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遠娟
摘要:2014年教育部提出應以核心素養為引導,注重培養學生的品格與關鍵能力。核心素養的出現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利用拓展閱讀資料,能夠在短時間內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本文以小學高年級語文拓展閱讀為主要內容,分析影響語文拓展閱讀選擇的主要因素,探究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資源的應用方法,提出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拓展閱讀;資源選擇;運用
引言:
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掌握的詞匯量增加,對語文閱讀的需求有了顯著提升。拓展閱讀是滿足課余小學生閱讀需求的“良方”。由于其具有著較多的應用優勢,受到了廣大小學語文教師的青睞。在選擇拓展閱讀資源時,應以課本內容為出發點,尋找合適的讀物。因此,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拓展閱讀資源的選擇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拓展閱讀的重要性
語文是小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主要途徑,也是小學學習識字、閱讀、寫作的重要階段,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石。閱讀是小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關鍵手段,由于課內語文閱讀內容較少,大部分資源起到基礎教育作用,在語文知識拓展方面不足。為了幫助小學生擴大知識面,掌握語文閱讀技巧,采用拓展閱讀的方法來滿足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豐富課余生活,為語文課堂教學做輔助。語文拓展閱讀無疑是良好的教學資源選擇,能夠有效幫助小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為日后的寫作教學奠定基礎。
二、影響小學高年級語文拓展閱讀資源選擇的主要因素
語文知識的學習應是循序漸進的,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有限,因此在選擇拓展閱讀資源時應充分考慮到其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筆者認為,影響拓展閱讀資源選擇的主要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是拓展閱讀資源的主題,二是所選讀物閱讀的難度。
(一)拓展閱讀資源的主題
拓展閱讀資源的主題應與小學語文教學課本內容相契合,與小學生的生活教學貼近,小學生在閱讀之后能夠從中學習到知識,能夠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小學高年級語文課本讀物內容較為豐富,大多以歷史故事、童話、詩詞等為主,拓展閱讀資源的選擇也應在適當的范圍內,拓展有助于培養小學生價值觀、品格的讀物[1]。
例如,在對統編版教材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草船借箭》一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三國成語故事”為主題,選擇3-5篇由三國故事引發而來的成語故事,幫助小學生拓展語文成語詞匯量,同時也更加了解三國歷史。如樂不思蜀(劉禪))、三顧茅廬(劉備與諸葛亮)、望梅止渴(曹操)等。
(二)所選讀物閱讀的難度
盡管是拓展讀物,但也應在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范圍之內進行選擇。部分拓展閱讀資源較為陳舊,其創作的社會背景與如今的生活截然不同,此時小學生在閱讀時就會產生疑問,難以理解讀物中所寫的事物。因此,具有時代感的新讀物,其閱讀難度在小學生的能力范圍之內,是語文拓展閱讀的最佳選擇。同時,應關注拓展閱讀讀物中的知識重點與難點,尤其是在背景材料、作家的寫作風格、專業名詞講解等方面,可針對作者進行選擇,對讀物作者的寫作方法、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進行分析,使其與課內語文閱讀內容相輔相成,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由于統編版教材相比其他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來說,在古詩詞閱讀的占比增加了80%以上,詩經、詩文、民歌、絕句、詞曲、諸子散文樣樣俱全[2]。在拓展閱讀時,可順應統編版教材的主題教學氛圍,以古詩詞為核心,在以上類別中尋找相同難度的古詩詞來達到拓展閱讀的目的。
三、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拓展閱讀資源的運用方法
(一)小組合作教學法
在以主題為核心進行語文拓展閱讀時,筆者認為可采取小組合作教學法,將班級中的小學生以4-5人為一組進行劃分,讓每組學生圍繞著同一個主題進行不同的拓展閱讀。在完成拓展閱讀之后,小組內部對閱讀文章的內容、閱讀的情況、作者的情感表達等進行交流與分析,加深對同一類主題讀物內容的理解,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與表達能力。教師可對每個小組開展拓展閱讀的情況進行評估,對表現優異的小組進行表彰。
(二)多媒體教學法
教師可采用多媒體教學法,用現代小學生日常獲取信息的方法,來進行語文拓展閱讀,獲得更多的知識。例如,教師可尋找或制作拓展閱讀視頻、幻燈片,在課堂中讓小學生以觀看的形式初步了解拓展閱讀的內容,截取部分拓展閱讀的片段、影像等,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小學生在課余時間主動完成拓展閱讀。
結論:
通過對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拓展閱讀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拓展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選擇拓展閱讀資源時,應充分考慮到拓展主題與拓展難度兩個方面,圍繞教材內容針對性拓展閱讀,并選用適當的拓展閱讀方法,幫助小學生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積極鍛煉語文表達、語文寫作,全方面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潘彩霞.試論小學高年級語文拓展閱讀資源的選擇和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04):85-86.
[2]湯彬彬.淺談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8(25):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