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炳暢
摘 ?要: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學校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學生,這對初中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不再被忽視,在教育教學領域的作用和重要性得到了認可。體育教學成為體育教師要充分思考的問題。初中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鍛煉學生體質,培養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文就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如何提高教學有效性提出相關的意見和思考,希望有助于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
初中體育教學是初中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對初中學生鍛煉身體素質,發展身體機能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應當創新教學策略,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鍛煉身體的習慣,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基礎。
一、初中體育教學的問題
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體育學科教學作為“副科”,一直處在語文、數學、英語等“主科”的教學之下,體育教學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育學科的作用和重要性沒有得到學校和家長的完全認可,體育學科在初中教學領域沒有發揮出學科教學應有的作用。學校始終保證主要學科教學優先,對于體育學科來說,為了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學校將體育學科教學的時間進行了壓縮,體育學習的時間被擠占,學生有指導地進行體育鍛煉的時間減少,沒有達到體育教學發展學生身體技能,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教學目標。這是由于家長和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體育學科的學科性質、學科培養內容以及學科重要性的結果。體育學科不僅僅是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在體育學習中,學生一方面能夠通過運動釋放情緒,緩解身體壓力;另一方面,通過體育鍛煉,學生的身體機能也能夠得到健康發展,對學生的智力、思維等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體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體育學科的重要性,積極、認真組織課堂教學。
二、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必須要做好體育教學理論知識與體育實踐相結合。體育教學不僅僅是一門實踐的學科,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要注意到應該對學生進行體育運動基礎知識的講解,使學生從理論上認識到體育學科的性質,體育學科對學生身體機能的鍛煉,以及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體育活動進行的關鍵點,避免學生由于理論知識不足,經驗不夠,在進行體育活動中產生安全問題,給學生的運動鍛煉帶來危險。教師在進行理論知識講解的時候,要注重教師示范的作用。學生對老師會有崇拜心理,在內心尊重教師權威,教師的正確示范能夠給學生樹立動作的樣本,使學生在看到教師的示范之后,自覺按照教師的動作展示和教師講授的要點進行正確的體育活動。當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上好體育課,使體育課堂教學更加有效。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充分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不斷練習中,提高技巧,鍛煉體育能力。
(二)組織教學活動,增強趣味
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為了提升教學有效性,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可以組織體育教學活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寓教于樂,使學生有一個愉悅、有趣的課堂體驗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發展自己的身體素質,提高自己體育鍛煉的能力。體育教學活動有很多種,例如,從活動的組織上看,就包括單人技巧練習活動、雙人及多人的對抗活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選擇。在單人的練習活動中,教師組織有趣味的練習形式,使學生在練習中學會體育運動技巧,例如在足球訓練中,進行單人顛球練習。雙人以上的對抗活動中適合多人參與的體育運動練習,使學生在簡單的兩人練習中能夠學會動作和技巧,知道運動的對抗技巧,例如排球運動中雙人對抗練習、籃球運動中進行多人傳球的練習、足球運動中的多人傳球練習等等。學生在多樣的教學活動中,能夠感受到體育學科的魅力,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體育教師要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要認識到體育學科教學存在的問題,講解理論知識,豐富學生體育實踐,組織教學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課堂教學,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全玉春. 論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聯網環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
[2]孫鵬輝. 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探討[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
[3]楊璟輝. 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聯網環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4]張旭明. 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研究[A]. .《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