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繼宗
摘要:帶球上籃普遍應用于各個籃球比賽中,是籃球運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進攻技能,也是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本文將在了解新規則四步帶球上籃的基礎之上,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目前初中體育帶球上籃教學現狀和新規則下的教學進行分析研究,探索出科學有效的帶球上籃教學策略。
關鍵詞: 新規則 ?四步上籃 ?初中體育 ?教學策略
籃球運動是初中體育教學內容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籃球憑借其自身的獨特魅力在廣大初中生之間頗受青睞。同時,初中學生也可以通過參加籃球運動來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培養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帶球上籃是初中籃球教學內容中的基礎內容,但是由于當下初中學生學業過重,身體素質較差,鍛煉次數較少,導致學生在進行帶球上籃時總會出現一些問題,因此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當下最新的帶球上籃新規則,制定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促進學生帶球上籃技術的提升。
一、四步上籃的新規則解讀
帶球上籃新規則的出臺主要是針對球員的走步規則進行調整和變化,從原來的帶球上籃已經改變成為“四步上籃”,增加了接球這一動作。其實,“四步上籃”增加的一步并不是真正的走步,而是在帶球上籃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墊步。
原有的帶球上籃規則要求球員在進行運球投籃時不能再往前多走一步,否則將會被視為走步。但是根據實際情況發現,很多球員在籃球比賽和訓練時都會在接球時進行跨步。因此,原有的帶球上籃規則在實際籃球比賽中不是非常實用,現對原有的帶球上籃規則進行改變,使其更適用于各項比賽和訓練中。
二、初中體育“帶球上籃”教學現狀
帶球上籃是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的基礎內容,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初中學生能夠熟練正確地掌握投籃動作要領。目前,國家相關機構對三步投籃的規則進行了新的規定,從原來的“1-2-投籃”,變化為“0-1-2-投籃”,接到球時的第一步為“0”,因此學生在進行三步投籃練習時要注意接球墊步動作。雖然帶球上籃聽上去很簡單,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則會常常發現學生在帶球上籃時出現各種狀況,如手腳不協調、走步錯誤等現象,從而導致了學生投籃命中率低,打擊了學生對籃球運動的學習熱情,進而影響了初中體育籃球教學質量。無論是大型籃球比賽還是小型比賽,球員在投籃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違規現象,如帶球撞人等,所以初中體育教師需要在日常體育教學中,不斷改進和完善籃球教學技巧,以身作則,為學生答疑解惑關于帶球上籃的各個技術難點,加深學生對帶球上籃的了解和認知,培養學習興趣,順利完成初中體育籃球帶球上籃的教學任務。
三、帶球上籃教學分析與研究
(一)分解動作要領
依照以往的帶球上籃規則而言,帶球上籃的動作技巧可以用六字概況,即“一大、二小、三跳”,方便學生能夠更簡單地去理解和記憶。但是,隨著新帶球上籃規則的出臺,學生需要在跨步投籃前完成接球動作,將從前的“1-2-投籃”模式逐漸轉變為“0-1-2-投籃”。由于投籃規則的轉變,很多學生在之前并不注意接球的動作,所以教師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需要重點強調“0”這一步的接球動作。其實,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帶球上籃規則的調整并不是一件壞事,反而能夠幫助學生在投籃前進行一定的調整,提高投籃命中率。可以用語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NBA球星的“哈登步”。當然,除了能夠掌握接球這個動作之外,還需要繼續學習和鞏固“1-2-投籃”的動作要領,才能最終順利完成帶球上籃這一整套的流程。在課堂教學中發現多數學生在進行帶球上籃時跨出的第一步都是右腳,在慣性的作用下,學生在跨出一步后身體會不由自主地快速向前傾,身體的重心也會略微下降,隨后右腳滾動著地,這一系列動作分解下來與三級跳遠的動作要領比較相似,但是帶球上籃的動作又不是一味的奔跑向前,有時因對手的阻擾而需要對方向進行改變和偏移。所以,初中學生在進行帶球上籃練習時第一步需要順利接到球,第二步進行跨步時,步子要盡可能地跨大一些,為可以借助慣性作用獲取更遠的距離,但是第三步的時候步子就需要跨的小一些,既能夠維持學生前進的速度,又能夠調整身體協調性,避免籃球在運動過程中從手中滑落,為最后一步的上籃投球做好一切準備。在第三步結尾時學生會將腳后跟的力量傳遞到腳前掌,然后運用手部力量的推送將籃球向球框拋出。學生要想提高投中率還需要不斷進行連續和鍛煉,培養良好的距離感,明確每步的距離和位置,同時還可以借助視頻等多媒體形式讓學生了解到更多關于帶球上籃的動作細節,從而加深學生對帶球上籃的認知和了解。
(二)客觀條件闡述
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因新規則的加入常常會發現學生在進行籃球運動時產生步子不清晰、手腳不協調、彈跳不明顯等現象,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學生騰空的高度及時間較短,跨出的距離不長,動作不連貫,再有可能是初中生平時缺乏一定的鍛煉,導致腿部力量不夠,髖關節不夠靈活,因此,對于此現象,就需要為學生制定一系列的腿部力量訓練。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都各不相同,所以在制定體能訓練計劃時,不能千篇一律,需要有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為其提供科學有效的訓練,從而來提升學生的各項機能。同時,在授課過程中還可以發現,雖然有的學生在投籃時彈跳的高度很高,但是由于其上身力量不夠導致身體不夠穩定協調,極易造成上身肢體不斷搖擺的現象,降低投中率。而針對這種狀況,需要為學生安排提升腰腹力量以及臀部力量訓練,從而促進學生在帶球上籃時能夠有效平衡力量,保持身體的穩定性,進而提高投球效率。
四、“0-1-2”帶球三步上籃教法
在初中體育籃球教學過程中,不少學生反應“帶球上籃”技術難以掌握,特別是要在跨步拿球后還要緊接著起跳投籃,整個動作難以連貫,容易走不違例,尤其是對女學生而言,難度更大,也為初中學生帶來了不少恐懼。下文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新規則將“帶球上籃”分為六個環節進行分解教學,便于學生能夠盡量掌握和運用帶球上籃技術。
(一)球性練習
學生在進行帶球上籃的訓練時,通常會出現力不從心的狀況,雖然已經遵照老師講授的動作要領一步一步去完成,但是最后的投籃效果卻是不盡人意。因此,初中生要想提升投籃效率,不僅需要嚴格規范帶球上籃中的每個動作,還需要不斷訓練自己的運球手法,從中培養出良好的球感。同時,因三步上籃新規則的影響,學生還需要額外完成從運球到接球的這個動作,但是在現實課題教學中很多學生對于這個新動作的掌握不是特別連貫和熟練,因此,教師不得不開展一系列的球性手法練習,培養學生的球感,提升運球、接球技藝。
那么,如何幫助初中學生在平日的訓練中提升自己的球感呢?首先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左右手運球的訓練,學生保持運球站立姿勢,先用右手將球從身體的一側運動到另外一側,此時右手的高度不能超過膝蓋位置,然后再換用右手進行運球練習。其次,還可以加強運球的難度,例如蒙眼接球、秋高度變化運球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手感和球感。球感是初中學生進行帶球上籃時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為了提升自己的籃球技術,學生需要在平日的課堂教學中加強訓練。
(二)投籃練習
投籃最終是以手指撥球離手結束的,因此是否能夠熟練運球手指運球投籃是決定投籃命中率的關鍵因素,并且投籃練習無論是對于原來的三步上籃規則還是現在的四步上籃規則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所以,在平日的課堂教學中需要加強學生的投籃練習。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普遍應用的投籃練習方法是單手定位投籃和打準碰板練習。單手定位投籃即學生在可以在籃筐下左右位置進行定位的單手投籃,學生在進行單手投籃練習時,需要單手控制住球至胸腹位置,隨后由胸部開始提肘、伸臂、投籃,整個過程要協調連貫,重復練習多次就可以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投籃技巧。而打準板練習則是根據三步投籃的范圍距離,在籃板上貼一個方格視為投籃目標,學生需要使球碰觸到方格位置。學生可以通過不斷的投籃練習,提升投籃命中率。
(三)摸高練習
摸高練習是促進學生盡快掌握帶球上籃動作技巧的重要練習內容,通過持續的摸高練習能夠不斷規范學生的起跳姿勢,提高起跳質量。首先,教師可以在籃圈位置下掛一個物體,而高度的設立則需要依據班級內大多數學生的起跳水平,需要保證多數學生在起跳后能夠順利觸摸到物體為佳。隨后,結合投籃新規則,已經由原來的“1-2-投籃”轉變為“0-1-2-投籃”,因此需要在學生的投籃路線上設立四個圈圈,依次標記為“右、左、右、左”,左腳踏入左圈,右腳踏入右圈,最后一步,左腳進入左圈時,學生需要向上起跳,并要用右腳去碰觸籃圈下懸掛的物體。在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后,可以將圓圈去除掉,讓學生能夠運用三步助跑去進行摸高練習,在三步助跑過程中還需要不斷規范學生的助跑動作,從而促進學生助跑摸高技術的改善和提升。隨后,可以將自然助跑與三步助跑融合在一起,要求學生一定要起跳到一定高度,從而來提升學生帶球上籃時的騰空高度和時間。
(四)接球四步上籃練習
隨著帶球上籃新規則在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的不斷應用,教師開始注重學生的接球上籃練習,接球是完成整個帶球上籃運動的第一步和基礎所在,因此在平日的籃球上籃練習中需要格外注意和強調“0”這個接球動作。在現實教學中可以常常發現部分學生在跨步接球時會接不到球,從而導致整個帶球上籃過程還沒有開始就直接結束了,因此需要在平日的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接球上籃練習。比如可以專門安排一位學生向投籃者進行拋球,由投籃者進行跨步接球,完成投籃。學生在練習接球上籃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左腳在前,然后用右手拍球當球反彈后再用右腳進行跨步接球,最后左腳上步騰空投籃。學生可以通過不斷的練習,找尋到適合自己接球的反彈點,從而盡可能地避免接不到球的尷尬境況。
(五)口號訓練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經常發現不少學生在進行上籃練習時容易出現節奏掌握不好、跨步混亂等情況。同時又因近階段三步上籃規則的調整和改變,很多學生還習慣于以往的投籃規則,對于新規則還不是特別了解和熟悉,導致在帶球上籃的過程中總是出現各種問題。因此在平日的課堂練習中需要教師能夠正確引導學生按照“0-1-2-投籃”的節奏進行上籃訓練。例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兩兩一組訓練,在上籃練習時,一名學生負責口號“噠噠噠上”,另外一個學生則按照口號進行投籃訓練,還可以自己持球上籃的同時喊出“噠噠噠上”的口號,以此來提升學生對節奏的把握和控制。每個學生對于節奏和速度的掌握都各不相同,因此在日常訓練中需要培養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地根據上籃口號來調整自己的上籃節奏和速度,從而提高投籃命中率。
(六)提高學生積極性
在帶球上籃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充分發揮引導和榜樣作用,以飽滿積極的心態去為學生傳授帶球上籃的技巧,從而提高學生對籃球學習的積極性。特別是現在因為三步上籃新規則的出臺,導致很多學生因為對新規則的恐懼和擔憂,對籃球學習逐漸喪失了興趣和信心。所以,教師在平日的課堂教學中,需要親身為學生示范整套投籃動作,讓學生能夠對于新規則下的帶球上籃過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知,同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量身打造科學完善的訓練計劃,便于初中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逐步掌握帶球上籃這項技能,并能夠在籃球比賽中靈活運用。同時,還可以通過觀看專業的比賽等,培養學生學習帶球上籃的興趣,能夠真正青睞籃球這項運動。
結束語
在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帶球上籃是極為基礎和重要的籃球技術,因此,為了提高初中學生帶球上籃的技術,教師應當結合籃球帶球上籃的新規則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運動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和激情,促進帶球上籃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教師之間也可以不斷進行學習和溝通,改善當前的教學方法,為學生量身制定針對性的訓練計劃,逐步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帶球上籃的動作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普從芬,初中體育籃球課三步上籃的教學策略[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8(03):56.
[2]汪進,籃球教學中三步上籃教學方法研究[J],成才之路,2016(26):78.
[3]鐘錫有,籃球三步上籃教學方法的改進建議淺述[J],求知導刊,2016(08):117.
[4]郭高良,淺談初中課堂籃球教學中三大步上籃[J],新課程(上),2015(0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