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彥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在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逐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初中階段的學生正值青春期,容易出現逆反心理。班主任的出日常教學外,關注和管理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顯得尤為重要。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初中班主任常規管理過程中加入柔性管理,能有與學生開展有效的溝通,積極化解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矛盾。本文圍繞淺析現階段我國初中班主任管理現狀和初中班主任柔性管理應用分析,兩個維度展開詳細論述。
關鍵詞:柔性管理;初中班主任;管理應用
正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心理敏感且承受能力差等特點,容易出現逆反心理。班主任在此階段采取有效的柔性管理方式,有助于學生樹立積極的人格品質和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柔性管理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區別于剛性管理,目的在于研究學生的心理和行為規律的基礎上,采用非強制性方式。在學生心目中產生一種潛在說服力。柔性管理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對“穩定和變化”進行班主任管理的新方略[1]。
一、淺析現階段我國初中班主任管理現狀
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展,初中班主任管理模式不斷轉變,伴隨著初中學生身心發育容易出現逆反心理的特征,班主任管理方法成為教育工作者思考的新課題。近年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工作中不斷采用科學的、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實踐與教學,其中柔性管理模式被更多的教師所認可使用。通過不斷的實踐探索過程中取得一定成效。然而調查研究發現,在初中班主任管理模式中存在諸多問題。
(一)、實施管理過程中缺乏人性化管理
目前我國初中班主任管理仍然采取嚴格的剛性管理模式,缺乏人性化管理。初中學生處在青春期,在心理發育和身體發育方面還不穩定,極容易出現躁動、逆反的心理狀況。在班主任管教過程中出現不服從和逆反的情緒產生。然而,班主任為了實現管理目的,采取嚴苛的管理方式,要求學生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上課遵守課堂紀律,甚至部分班主任采用體罰等極端管理行為。給學生造成不良的身心影響。
班主任在管教過程中,未考慮遵循學生性格發育和青春期逆反心理特征,強行開展剛性管理,造成學生厭煩學習,逆反心理加重,造成學生學習成績急劇下滑且成為班主任管理的對立面,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二)、班主任管理模式中缺乏對學生心理疏導教育
現在階段我國教育依然以應試教育為重,多數初中班主任將關注重點更多的放在學生學習成績中,忽視對學生的心理疏導教育工作的開展。缺乏與學生溝通,當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難以解決的問題時,班主任沒有及時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2]。
例如:學生之間出現早戀問題時,班主任得知后多數情況下將學生家長叫來學校,其次責罵兩位學生。并沒有解決早戀的情況繼續發生,還會在學生心理造成很大的波動。班主任沒有對學生早戀情況開展正確的心理疏通,讓學生不能正確看待青春期出現的生理及心理變化,從而造成學習不穩定的不良后果。
(三)、缺乏與家長開展正常的溝通渠道
在現階段我國初中教育階段,學校一味注重學生在學校的成績和課堂紀律。管理過程中過多的是由班主任承擔,忽略了學生家長在教育中的關鍵作用。班主任無法了解到學生在課余之后家庭中的表現和生活狀態。學生家長見到老師的機會無非是開家長會和班主任家訪。
然而大部分的家長和班主處于相對獨立的管理狀態中,使得在班級里管理與家庭管理脫節。造成學生只聽一側勸導,容易產生家長不具有說服力,不聽從家長教育的偏執特點。
二、初中班主任柔性管理應用分析
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引入柔性管理教學,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同時,關注學生個性化發展,重視行人化管理。
(一)、柔性管理加強與學生的溝通
初中階段的學生受到學習壓力和心理逐漸發育的特點,容易造成情緒波動。班主任當發現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滋生時,及時有效的同學生開展溝通。在溝通過程中,班主任及學生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溝通,雙方放松心情,班主任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學生向班主任傾訴學習和生活的困擾和煩心的事。敞開心扉溝通,班主任將學生當做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兒女一樣對待。拋開學校嚴格的管理制度,柔性開展心理疏導。讓學生從思想認識上提升新的高度,同時有利于更好的開展班級管理工作[3]。
(二)、開展多元化管理模式
不斷的嘗試變換管理方式,提倡民主化、個性化柔性管理模式的開展。提倡學生大膽發言,踴躍參與到教師的課程建設中,積極對待學生產生疑問的教學內容。鼓勵學生積極表達和開展小組討論,設立班長職務、課代表職務。通過公平競爭和毛遂自薦等多種方式選用學生支持和班主任信賴的班干部。同時開展多元化管理模式并積極運用到實踐教學當中。
例如,學生的單科成績不理想,班主任究其原因是教師講課的速度過快,學生在教師講解中,不敢提出自己想法。造成班級當中成績普遍不理想。當班主任真正了解到事情原委后。組織學生開展自由討論班規和改進教學方法的發言課。對于平時不敢跟班主任當面提出來的問題進行匯總,在發言課上學生積極踴躍說出或者寫出自己的想法,可以使用不記名方式進行。讓同學預先想好要表達的內容,盡量就一個問題避免重復發言。積極討論結束后,有班長進行統計,匯總學生集中反映的問題,教師在下一次的課堂討論會上提出教育及班級管理的改正意見。
(三)、與家長之間建立積極的溝通渠道
初中階段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離不開學校環境和生活環境。生活和教育密不可分,共同構建學生成長環境。建立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渠道是幫助初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家長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教育中來具有重大的意義,現階段我國家庭教育模式呈現越小的年齡段家長越參與,相對于大一些的年齡段家長參與教育管理逐漸減弱的態勢,殊不知對于年齡較大的孩子家長更應當參與管理。
班主任建立與家長緊密聯系互動的關系,對于學生日后實踐生活和工作學習受益匪淺。班主任及時了解學生在加重的表現情況,家長也將子女在加的情況反饋給班主任,形成互通的管理渠道,能夠幫助班主任及時了解學生狀態,同時出現問題時給予正確合理的引導方法,有利于初中階段學生茁壯成長。
結束語
柔性管理被更多的初中班主任應用在日常管理中,通過開展柔性教育有助于班主任更好的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時,積極與學生及家長開展多元化溝通,及時發現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給予學生心理疏導和情感愛護,正確引導學生解決在生活及學習中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促進學生在初中階段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高霞. 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價值體現[J]. 中華少年, 2017(02):269-270.
[2]謝妮娜. 淺談初中班級中的柔性管理[J]. 文教資料, 2017(11):138-140.
[3]喬永春. 淺談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柔性管理[J]. 甘肅教育, 2018(7): 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