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英常
摘要: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四大名著是教學資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教育體系的不斷改革,我國的當前的語文教學越來越注重名著的學習,大部分學校已經聲明要求學生學習相關名著內容,并且在我國的找中考名著試題占據著大量分數。為此,應當加強初中語文名著的學習,本文根據自身經驗簡述思維導圖在語文名著復習中的重要作用,并加以案例進行詳解。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語文;名著復習
引言: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傳統的語文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的初中語文教學形式,為能夠適應新課改的需求,必須找到有一個有效的教學方式,思維導圖的運用能夠有利于展開教學,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對學習內容形成記憶。伴隨信息化的不斷深入,思維導圖已是當前教學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但目前大部分教師在應用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應該有效解決使用中的問題,進而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一、思維導圖在當前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思維導圖最初是由外國人發明的,它利用人類大腦思維轉換這一特點,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使用工具。它的誕生給人們帶來新的生活方式,改變了傳統的生活理念。如今思維導圖已經成為廣泛使用的教學工具,思維導圖在外國大部分學校是一項必修課程,而且其效果比較理想,受到世界的認可[1]。
相關專家通過研究表明,思維導圖如果能夠有效的運用在教學當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們的記憶力和創造力,而且還能有效提升學生們在課堂的學習效率。文言文名著對于初中的學生而言學起來相對較難,同時很容易搞不清其內在意義,通過思維導圖的使用能夠提升學生們的思維轉換能力,同時還能加強學生們的理解能力,為學生們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2]。
二、當前初中語文名著復習具體情況
在中考試題中,名著是必須出題目,近幾年來教師對此也是格外的關注,在授課的過程中往往十分注重對名著的詳解。根據相關數據表明,大部分學生在這里都存在較多的丟分,像大家熟知的《三國演義》《水滸傳》相關內容,雖然表面看起來比較容易,但是許多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卻沒能掌握其中心點,在解題的過程中出現較多的問題。因為名著通常前后銜接比較強的,大部分在學習名著的過程中只學習了一般就放棄了,所以在答題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思路混亂這一現象。面對當前這一現狀,教師應該不斷探索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通過對學生的講解將學生們存在的問題解決。
三、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名著復習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能夠將初中語文名著中的內容進行剖析,讓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到名著的中心點,通過這點展開相關細節學習,進而形成一個有效的學習結構,幫助同學們更好的分析相關內容,進而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復習《三國演義》的這一內容時,首先,應該利用思維導圖來激發學生們對相關的內容的興趣程度,還需要通過思維導圖讓他們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像三國演義里會分析一些角色的性格特點,在三國演義上有許多戰役會因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改變戰局。例如,赤壁之戰之前,孔明曾手無寸鐵去曹營“取”數十萬只箭,這也給后面赤壁之戰勝利作了明顯的鋪墊。但歸根結底,孔明巧妙利用曹操多疑的特點而實行了草船借箭這一技,教師在使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可以將曹操進行分點,像生性多疑這一特點相關的戰役有草船借箭,還有曹操誤殺呂伯奢,曹操在逃亡的過程中遇到了故人,呂伯奢最初的想法是為曹操好好的做一頓飯,正在磨刀準備殺豬時,曹操誤以為是呂伯奢要殺自己,結果遍殺了呂伯奢全家。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曹操的性格特點進行劃分,然后讓學生們加以記錄,曹操個人還有愛才惜才這一性格特點,在袁軍與曹軍展開官渡大戰時,曹軍處于十分被動的情況下,許攸趕夜來獻計,曹操為了迎合許攸連鞋子都沒來得及穿,可以看得出曹操對人才的重視。教師可以將性格特點進行串聯,同時在性格的后面添加上相關的事跡,這樣同學們在復習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角色的特點來找相關的事跡,更有利于學生們對內容進行整理和復習。
除了上課和復習的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在課后的復習中也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課上的一些知識點會讓學生們感覺到復雜、繁瑣,難以對相關內容進行理解,而且人物和性格特點過多會使得學生們產生混淆。在運用思維導圖后,可以對相關內容加深理解,同時還能有效避免出現這些弊端,它能夠將各種知識點進行整合,通過圖片的形式將它們鏈接在一起,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相關內容,明確相關思路。例如,教師在授課后,布置作業的過程中,可以給每個同學們一個關鍵性的語句或是詞匯,讓他們通過思維導圖對相關內容進行了解,然后并加以記錄,還可以通過同學們之間展開探討,這樣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們的思維轉換能力,教師再通過學生們的回復,形成一個有效的思維導圖,供給學生們觀看或復習。
結束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語文名著的復習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當靈活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同學們找到有效的學習方法,并加以提升,進而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王初薇,王琳琳. 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12):47-50.
[2]胡軼文. “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 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14):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