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華
摘? 要:許多教師心里常常悶著這樣一個問題:教師教學這么累,學生學習這么苦,教學效果卻和預想的初衷相差甚遠,為什么?這個問題糾結橫亙在教師的心里。大家都在探索,怎樣才能使教學提高實效性?怎樣才能使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學到更多?教育科研就這樣走進我們的教學生活,并在我們的教學生活中引領教學時代風尚。
關鍵詞:教育;作用;動力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0-0032-01
曾有人這樣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
1.教育科研對教師專業成長的促進作用
信息化時代的教師要適應時代,緊跟時代,超越時代,就必須結合新課程改革理念和新課程標準,積極拓展文化視野,開展有效科研實踐,自覺進行教育反思,加快實現自身專業化發展的步伐。教學應當關注學生當前發展,更要關注學生的未來可持續發展。因此,學生是否有進步或發展是衡量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主要標準,更是科研教育有沒有真正的走進課堂的試金石。
學生的進步不能只局限于知識的掌握,還要靠思維過程,更要靠學生的自主探索和總結加工。但把知識轉換為解題技能是要靠訓練的,這種訓練能提高學生的解題技能和學習成績,但這種技能也能壓抑人的創造性、想象力。所以高效的教學就是學生獲得充分發展,其內容包括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和諧統一發展。教學是否有效,核心的一點是看學生是否愿意學、主動學以及怎么學、會不會學。具體看是否能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能否強化學生在學習中的體驗。教師應充分信任學生,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創設自主學習氣氛,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巧妙滲透科研教學成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法。因為我們知道,主動學習是優秀教師終生研究的課題。學生必須學會組織、協作、思考和交流!要達到這種境界,就需要教師站在科研角度,深刻挖掘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形成具有個人風格的教育教學模式,把學生引領到知識的海洋,讓他們自己在海的寬闊和深邃中自由游弋。
2.課題研究促使教師把學習變成需要,把需要變成動力
愛默比爾說:當人們被工作本身的挑戰所激發,而不是外在壓力所激發時,才會表現出一種激情,一種創造,才會真正投入。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首先,使教師不斷的讀書學習,提升教師知識底蘊,豐盈自己的教學方法,立好課題,投入研究。
教師意識到一個教學問題,通過長時間讀書、與同事討論來解決問題。對研究型教師而言學習是生活、學習是工作、學習是一種責任,學習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學識的廣度、厚度、深度決定著你把學生托起的高度。研究型教師會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向書本學習,向名師學習,向同事學習、向學生學習、向網絡學習等等方式,持續不斷的學習。使學習真正的融入生活,使教書育人生涯變得有滋有味。
其次,養成教師善于反思的習慣,讓好的習慣成為教師走向卓越的階梯“吾日三省吾身”關鍵要學會思考。思廣則能活,思活則能深,思深則能透,思透則能明?!闭n題研究中的教師,回到一種本真的狀態看待自己日常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反思教學行為的癥結所在。通過反思、通過研究,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形成自己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使自己真正成為教學和教學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學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動性、盲目性。也是解決職業倦怠的最好方法。更是教育科研的幸福所在。
3.科研教育實現教師隊伍整體優化
教育是群體的事業,教學是一門需要交流、切磋的藝術。教師在自我成長的同時,開放自己,同伴互助,交流互動。同伴之間進行專業切磋、協調和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在交流中產生思想碰撞,在互動中迸發思想火花,達到相互借鑒、相互提高的目的。使教師在一次次的成功體驗中收獲快樂,積累熱情和信心。形成1+1>2的效應,實現教師隊伍的整體優化,使教育教學科研水平再上一個臺階,那么,校本科研自然也在共同進步共同擁有共同分享的同時不斷擴大和發展。
一切的努力,都為教學實踐服務,通過實踐研究得出的不僅僅是一節好課、一個好策略,同時還能開闊教師的視野,豐富教師的精神世界,琢磨出教師的教育智慧和課堂組織技巧。久而久之就會發現,成就的不僅僅是幾節“代表作”,而是教師專業化的快速成長,是腳踏實地走出的精彩人生。教育科研對教師專業化成長具有助推作用。要想由“經驗性教師”成為“科研型教師”,重要的途徑就是投身教育科研,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提高。從事教育研究會讓教師從零散的教育碎片中,獲得鉆石的喜悅;會使教師從經驗層面的重復,上升到理性的光輝。教師崇尚科學研究,走進科學研究,才能使教學在平淡中顯奇崛,會使教師專業化成長呈現加速度的趨勢。
總之,教師對教學質量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成功的教學是一個不斷試驗的過程,是終生的學習過程。實現有效教學是當前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課題,需要我們研究教育科學理論,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傾聽學生的心聲,提高教學效能,不斷探索有效教學的途徑。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堅信李元昌教授的教導—教學即研究,成長即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