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青錦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的改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對學生的教學,尤其是對學生的數學教學。但是即便如此,很多學生的數學成績仍是沒有起色。經過筆者的調查發現,學生們雖然掌握了數學基礎知識,但是審題能力較低,導致他們的數學成績在原地徘徊不動?;诖?,本文將以小學高段數學為例,探析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高段數學;審題能力;教學策略
審題能力是學生需要掌握的一種能力,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在做數學試卷中出現的審題不清、對題目內涵把握不明的問題,能夠培養他們良好的做題習慣,使他們較為快速、正確的做完數學試卷。基于此,本文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探析,希望助力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一、強化學生讀題、自主審題的訓練
筆者認為學生的審題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后天的培養和訓練,糾正學生在審題過程中的不良習慣。因此,數學教師需要強化學生讀題、自主審題的訓練。
筆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會經常留出一點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審題訓練。在學生進行審題訓練時,筆者首先會讓學生認真讀題,使學生能夠把握題目的意思了解清楚并深入的領會題意,然后才開始讓學生動筆解題。當學生培養了在解題前先自主、認真審題的習慣后,為了使學生能夠在一定的時間內準確、合理的完成一道題的解答,筆者還會對學生的審題時間進行一定的控制。如一道數學題在正常情況下,學生需要1分鐘左右的時間完成自主讀題和審題的過程,但是一些較為急躁或者較為慢性子的學生,會出現30秒就開始動筆解題或者1分鐘后還沒有解題的現象,導致他們出現審題不清或者做題太慢的問題。見此情況,筆者在訓練的過程中,會嚴格控制學生的讀題和審題時間,要求學生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一道題的讀題和審題的過程,并且能夠清晰的了解解題方向,從而幫助學生培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總之,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應該強化對學生的讀題、審題的訓練,使學生能夠在審題的過程中認真的思考,提高其自身的審題水平。
二、指導學生把握題目的關鍵信息
小學生的思維還是處在成長階段,非常容易被數學應用題中的那些相對復雜的數量關系所迷惑,從而導致他們的審題出現偏差。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指導學生把握題目的關鍵信息,使學生能夠更好、更準確的抓住應用題的關鍵信息,從而提高他們的解題正確率。
筆者在指導學生審題時,會要求學生培養在數學題上勾畫的習慣,引導學生勾畫出自己所認為的關鍵信息,并且會指導學生了解數據之間的關系,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其自身的解題準確度,提高他們的解題效率。如,筆者在鍛煉學生審題能力時發現了一道涉及數量比較多的數學題,于是筆者便要求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中,先觀看這道題目所問的問題,然后再讓學生勾畫出這道題目問題所需要的信息,使學生能夠正確的完成這道題目的解答。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地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向學生講授一些審題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的審題,避免學生出現解題錯誤的現象,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其自身的數學成績。
三、培養學生認真檢查的習慣
很多小學生在做完一道數學題后就對這道數學題棄之不管,以為自己做完了題就算完成了任務,而不進行認真的檢查,從而導致他們在做數學試卷的過程經常出現因為粗心大意而解題錯誤的現象。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學生認真檢查習慣的培養。
筆者訓練學生審題能力的過程中,會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檢查習慣,讓學生在做完題后進行自主檢查。面對那些具有誤導性的數學題,筆者會著重讓學生進行檢查,使學生能夠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錯誤點,從而改正回來。如,筆者在鍛煉學生審題能力時發現了這樣一道題:第一幅圖畫中畫著兩個果農在裝桑葚,旁邊注示:每袋裝7千克。在旁邊的箱子上寫著20袋。第二幅圖畫上有五個箱子,并注示正好裝五箱,問一共有多少千克?這是一道非常基礎的數學題,但是很多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忽視了“20袋”這一隱藏條件,導致他們在第一遍做題的時候做錯了。見此情況,筆者便提醒學生們:“做完題后一定要記的檢查,找出題目中的那些‘坑’,避免自己出現因為馬虎大意而做錯題的現象?!睂W生們聽完筆者的話后,做完題后紛紛開始進行檢查,并在檢查的過程中都找出了“20袋”這一隱藏條件,從而順利的完成了這道題的解答??傊處熢诮虒W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學生認真檢查習慣的培養,使學生能夠順利且正確的完成數學題的解答。
綜上,審題是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重要法寶,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幫助學生避免在做數學試卷中出現粗心大意的情況,讓學生能夠準確解題,提升其自身的數學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陽陽.數學審題能力培養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考試周刊,2017(95).
[2]高月霞.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J].? 新課程(中),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