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平
摘 要:對話教學是指通過有效對話而展開的教學活動,追求的是人性與創造性,更易于優化學生的思維結構,保證學生可以在對話活動中實現學習進步。在小學數學階段,教師要積極組織平等、多元、和諧、民主的對話活動,鼓勵學生抒發自己的見解,合理介入教師干預,確保學生可以在對話中把握學好數學的客觀規律。本文將從弱化教師講解,突出學生學習活動;組織小組合作,優化生生互動;完善提問追問,優化對話質量三個角度來分析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應該如何優化教學對話。
關鍵詞:小學數學;新型對話;優化策略
數學概念是數學學科最重要的知識內容,關系著小學生的知識結構與數學解題能力的形成與發展,但是常規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卻一直都是以教師主講為中心的,學生習慣了被動聽講與機械記憶,很難及時內化數學概念的內涵,所以在應用時出現了許多錯誤,也因此而失去了學習興趣與學習動力。在新課改下,人們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理念,需要關注的是小學生的自主需求與認知規律,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組織新型對話,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全力保障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優化學生的學習活動。
一、弱化教師講解,突出學生學習活動
教師講解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數學概念,積極探究數學概念內涵的一種基本教學活動,常規的“教師講,學生聽”過于重視教師講解活動,并不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思考與思維表達,導致學生形成了惰性思維。對此,新型對話則需要重新調整師生對話比重,適當弱化教師講解,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積極表達、多維思考、主動質疑,保護學生的話語權,切實優化師生對話結構。
就如在“分米和毫米”一課教學中,筆者就鼓勵學生自主分享自己對長度單位知識的認識,引導學生重新復習了米、厘米知識。然后,筆者準備了粉筆、戒尺、藤條等實物,鼓勵學生利用直角尺這一學習工具測量各個實物的長度,引導學生寫下了長度單位。接下來,學生即可自主展示測量結果,調整數據誤差,確定最終的物體長度。在此過程中,大多數學生都會使用厘米、米來進行長度表達,而筆者則在此時機引導學生學習了分米、毫米這兩個數學概念,使其認真觀察了直角尺上的刻度,積極拓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如此,學生則可自主推測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間的轉化規律,列出數學規律。
二、組織小組合作,優化生生互動
小組合作教學活動是為了優化學生的思維結構,構建生生互助關系而形成的一種教學模式,也直接影響著小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可以構建和諧、緊密的班集體。同時,豐富的小組合作教學活動也是落實新型對話的一種有效方法,因為學生們可以通過同伴啟發、監督與幫助來探究數學概念。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優化小組合作活動,鼓勵、尊重生生對話,確保學生可以進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與合作能力。
就如在“平移和旋轉”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將一名尖子生、兩名中等生與一名差等生分到一個小組之內,由此構建生生合作關系,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平移與旋轉這兩個數學概念。由于學生們在生活中見到過許多平移、旋轉現象,比如摩天輪、轉盤等娛樂項目都深受學生喜愛,所以筆者便利用這些娛樂設施的工作原理創設了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觀察了各個娛樂設備的運動規律,使其認真觀察、總結出了“旋轉”這一數學概念。然后,筆者便演示了平移活動,引導學生說出了“平移”這一數學概念,用淺顯的語言概括了“平移”的意義。接下來,學生便要在小組內分析平移、旋轉的現象特點,掌握區分平移、旋轉現象的有效方法,共享探究結論。
三、完善提問追問,優化對話質量
提問、追問是最為重要的教學技巧,關系著小學生的思維參與度,也是實施新型對話的一種重要形式。人們常說,“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數學概念本就是從大量的問題背景、解題活動中抽象出來的客觀規律,反映著數學學科的本質,所以豐富的提問、追問活動也是促使小學生自主生成數學概念意義的重要活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完善提問、追問活動,由此優化對話質量,讓小學生在問題式對話活動的啟發下展開多元探究。
就如在探究“面積”這一數學概念時,筆者就組織本班學生玩起了涂色游戲,鼓勵學生為各個封閉圖形填充顏色,由此激發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涂色時,有的小學生會將顏料涂在圖形外側,所以筆者就由此提問:“涂在外側的顏料是否還屬于圖形的面積?”大多數學生都給出了否定答案,于是,筆者再追問:“那么是否只有封閉圖形才有面積?不封閉圖形有面積嗎?”如此,學生則可進一步分析“面積”概念,準確掌握“面積”的內涵與本質。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落實新型對話是為了促使學生們在數學課堂上積極發揮自己的學習主體優勢,促使小學生獲得終身發展所必備的關鍵能力與思維品質。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從自身入手,優化師生、生生對話交流,以便進一步優化學生的素質結構。
參考文獻:
[1]白雪珍.小學數學對話教學的價值及實踐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23):109.
[2]周京萍.對話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