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生根
【摘? ?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開展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更加融入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并且能夠進一步加深同學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對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傾聽理解能力都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合作學習的開展符合當前新課改的理念,讓學生的興趣與課堂參與度得以提升,進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 合作學習? 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4.136
一提到合作學習,大多數的人想到的就是學生坐在一起,相互合作,一團和氣,共同進步。可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里,怎樣才能讓這種理想的局面得以實現呢?筆者認為,小組合作的有效開展需要教師從多個角度對教學進行優化,為學生搭建科學合作的平臺,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發揮合作的作用,讓學生在合作當中提高能力,實現自我價值。
一、內容選取要精準
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需要采用合作學習的形式,一個沒有合作價值的問題,合作是一種重復勞動,會使學生產生厭倦。因此,明確了學習目的之后,我們還要認真考慮這次小組合作學習有無必要性。筆者認為,對于小學語文課而言,有必要展開合作學習的內容有以下兩點:
一是有關課文的重點、難點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如在《只有一個地球》中,“為什么說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這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所在。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解決這一難點,我就適時地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幫助學生去理解,使他們認識到人類的行為活動直接影響著地球生命的安危。最終,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解決了學習的難點,也懂得了環保的重要性和自覺性。二是可以捕捉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如在教《麻雀》一課時,曾有一個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是什么力量使老麻雀從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飛下來救小麻雀的?”當時,我立刻意識到了這是一個有價值的問題,立刻引導學生展開小組討論,通過探究,學生對文章的主旨:“母愛”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二、科學合理的分組
想要成功地開展小學語文合作學習,前提是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教師若是分組不合理,就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在分組前,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白不同學生在性格、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差異,不可任由學生自行隨意分組。分組的人數也要合理安排,這就需要根據教學的內容進行分配,一般情況下,四人一組較為合適,要是人數過多,那么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就容易出現討論其他事物的現象。合理設置人數后,教師要為每小組布置相關的任務,利用這些任務調動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進而展開小組討論,提升組員之間交流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基礎與個體差異有所了解,將學生分為多個合作學習小組,并且要保證分組的科學合理性。首先,每個合作學習小組的人數在4-6人為宜,并且要保證小組成員的總體水平相當,層次互補,進而促進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展開更好的交流與討論,并且能夠幫助教師對合作學習的具體情況進行管理與組織,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其次,在分組完成后,教師要讓每個小組推選出一名小組長,小組長不一定是成績最優者,但一定要有組織能力,能夠發揮示范帶頭的榜樣作用,帶領成員參與到合作學習討論當中,并且能夠鼓勵小組成員踴躍發言,最后代表小組進行最后的結論表述,與其他小組展開競爭。
三、樹立合作教學理念,營造民主合作氛圍
長久以來,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唯分數論在很多教師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恨不得將自己所有的知識都傳授給學生。因此為了能夠維持穩定的課堂紀律,很多教師并不倡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而實施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教師樹立合作教學的理念,營造民主合作的氛圍。具體來說,教師要尊重和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恰當的鼓勵和引導,讓學生能夠以小組為單位,有目的性地去學習和探索。對于學生所提出來的一些觀點和理論,也應當給予充分的尊重和包容。
例如在開展《倔強的小紅軍》這篇課文的教學時,我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通讀課文,并根據問題展開討論:讀第一段,看看這一段在課文中起什么作用?沒有這一段行不行?對于這個問題,我組織大家在小組當中交流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認為可以沒有這一段,也有的學生認為必須要有第一段。對于學生的不同看法,我并沒有直接說出誰對誰錯,而是引導學生接著往下讀,結合后面的文本來思考。如果沒有第一段,第二段在提到陳賡同志的時候就會給人一種突兀的感覺,第一段不僅交代了故事的由來,還表露了陳賡同志對小紅軍的深切懷念之情,是故事的引子,從而引導學生學會聯系上下文來思考問題的學習方法。
四、討論后全班交流
當完成一次小組合作學習后,首先要反饋小組合作的結果。因此,要組織全班性的交流,以擴大小組合作的效益。具體組織交流時,一般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匯報,也可以由老師指定那些在巡視中發現持有典型問題或不同意見的學生進行交流。如在教《將相和》一課時,我就讓學生分小組上臺匯報表演文中的故事。同時還及時發掘學生在匯報交流過程中反映出來的一些“語感培養點”(或是錯誤處,或是有異處,或是精彩處等),讓學生在讀讀、議議、辯辯、演演中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
總之,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我們要從學生學習的實際出發,既要尊重學生的自主地位,又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只有這樣,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才能走上“理性化”的軌道。以上是筆者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幾點拙見。總的來說,想要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就必須要激發學生的合作興趣,對學生的合作進行恰當的引導。合作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式,還是一種資源共享,一種智慧交流,我們應當大力倡導。
參考文獻
[1]蔣琳.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18):141-142.
[2]郭藝玲.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18):247.
[3]馬萃.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策略初探[J].青海教育,2019(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