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霞
摘 要:當今時期的幼兒教育不僅僅是局限于文化知識教育,更要加強美育教育的重視力度。美術教育也要秉承著當前教育事業的發展方針,在教學當中更要培養幼兒的核心素養,以能更為有效的實現美術教育的開設初衷。因此,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要合理的設計自己的教學方案,以能使幼兒美術教育達到更為可觀的效果。
關鍵詞:核心素養;幼兒;美術教育;實踐策略
引言:美術教育是當前時期培養幼兒審美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多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美術教育更要發揮出其積極有效的作用,以能為幼兒的成長和發展帶來更多的支持。因此,教師要合理展開教學,以培養幼兒核心素養所需的多項能力為教學目標,進一步提升美術教育的教學質量。
一、加強視覺刺激,激發幼兒創作思路
在幼兒時期,幼兒的視覺、聽覺等感知功能尤為關鍵,且幼兒主要接受外界信息也是依賴其感知能力。在美術教育當中,幼兒的視覺則更為重要,因此,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幼兒的這一特點,制定出適合的教學方式來展開教學。
例如,在引導幼兒自行設計母親節圖標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些逃生通道、停車標識等隨處可見的圖標,并且引導幼兒對其進行仔細觀察,發現圖標與其實際表達意義之間所存在的關系,以能在幼兒的腦海中形成一定的創作提升。在幼兒進行觀察后,教師就本節課程所要設計的主題——母親節圖標,來展示一些節日賀卡、母親節相關元素以及蛋糕等來引導幼兒進行觀看,在觀看的同時,教師也要指導幼兒一些關于創作圖標畫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并且幫助幼兒對主題產生相應的設計思路,接著引導幼兒進行接下來的設計步驟。在此過程當中,幼兒的思考能力得到了提升,進一步符合當前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幼兒成長需求,實現了有效的美術教育。
二、引導式教學,提升幼兒繪畫能力
幼兒處在一個對事物保持好奇心的階段,且在該階段,教師的稍加引導,更加利于幼兒積極的對事物進行探究,以能獲得更多的能力。并且,幼兒主要接受信息的方式便是外界傳達的諸多信息,教師的有效引導則更為關鍵,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也要以引導為主,避免框架式的教學模式限制幼兒的創作思維。
例如,教師以小房子為主題組織幼兒展開美術教育。在進行美術創作的過程當中,幼兒最開始只是簡單的繪畫出一個房子的輪廓,對于接下來的創作則顯得無從下手,這時,教師便要展開相應的引導教學,引導幼兒進行接下來的創作。一名幼兒在畫紙上畫了一個小房子,教師便可以引導幼兒:“你要在你的小房子里做飯嗎?那么我們是不是讓小房子上有一個煙囪呢?”接著,幼兒在小房子上方畫出了煙囪,并且自行添加了幾個圓圈當做裊裊炊煙,教師再次進行引導:“在小房子的周圍,是不是應該給我們小朋友提供一個玩樂的區域呢?如果有玩樂的區域,你會希望里面有什么呢?”隨后,幼兒按照教師的提示,在小房子中圈出了一塊院子,在里面“布置”了滑梯,還有蹦蹦床,在院子外面,還有一顆蘋果樹,樹上結了好多的蘋果,還掛著一個秋千。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的畫變得豐富有趣起來,幼兒能夠運用簡單的線條和圓圈,將整個畫作變得更加飽滿,且其美術繪畫能力也能不斷的得到提升。
三、設計實踐活動,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在幼兒階段,幼兒的動手能力便已經初具雛形,教師的進一步指引,則能更為有效的培養其動手能力,最終在動手操作的過程當中形成更高的美術素養,從而達到培養幼兒核心素養這一教育目標。在實際的美術教育當中,教師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一些適合幼兒的實踐活動,以能幫助幼兒在實踐活動當中獲取到更多的知識。
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參觀陶藝展覽館、民俗館等多種特色展覽館,幼兒對這樣的教學活動更為感興趣,從而積極的參與到活動當中,并且在見識到多種多樣的趣味元素后,幼兒的美術創作思路也能得到相應的培養。在組織過活動后,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回歸美術教學課堂,組織幼兒參與一場創意手工課,幼兒可以不限題材不限方式,利于陶泥、彩紙等多種材料進行美術作品的創作。在此過程當中,幼兒的思維能夠得到隨意發散,其美術素養也隨著其動手能力提升的過程中一同得到培養。與此同時,豐富有趣的教學內容更易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幼兒的美術能力也能在此過程中得到提升,其美術創作能力也能得到肆意釋放,真正實現在當前核心素養背景下,有效的幼兒美術教育。
結語:美術教育的開設,無疑是為當前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正確認識到當前核心素養背景下,開設有效美術教育活動的正確方式,以能使美術教學為幼兒的成長和發展帶來更多有效的幫助,為其今后的學習帶來極為關鍵的影響作用。教師要合理的設計教學計劃,豐富教學模式,以能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為幼兒的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尹少淳.美術課程標準修訂概要[J].基礎教育課程,2012(02):135-137.
[2]尹少淳.從核心素養到美術學科 核心素養-中國基礎教育美術課程的大變軌[J].美術觀察,2017(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