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藝紅
摘 要:在目前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逐步被更多的教師所接受。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改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合作意識和建立團隊觀念。由于價值觀、教學環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影響,各地區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和研究角度存在差異,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用的方式方法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區別。部分教師未能真正的熟練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的實施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并沒有統一的研究體系。本文在深入研究小組合作學習相關理論的基礎上,探討性的提出提升小組學習在提升高中數學教學實效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組合作;模式;高中;數學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為形式的學習活動[1]。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以小組活動為主,通過小組內部合作解決問題,最大程度上促使學生自己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組合作學習不會過分強調個人在小組中的突出能力,小組成員處于平等、合作的基礎上進行,增加了學生參與的信心,同時也激發了學習的熱情。分組時學生們在組內要有明確分工,通過合作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內容。 已有部分研究證明,在高中數據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和學生對于小組合作學習持認可和接受的態度。
一、實施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高中數學教學在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普遍存在分組不科學的問題[2]。分組的主要原則在于掌握“同質、異質”的區分,分組的目的在于給小組內部和其他小組之間提供競爭的機會,競爭環境應盡量保持平衡。部分教師在建立學習小組時,未充分考慮學生的個人情況,未對學生的基本情況,性格行為特征,學習成績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估,組建的學習小組存在結構不合理的情況。
分組后未制定相應的分工細則,組內分工不明確。小組成員之間無法達到相互支持和配合的效果,在組內分工和組內成員責任落實上,部分組員對自我承擔責任認識不清,沒有做到責任落實到人,學生對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務,所承擔的角色不夠清晰,組內學習活動無法順利開展。有些教師再首次進行完成分組后分工后,小組結構一直保持不變,并且未按小組學習效果進行定期的組員調整。部分教師長期未進行組內成員角色互換,小組成員無法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優缺點,無法通過組內學習模式實現取長補短,達到全組成員共同提升的目的。
部分教師在提出所要講解的問題后,立刻組織小組進入討論環節,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時間。對提出的問題未經過思考,沒有一定程度上的認識,容易導致組內氣氛熱烈但實效性不強的情況發生。學生缺乏個體思考,會導致小組合作學習的準備不足,難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很多教師在課前未布置自學提綱,并且沒有布置具有探討意義的活動,各小組在組織討論時缺乏對問題的針對性。缺少足夠時間進行注重資料查閱,或省略資料查閱的環節,都會不同程度上導致學生鍛煉不夠,導致學生無法在綜合能力面有得到效提升。
小組合作學習存在參與和配合的問題,成員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沒有足夠的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對于傾聽、質疑、思考等環節強調不夠。部分教師對于學生在組內自我意見的表達沒有給予充分的機會和時間,導致思維和邏輯性方面鍛煉不夠。組內的規章制度建設普遍存在短板,對于組內活動時紀律要求不到位,沒有對學生形成制約。
二、提升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升數學教學實效的對策研究
高中數據教學內容難度相對較大,教師應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進行充分的研究,合理選擇需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來完成的教學內容。制定小組學習任務時,應充分注重任務是否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進行[3],同時要注重學習任務的實際價值。制定任務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共同興趣,通過興趣點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任務的布置,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合理劃分小組,合理分配小組成員。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前,要對所有學生進行統一評測,根據評測結果進行分組,充分考慮學生成績、性格、心理及行為等方面因素,確保組成的學習小組能夠進行順利的合作,避免因分組問題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分組要充分考慮小組人員的結構,組內成員的組合是否利于進行問題的充分討論,組內學習氣氛等多方面要素。小組與小組間的實力差距也要充分進行考慮,盡量做到組與組之間實力平衡。[4][5]
制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方案規劃,給學生更多的時間進行問題的獨立思考。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在對問題進行分析后,形成一定的認識和理解程度,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鍛煉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有針對性的進行討論,可以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并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對各小組討論進展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當小組合作學習遇到瓶頸時,教師應適當加以引導,保證各小組討論進度。小組合作學習完成后應進行整體的情況匯總,對各小組的情況進行綜合,客觀的評價,并給出提升小組合作學習質量的可行性建議。[6]
豐富小組合作學習內容,避免模式單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應根據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小組與小組,小組內部之間度應形成充分互動機制,針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往往跟不上組內學習討論進度,容易被組內忽視。針對這部分小組成員,在小組內應給予同樣的關注度,指派專人負責,加強組內幫扶,積極調動這部分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充分的融入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7]
建立組內管理制度,做好組員分工。選出組長負責組內全面工作,組員各司其職,讓學生在組內發揮主導作用。按管理制度維護組內紀律,長期堅持形成組員自我約束,有助于減輕厭學情緒,同時可以形成組內監督,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結語
盡管在當前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對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還存在著部分使用方面的問題,但其對于高中數學教學的實效性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小組合作進行學習討論的過程中,有利于學生不斷發現問題,完善自我,在激發學生學習激情的同時,也鍛煉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研究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于提升高中數學教學實效性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文穎. 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4.
[2] 孫燦.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05):116
[3] 雍海濤. 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誤區及改進措施[J]. 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 2017(2).
[4] 張紅平.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 新課程(中學), 2015(12).
[5] 殷向東[1], 費存信[1]. 高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數學的有效教學范式[J]. 中學數學月刊, 2013(1):14-15.
[6] 駱妃景. “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在高中數學概念教學中的運用——以“平面向量的實際背景及基本概念”為例[J]. 數學教學研究, 2016, 35(4):27-31.
[7] 莫逆. 引導高效復習, 折射合作優勢——淺談高中數學小組合作復習法的應用[J]. 新課程(下), 2013(9):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