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摘 要:語文課程是貫穿一個學生學習生涯的一門基礎學科。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如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做到有效的提問,是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從課堂中有效提問的重要意義、無效課堂提問的表現形式和有效提問應該遵循的幾個原則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可以給廣大小學語文教師一些思想上的啟示。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提問;教學方法
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問題問的好,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更能夠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習效率。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談一下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重要意義:
一、課堂中有效提問的重要意義
(一)推動語文教學高效進行
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提問來檢查學生的學習狀況,并根據其學習狀況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重點和教學方法。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要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其最重要的體現就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性。通過課堂提問,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這對于推動語文教學改革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能夠大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新課標指出,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目標。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課本上的文化知識,還要讓學生在綜合能力上有所提升。而課堂的有效提問,是促進學生獨立思考,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法。通過有效的課堂提問,不僅做到了個性化的教學,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交流的能力。但是,在課堂上的提問,不是問題越多,學生回答的越快就越好。很多時候,問題過多,反而會對教學產生不利的影響。下面,我談一下無效課堂提問的具體表現形式。
二、無效課堂提問的表現形式
在小學語文課堂提問中,我發現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提問方面存在諸多問題與誤區:
(一)問題沒有代表性,重點不突出
如何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涉及的范圍非常寬泛。但在這其中,老師提問的有效性無疑是重要的一環。畢竟,小學的語文課還是以老師的點撥、指引為主的。在課堂上,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不具代表性和過于隨意,不能很好地促使學生產生思考、質疑、探索,就會導致課堂出現“啟而難發”的局面。這種問題會使語文課堂教學陷入尷尬的氣氛,學生也會對此喪失興趣,從而降低課堂的效率。這種不加思索的提問方式顯然是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的。
(二)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很多老師只是把課堂提問,當作與學生交流或是提高學生注意力的一種教學方式,而對于真正的互動式課堂卻做的不夠理想。當老師提出問題,而不給學生提問后思考的時間,就讓學生來解答的話,即使學生可以對答如流。但是學生也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灌輸的知識,沒有形成自己的思維。造成的最終結果是師生之間缺乏真正的有效溝通,嚴重影響課堂效率。
(三)問題設置缺乏層次性
現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提問,總是隨口就來,不加思索,例如:很多老師都會隨口問學生“對不對?是不是?有什么問題?”等等這一類的問題。看似是在跟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其實,學生只是靜靜的跟著老師講的知識走而已,并沒有思考這個問題為什么是這樣,這種過于的簡單,沒有層次性的問題是不利于學生語文思維發展的,更不會收到理想的提問效果。
三、有效提問應該遵循的幾個原則
(一)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具有適當性
教師提問時應合理把握問題的恰當性和難易程度。如果提出的問題太難,就很容易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并使學生產生消極的情緒,進而失去學習的興趣。如果提出的問題過于簡單,學生就會失去思考問題的過程,這不利于學生語言課堂學習和思維的發展,從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此外,教師的備課時除要要在備教材,備學生方面下功夫,也要重視備教師要提的問題,讓所有的問題直指知識的要點。在對問題的設計要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激發學生的質疑意識,讓學生敢問、多問。同時,提出的問題一定能夠支持學生思考。這樣才能夠達到啟發學生思維的目的。
(二)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具有清晰性
一堂課四十多分鐘,別說活潑好動的小學生,就是我們成人那么一直坐著也會有點煩躁不安的。所以老師適當的提問尤為重要。在此,我談一下自己的幾點看法:課堂提問首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學內容。再有課堂上的互動也會讓老師更了解孩子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這些都是課堂提問的好處。但是課堂提問,并是隨便問的,教師提出的問題必須是清晰有效的,這樣的問題才能夠幫助學生有效的學習。如果老是無效的提問,其作用可能是相反的。此外,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要注意尊重學生的感受,做到以學生為本,形散神不散,落實了有效提問的教學策略。
(三)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具有科學性
教師在課堂提問的時候要思考,這個問題是否有必要,為什么這么問。科學性提問,指思路較為廣闊、答案合理的提問。要做到科學性的提問,教師應該根據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思維能力,來科學合理的安排問題,以達到我們提問的目的。在課堂上教師要做到三不問,即學生會的不問,學生一想就會的不問,瑣碎、不痛不癢的問題不問;做到四問:問到目標達成處,問到學生疑難處,問到點撥提升處,問到思維軌跡形成處。這樣提出的問題才可以說是好問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把握有效提問的原則,精心設計好各種類型的課堂提問,形成有自己特色、適合學生口味的提問藝術風格,以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課堂提問是是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自行發現、掌握知識、培養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師輸出信息并獲得反饋信息的重要途徑;是溝通師生思想認識的主要渠道。相信我們只要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好提問的環節,教學質量將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將在更高效的課堂中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武云霞.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才智,2018(33):165.
[2]宋美春.以有效提問推動小學英語課堂雙邊活動的開展[J].遼寧教育,2018(23):72-74.
[3]何文麗.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