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楚紅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教學研討 文化構建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3-149-01
在正式教學前進行教學研討一直是教學經驗共享與交流,提升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小學語文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作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學科,教研活動的開展更為重要。教師要重視教學研討活動,把握教學研討的方向,通過教學研討平臺的構建,拓寬教學研討范圍,在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基礎上助力基于統編版教材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
一、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研討的重要性
首先,促進教師遞進式成長。教師在入職后,基本都要經歷憧憬期、成長期和成熟期三個階段,和諧有效的教研文化能為教師的成長搭建平臺,引導教師對自己的潛力進行評估的挖掘,以制定職業發展規劃,以實現不斷成長。
其次,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在和諧的教研文化氛圍中,教師可以與課程、同事、學生、自己進行多元交流,在傾聽同事觀點、學生需求的基礎上形成動態問題。通過教學資源和教學經驗的分享,實現教學設計的最佳方案。
再次,促進教師研究性成長。教學研討是教學與科研的有機結合,可以通過教學過程中復雜且難度較大的問題的研究,使教師通過計劃制定,通過一定步驟進行解決。教師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會圍繞固定的專題進行專門探究,在遇到共性問題時通過集體教研的智慧進行解決。
二、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研討現狀
目前的小學語文教研活動主要以專家講座和課堂互評為主。專家講座的形式基本是通過專家對先進的教學理念、方法進行傳授,實現的是自上而下的知識性傳遞。課堂互評以一個主題進行教學設計的推敲,通過課堂公開課的講授,由其他聽課教師發現亮點和不足,有利于教研活動效果的提升。教研活動的開展利于教師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利于教師的潛能的挖掘,使教師在反思和接受幫助的過程中提高素養。由于語文學科現統一使用統編版教材,教師在教研時要創新理念,對新教材進行新研究,通過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師生關系的創新,實際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
以專家為核心的教研活動過多,導致教師在教研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得不到突出,教師容易以一個旁觀者身份參與教研,使得教師的積極性不高。在教研過程中,優秀的教學案例無法進行復制,不能延伸到課堂中,成為教學的部分。教研活動計劃變更快,導致教研的延續性不佳。教研活動的由上而下使教師收獲不大,教研模式固化、單一,使得教研結果不盡如人意。
三、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研討對策
1.增強教研活動的意識性
小學語文學科教研一般以教研室為單位開展活動,主要是通過教學實踐引導教師關注新課改背景下、統編新教材使用背景下語文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在進行教研時,要增強教研活動的意識性,通過科學的教研規劃督促教師完成教研任務的同時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和專業素養。
如在進行《竊讀記》教研時,要以教學大綱的任務為核心,以營造和諧課堂為目標,以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為重點,在確保學生課堂參與的基礎上保證教研內容與學生的需求緊密結合。教師在教研過程中在明確目標,選定問題,通過資源共享與分析,在教研過程中確定主干和分支,以使教研活動朝樹型發展,通過拓展教研范疇,提升教研效果。
2.增強教研活動的系統性
教研活動是復雜的,教師在明確教研主題后,要不斷優化教研過程,通過主干問題和分支問題的設定,拓展教研范圍,通過豐富的成果奠定教研基礎。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將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適當兼顧時代性作為標準,教材中收錄的文本既有意思,又有意義。教師在教研中要將習慣意識、統整意識和文體意識融入教學設計中,將立德樹人理念融入課堂中,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為核心,進行教研設計。
如在口語表達能力的設計上,可以讓學生做小老師,對自己熟悉的古詩詞利用早課時間進行講授。這種課堂設計形式,一是能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鍛煉學生的表達意識,同時能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學生心中的地位,實現三重教育目標。
3.增強教研活動的群眾性
不同經濟發展地區的學校的教學條件、生源質量、教育資源都各不相同,在進行小學語文學科教研時,要以群體活動為目標開展。針對經濟發達區域,教師在進行教研時可以建立教研微信平臺,將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上傳到平臺上,通過群中成員的集思廣益進行問題的解決。微信平臺的形式沒有現場的緊張氛圍,不會使教師感到壓抑,容易激發教師的教研參與熱情。在經濟不發達區域,在進行教研研討時,可以根據研討內容組織教師將教學過程中的一線資料進行收集與整理,并根據教師的困惑或亮點進行教學計劃的設計,通過形成導向性成果,再進行大面積推廣,以提高教研活動的時效性。
總之,小學語文學科教研活動能為課堂教學提供方向和指導。在統編版新教材的使用過程中,教師在重視教研活動,對新教材的內容、體例進行研究,通過創新教學理念,調整教學計劃,依托新的框架進行教學設計和重組,以發揮教研活動的功能和價值,以構建關注教師專業成長,關注學生成才的合作型教研文化。
[ 參 ?考 ?文 ?獻 ]
[1]董紹榮.小學語文教研組活動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討[J].課外語文(下),2018(3):74.
[2]劉彩玉.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師道·教研,2019(1):126.
[3]劉海軍.加強校本教研,為教師成長搭建平臺[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