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匯桔
摘要:在如火如荼的新課改革中,思想政治課改革的重點是核心素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新、公民道德、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等。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在特定學科或學習領域的具體化就構成了學科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學習一門學科或特定學習領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學科本質特征的關鍵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表現,是學生通過高中思想政治學習能夠體現出的、帶有本學科特性的必備人文品質和關鍵綜合能力。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既要落實國家思想政治意志,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又必須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終身發展,以培育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等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本文的變化分析了當前核心素養教育下調整教學方式。
關鍵詞:高中政治;核心素養;教學方法
與時俱進,如何完善自身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建立必要的品質和關鍵能力,滿足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已成為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關注和關注的問題。
通俗地說,該學科的核心素養是學生應具備的必要素質和關鍵能力,以滿足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不能基于直接經驗,而是基于他們學習的科目,采用特定的學習方法,這些方法由特定的學科知識確認,并由學科課程的特點培育。?“核心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將他們學到的學科知識和技能轉移到現實生活中。培養這種素養是必要的,這意味著應該根據現實生活情況在一個主題或項目中采用學生的學習。因此,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政治教師必須通過各種途徑提高教學專業素質,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新課程改革以來,核心素養已成為高中政治課程改革的重點。在傳統教學中,政治知識,態度,方法和技能受到高度重視,因此應該有效地改變它們。在當前的核心掃盲愿景中,應不斷提高政治意識,政治精神和政治認同。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不斷提高,可以從核心素養的角度促進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順利實現。從核心素養視野出發,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應以社會發展需要為主要依據,有效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有效滲透到高中政治課堂中。
一.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時間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基本保證,把自主探究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看、去讀、去思、去悟;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質疑、解疑、討論、交流;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動手實踐、檢查修正。把作業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學生有選擇作業的權利,即學生可根據各自的實際需要,有選擇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學生有設計作業的權利,即學生可發揮各自的創造能力,自行設計訓練習題,供大家選用;學生有質詢作業的權利,即學生一旦對作業有異議,可以大膽提出質詢,允許改變題型,更正答案。把教學評價的權力還給學生。傳統教學中評講,對與錯、是與非、肯定與否定全由教師主宰,而探究教學下學生自主學習,應以學生自己講評為宜,教師起引導作用。學習過程中的評講,可以由學生評學生,教師評學生,學生評教師。教師應多一些指導性評講,幫助學生學會評議。把探究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有了學習的自主權,就有學習的積極性但如果老師不及時抓住根本,進行學法指導,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學會自主學習,那么,學生的積極性則不能持久。只有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讓他們學會學習,才能進一步發揮其自主學習的動力。要提高政治教學的實效性,就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他們主動地去攝取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問題不在于告訴她一個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樣發現一個真理。”總之,有了自主探究的保障,主體作用發揮就更充分,作用也就更大。
二、在學科整合中提升核心素養
要想構建綜合型課堂,就要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應用多種教學方式來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綜合素質。實踐證明,在課堂教學中整合本學科以及其他學科的知識能夠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提升。比如在教學傳統文化繼承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從多個角度引導學生理解這一知識內容。如可以利用辯證思維對傳統文化進行分析:傳統文化里不僅有精華,還有糟粕,精華能夠推動社會的發展,糟粕能夠阻礙時代的進步。而從哲學角度,可以這樣分析:社會意識決定于社會存在,同時也對社會存在起著一定的反作用,社會意識相對來說,有一定的獨立性。雖然時代在發展,傳統文化的內涵以及形式會發生一定的變化,但是一些基本內涵特點會保存千年,永不衰敗。從經濟學的角度對傳統文化的意義可以這樣分析:經濟同文化之間是水乳交融、互相影響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存在非常大的經濟價值,而這種經濟價值可結合文化產業,共同推動經濟的發展,同時也能夠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傳統的產業實現升級以及轉型,將國際的競爭力以及文化軟實力提高。站在政治角度上可以這樣分析:政治同文化是密不可分、息息相關的,對優秀的文化進行傳承,更利于黨的建設,更利于國家綜合實力以及公民綜合素養的提高,從而樹立良好的國家形象。這樣的學科整合教學方式,不僅讓整個政治課堂充滿著濃厚的哲學和人文氣息,還能夠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在無形中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提升。
三,深入研究學生學習的過去,現狀和未來
學生的學習習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逐漸發展起來。教師只有在研究學生的過去,現狀和未來時,才能確保學生的長期學習。加強師生互動教學,促進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的形成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疇內,核心素養意味著當學生處于更復雜的學習環境中時,他們可以充分利用所學的技能和政治知識,通過有效的思考解決問題。通過解決問題,可以觀察到學生通過政治學習表現出來的三種觀點。基于高中政治教育的核心素養,教材不僅是他們需要的政治教育材料,而且是學生的實際生活條件,可以有效地結合實際生活內容和書本知識。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政治教學過程包括更多內容,如從新視角理解思想政治課理論,科學理解政治課開放的價值,充分利用政治課堂資源。?。此外,作為高職教育中的政治教師,在政治教學中應該更加全面,系統,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
參考文獻
[1]金利.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政治學業質量評價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4):78-79.
[2]曹寶龍.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學業質量評價探索[J].物理教學探討,2018(6):1-59.
[3]陳友芳,朱明光.核心素養本位的思想政治學科學業質量評價的策略與指標[J].中國考試,2016(10):32-37.
[4]?李達《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2017年第08期
[5]?牛學文: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