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軍榮
摘 要:本文主要論述小學語文教學中有用、實用、常用的教學方法,它賦予教學中真實,樸實、扎實的教學課堂,雖像白開水那樣普通,卻能給教學提供豐沛的營養。
關鍵詞:引領;適時;尊重;平等
時間如流在穿梭,轉眼間已經過去三十年了。我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在這幾十年的教學中,我和學生之間有著許多美好而難忘的回憶。不論是在知識海洋中遨游,還是在課間活動中的點點滴滴,讓我和學生們一起進步,共同成長。
隨著時間的輪回,我在管仲小學已經帶了四屆學生,每一屆的學生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優點,也各有各的缺點。總的來說一代總比一代強,這是不容置疑的。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國民素質也在不斷提高,我們的學生素質也與時俱進,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要進步,我們的教育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才會教育出更多的社會棟梁。
一、低年級語文教學注重做好引領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在學習中,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領路人。老師要有足夠的愛心,十足的耐心引領學生去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成長。記得2018年9月剛帶新一屆的學生時,我第一次接觸部編教材,一年級語文教學開始就讓學生學寫漢字,我精心準備了寫字課,認認真真地指導學生學寫漢字,可以說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可當我翻開學生的寫字本時,卻發現大部分學生寫不好字,連最基本的橫豎都寫不直,寫不平。這是為什么呢?我回想以前教過的學生不是這樣的呀!以前學生開始學的是拼音,學拼音的時間幾乎是兩個月,教學生會拼讀,會書寫,這段時間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書寫能力,所以當接觸到書寫漢字時,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漢字寫得就比較工整,看著比書寫拼音有了較大的進步。通過這一比較,我開始思考如何讓學生寫好漢字呢?我要和學生一起寫好每一個。我在黑板上寫每一筆,每一劃。我告訴學生:“老師和你們一樣要寫好每一個字,老師沒有偷懶,你們也不能偷懶,我們都要學習,這樣才會學到知識,有了知識我們才能做個有用的人。”就這樣,我一筆一劃地在黑板上邊寫,邊說清每一個字的重要筆畫,學生邊聽邊寫,效果確實挺好。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漸漸有了耐心,一天比一天在進步。有一次,我外出學習,別的班的老師為我們班上了幾節課,我回來之后,那位老師就和我說,我們班學生寫字比她班學生寫得好看,并且正確率也比她們班高。聽了她的感受,我覺得我和學生一起寫字的方法還是效果不錯的。低年級孩子模仿性強,所以說,我們老師就做好學生的“領頭羊”,和學生們一起做學生。
二、中年級語文教學注重適時順利過渡
三、四年級的學生在行為習慣上比一、二年級有了一定的基礎,課堂紀律能夠維持的時間稍長一些,學習能力有了一些提高。同時,他們的思想比低年級學生要豐富一些。此時,老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也要關注學生的思想變化。有的學生會有明顯的進步,有的學生也會在這階段沒能把握好方向,偏離了學習道路。這讓我想起了上一屆的學生王同學。本來在一、二年級成績是在90分左右的,到了三年級,學習態度明顯不如以前。我觀察了一階段,發現他上課總是在畫畫,我特別生氣。扔他的畫筆,也沒什么效果。我又和家長溝通,家長總是以太忙為借口,沒時間管孩子,希望老師多嚴格管教。哎,皮球又踢給了老師。有一次,學習課文之后,課后習題讓學生畫一畫,我就叫王同學到黑板上畫一畫,可是,他沒認真聽課,怎么能畫出來呢?我借此機會,和他談心。我說:“愛畫畫不是壞事,但要知道在什么時間畫畫,畫什么,怎么才能畫得好,也是要不斷學習的。我們有美術課,有美術老師教我們,我們在美術課上認真學,我們才會有進步。語文課有語文課的任務。你覺得老師說的有道理嗎?”
“如果你今天認真聽語文課了,你是不是就能完成這個學習任務了?”
“語文中有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句就告訴我們學好語文也可以幫助我們畫出更美的畫來”。
“老師希望將來的你能成為畫家,更希望現在的你踏踏實實地學好語文。”
聽了老師的一番話,這位同學點了點頭。“老師就看你以后的表現了,不要讓老師失望哦”。
經過這次談話,后來王同學確實有了一定的改變。這就是說在中年級過渡階段,學生、家長、老師都要把我好這一時機,讓學生適時順利過渡,學生才能在學習的道路越走越穩,越走越遠。
中年級階段學生有思想的轉折點也有知識點的變化。例如此階段接觸的寫作文,是本階段學生需要時間去接受的一個知識點。如何幫助學生由看圖寫話過渡到沒有圖畫的作文,這是語文教師教學中一個較棘手的問題。在這階段剛開始寫作文,有一部分學生都不知作文為何物。學生沒話寫,寫得沒條理,寫得不具體·······我在解決這些問題時,一是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用生活中的事例告訴學生會寫作是多么重要,用作家的小時候的故事去影響學生。最實惠的就是愿意寫的,寫得好的,老師會有實物獎勵的。二是注重讓學生寫自己經歷過的。寫事情是學生做過的,寫人是熟悉的人,寫動物,我們一起觀察過之后才來寫。是寫景色的,我們有機會就實地去觀賞,如果不能實地欣賞,我們看錄像,讀寫風景的文章,然后再去寫。我覺得學生生活經歷少,必須有親身經歷才會有話可說。先做到有話說,然后再學如何把話說好,說得有條理。這樣半學期下來,學生不懼怕寫作文了,這就是好的開始。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三、四年級兩年下來,學生的作文初具規模,為高年級夯實了習作基礎。2018屆學生有好幾個學生作文寫得非常好。有個陳同學有雙犀利的眼睛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他會有獨到的見解,寫的文章有魯迅文章的味道。有個曹同學的文筆細膩,從生活中點點滴滴寫出與眾不同的感受,給人細膩、清新之感。我甚是為這樣的學生感到驕傲。這也是對我教學方法的一種肯定。
三、高年級語文教學注重尊重與平等
現在的五六年級的學生,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又加之現在社會各種媒體的影響,高年級的學生是讓現在的老師刮目相看。在教學中師生相互尊重,平等對話從而促進教學相長。在我帶領學生進入五六年級時,我每上一節課,都會花大量的時間去備課。有關課內的,有關課外的,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上下五千年等等,我有時覺得準備的挺充分的,可在課堂又發現自己還是有遺漏的地方。例如,我的方向感欠缺,當學習《詹天佑》一課時,讓通過圖示來理解詹天佑設計京張鐵路的專業能力,同時給嘲笑中國沒能力修建鐵路的外國人有力的反擊。我在畫圖時就沒有學生畫得好。這時,我就請理解能力強、抽象思維強的學生來畫一畫。還有,我的電腦操作水平也有時讓我尷尬,這時就會有學生來解圍,這一些顯示出我們師生之間是多么和諧平等。這時學生想要的,是老師和學生共同營造的美好氛圍。
特別是到了六年級,有些學生不光個頭長了一大截,思想上也有較復雜的變化,有的猛地懂事很多。例如有的不再和老師逆反了,學習也比之前努力了,上課也精力集中了······看見學生的點滴進步,我特別欣慰,特別幸福。我清楚地知道,這些年我堅持的尊重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嚴格要求,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最終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當我聽到劉同學的家長和她的孩子說“人生有三幸,其中一個就是有幸遇到一位好老師。余老師就是你人生中的一幸呀!”當這位同學把他媽媽話轉達給我時,這更讓我堅信教師是良心事業。教育是我們每一個教師支撐起來的。
返璞歸真才是教學最穩固的根基,有了牢固的根基,教育之樹才會枝繁葉茂,教育之花才會爭奇斗艷,教育定會有累累碩果。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新課標》.
[2]《小學語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