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利
摘 要:隨著國內教育的發展與進步,現階段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育生活化”教學理念開始得到迅速的推廣,并且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績被廣大師生與家長所認可。文中對于在“生活化”的教學理念為前提下我國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情況著手,并進行了全面性地分析與討論,同時對于生活化教學理念給高中歷史教學所產生的作用與效果進行科學有序的總結,并且對于生活化教學理念下的高中歷史教學給出一些建設性意建,以供相關從業者進行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理念;高中歷史教學;探討;
1.國內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在國內高中歷史教學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以下幾個部分:(1)第一點,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歷史文化中所包含人文主義以及哲學思想方面內容并不關注,因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無法全面性地發掘出完整的教學成效;(2)第二點,由于國內長期沿用落后、陳舊的應試教育模式,并且在國內廣大教師與學生家長眼里,升學率是所有人所關注的目標,因此在進行歷史課堂教學的時候也主要是配合考試要點進行,除此之外還讓學生通過背誦的方式來熟練掌握考試中的內容,并且重點關注學生的個人成績,對于學生其他方面并不關心。而長期處于這種壓抑的學習環境下,廣大高中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興趣大打折扣,而且在學習過程中處于極為被動、機械化的狀態,有些學生甚至出現了厭學、逃課的情況;(3)第三點,高中歷史教學仍然受到教學大綱的約束與限制。由于歷史教材本身的特殊性,相對于語文來說更加枯燥無趣,因此有相當一部分高中歷史教師與學生被大綱的條條框框所局限。
2.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措施
2.1通過生動言語提升學生的興趣
由于高中的歷史課程主要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師在課堂中進行言傳,因此歷史教師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所采用的語言風格以及言語的組織上,必須要進行一定程度的修飾與加工,這對于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培養以及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歷史課本身就是由大大小小的不同故事所組合而成,所以歷史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要通過不同的情感表達力以及帶著不同語境的表達技巧,把課堂中的知識通過極具生活化理念的“講故事”形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歷史知識。同時教師也可以將歷史學習中的一些小技巧與小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也能夠與老師進行和諧分享學習生活化的樂趣。比如說在進行講解“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變遷”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想要讓學生能夠對近代西方文明對國人所產生的影響與變化時,就必須要在課前進行積極地準備,通過一些真實的史料以及圖片,做成“PPT”的形式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的方式進行播放,這不僅能夠有效的提升課堂的學習氣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直觀地面對歷史真相,并且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踴躍發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索的能力,而且對于課堂教學的效果也有明顯的改善。
2.2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進行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結合“生活化”的教學理念不能夠只是局限在教學方式的突破,也要對教學目標進行關注。在高中歷史教學目標上引入“生活化”理念能夠增強教學的課堂教學成效,同時也能夠提升整體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且減少學生學習歷史過程中的負面情緒。通過“生活化”方式的教育模式,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活化”理念不僅拓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對于學生的潛力也能夠進行有效地開發,同時也能夠把歷史課中一些極具中華文化特色的良性哲學思想傳達給學生,對于學生在今后的成長與學習中都有無法替代的意義。例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封建制度的發展史”進行教學的時候,由于封建制度所創立的時間跨度大,而且涉及了多個朝代,管理是從內容還是說從時間上都極具跳躍性,因此學生在學習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難度相對較大,所以可以結合一些我國的古典名著進行了解當時所處的背景,比如說大家耳熟能詳的《三國演義》、《紅樓夢》等等內容,不僅擴展了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同時也豐富了課堂中的知識交流。
3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引入“生活化”教學理念對于整個高中歷史的教學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夠把無趣、僵硬的歷史課題,通過極具生活化的言語構架進行表述,可以全面性地擴展學生對于歷史課的視野,同時也能夠激發出學生對于歷史課程的興趣,同時教師也應當積極配合學生對于歷史課中的一些深層內容進行發掘,通過歷史中的一些名人、典故來減輕學生學習中的壓力與負面情緒。所以高中歷史教學必須要積極地將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突破與變革,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玉.多元智能下的高中歷史生活化教學探討[J]. 科學中國人,2016(12):124-137.
[2]楊德華.初探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下旬,2015(03):15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