的教學方式更加適用于當代學生教學,能夠使得學生熟練掌握有關專業知識,并且將知識轉化以運用于實踐中。
2.2兩組見習生對帶教方法的滿意度比較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從切身感覺出發,有39人對于人文關懷教學是十分認可的,融入這種教學內容,讓他們覺得整體的帶教模式呈現了體系化,制度化和專業度,并且真正的能夠解決其心理層面由于生命逝去而產生的無助感。同時,這種帶教方式不僅是教授知識,幫助見習生樹立正確生命觀,提升日常服務質量和水平,不輕視生命,使得他們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加懂得生命的重量,知道如何尊重患者及其家屬。并且通過相互之間的分享,交流也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心理負擔,提升自身職業素養。減輕心理壓力,學會如何正確緩解緊張的醫患關系,見習生們才能夠卸下包袱,在學習機制中掌握理論知識,并且靈活運用于實踐中。而且對于問題的反饋更成體系化,雖然傳統的教學模式也能夠及時獲得專業性的解答,但是對于這種心理層面,關于護患關系的矛盾處理等,特別是關乎生與死問題的探討并不多見。
三、討論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服務質量,特別是在醫療領域,對于護理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他們不僅要注重專業技能的提升,更要學習相關心理學知識,在護理人員的培養上,在見習期間就需要注重人文關懷的教育,提升其職業技能水平,素養[3]。對于患者而言,護理人員與他們朝夕相處,她們更加懂得他們的各方面需求,他們給予的關懷能夠極大程度上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能減輕他們的焦慮感。通過調查分析發現,實習期的學生們壓力主要來源于知識與技能的提升、醫患關系處理等方面,所以,護理人員應該如何在實習期提升技能水平,獲得社會的認同感,提升自我職業認同感都是格外重要的。由于長期在醫院實習,特別是被分配到病情較為嚴重的腫瘤科,她們對于生老病死的無常會產生巨大的無力感和恐懼[4]。解決這一方面的心理問題,就需要醫院的努力,除了構建專門的心理咨詢室,由專門的心理咨詢師幫助他們解決心中的困惑,還有在帶教過程中融入人文關懷的教育內容。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從多種角度來幫助學生們理解生死的含義,知道如何正確看待死亡,正視自己內心的想法,樹立健康的心理觀。同時學習如何處理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人際交往的問題,要在和患者們溝通過程中注意語言的表達,語氣盡量委婉,在闡述病情時多站在患者角度和其家屬的角度考慮,積極構建和諧護患關系。在臨床見習中融入人文關懷教育,為患者提升了服務質量,見習生們也能夠更好的正視心理層面的負擔,增加職業認同感。
參考文獻
[1]孫承歡,王松梅,張爭鳴,曹春蘭,金靖,沈海文. 護理學基礎操作教學中融入護理倫理學知識的效果評價[J]. 衛生軟科學,2018,28(04):239-241.
[2]蔡金輝,成守珍,關錦美,梁碧寧. 在臨床護理教學中培養護生基礎操作技能的研究與探討[J]. 家庭護士,2018(27):2523-2524.
[3]任彩紅. 淺談提高護理基礎操作技能的教學策略[J]. 科技經濟導刊,2019(04):210.
[4]張爭鳴,曹春蘭,孫承歡,沈海文. 把護理倫理學知識應用到護理學基礎操作中體會[J]. 科技創新導報,2019(3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