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正平
摘要:數學日記憑借數學與日記,即文理結合的形式與其偌大的學生自由、自主發揮空間而成為包括小學在內的各學段學科教學方式之一。但由于小學生相對薄弱的學科基礎,傳統的自由書寫形式并無法使數學日記應有的作用得到真正的發揮,因此,教師的介入引導則為必然之需。本文便就此“數學日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革新”話題做出了分列:內容與形式兩大方面的闡述,以在發現問題、調動知識解決問題、思考拓展、創作形式等方面進行對日記全方位的革新,并同步提升學生的綜合性數學思維與能力。
關鍵詞:數學日記?小學數學?運用革新
對數學日記運用、教學方式的革新始終需契合數學教學的目的,即:使學生具備必要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其包括邏輯思維、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等在內的數學能力,并增深其關于數學之生活本質的認識。圍繞此,再結合對學生興趣的激發與對現代信息科技的滲透,在數學日記的運用革新話題上,我們則可在日記內容維度上確定“發現生活問題并用知識詳解問題”、“對問題和問題解決方法等的拓展”此兩個方面的轉變,在日記形式上確定“現代化自媒體嘗試”層面的轉變。
一.日記內容
1.發現生活問題并用知識詳解問題的過程展示
在日記內容維度,小學生在記錄過程中所發生的常見問題之一便是無從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而從諸如網絡等的渠道進行搜尋填充,且在述說問題解決方法時思路不清、論述不明,如此背景下的數學日記是無法發揮其應有作用的。因此,教師應首抓日記所呈數學問題的生活來源性與解決思路詳細性,以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并使其數學知識得到真正結合實際問題的深入化的掌握。
例如:我要求同學們在做數學日記時,保證數學問題生活來源性,即其必須源于自身實際的生活觀察與發現,為此我則開設了依據關鍵詞的網絡查重渠道,以切實防備其日記抄襲。這便促進了同學們真正以自覺力投入到生活觀察中去,如在學校中、在上學與放學的道路上,皆能夠保持高度的自覺觀察力,去發現生活現象與生活問題。除此之外,我還讓同學們在提出問題之后,將自己的問題解決過程,如困惑與思路進行清晰的呈現,以真正將其思維落實到書面表達中來,而不是對問題的敷衍化、模糊性解答,以真正發揮日記促進知識運用、深化知識理解及對生活與數學關系等的作用。如一位同學按照傳統的日記書寫模式,在網絡上隨便抄襲了諸如“菜市場買菜”的例子之后,則是對問題解決方法幾筆簡略的模糊性帶過,以單純求其任務的完成,而有了上述限定之后,其會實地去菜市場觀察、會認真思考由此得出的問題,如此,數學日記在學生那里則具有了真正、初步的價值。
2.對問題、問題解決方法或數學感悟的拓展
繼對數學問題的生活來源性與對問題解決過程的詳細性要求設定之后,在日記內容維度,還有一點便是對所提出特定問題與問題解決方法的聯想和拓展,抑或是對由此得出的某些與數學有關的感悟的思索。這是一個思維的整合、升華過程,是其關于特定數學問題的認知深化過程,是一個比較自由的學生主動性、個性發揮空間,亦是獲得日記附加值的部分。
例如:一位同學某天的數學日記闡述的是在家里發生的一個“成績估分”的問題,具體為:“媽媽知道我數學小測的成績是百分制的60分,在姐姐給我補習之后另外的習題測試中達到了滿分為90分的70分,然后她推算如若是百分制,我的70分的成績則相當于80分,因為90加10是100,70也應該加10”。在這位同學對此問題的闡述之后,其則運用比例的知識將問題解決思路做了清晰的呈現。而后,我則指導其可以在此之后加入自己關于此問題的更深入思考,如:除此比例求法之外,還有無更好的、容易被媽媽理解的求法(如按分數算);類似的問題還可能在生活中哪方面出現;從這樣的事例中有什么樣的數學感悟(如數學可以方便地用來解決生活問題、用比例求解這樣的估分問題是一種數學感覺,但它必須依托穩固的數學知識基礎)等。有此類內容的填充,學生通過數學日記平臺獲得的便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思維。
二.日記形式:現代化自媒體記錄通道嘗試開辟
繼日記內容之后,對數學日記進行革新的第二個方向便是日記記錄形式。傳統的紙筆書寫形式由于其低效性、陳舊性而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促發其堅持的動力,而現代化的自媒體平臺將在彌補此缺憾的同時,又能通過網友評論功能來給同學們更多的啟迪與建議,并可培養其現代化的網絡適應能力。
例如:我給同學們提供了兩種數學日記書寫形式,一種是傳統的紙筆書寫,另一種則是自媒體書寫,而讓其依據自身的興趣進行自由選擇,并由此將班級日記作業分為“紙張”與“網絡”兩組。對于后者,我則給同學們推薦了無門檻的“簡書”APP,即每一個人皆可以注冊自己的賬號,繼而在自己的創作系統內創作、發布日記文章。同學們對此種新穎的書寫形式充滿興趣,且此系統內置有眾多除創作之外的功能,如收藏、書架、專題、文集創作權限等,這是屬于學生個人的小天地,其擁有廣闊的閱讀、表達空間,其只需要將每天的數學日記鏈接通過微信或qq渠道發給我即可。
總之,數學日記具有包括幫助學生生活中觀察、發現數學問題、深化學生知識理解、培養其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鍛煉數學思維等在內的諸多功能,但其內容和形式的老舊明顯限定了此功能的發揮,因此教師應引導做出在內容與形式此兩方面的革新。
參考文獻
[1]王永彬.數學日記的妙處[J].名師在線,2018(25):38-39.
[2]江琴.利用數學日記優化小學數學教學[J].教書育人,2018(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