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勇
摘要: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加快,在當前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情緒體驗,開始采用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自主地參與到語文課堂中?;诖耍P者從自身語文課程的講解經驗出發,提出借助游戲、角色扮演活動,以及應用問題等策略,淺談如何實現趣味小學語文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小學語文;游戲;角色扮演;問題
興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在開展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當課堂教學的形式與學生的興趣相一致時,學生會主動耗費自身的精力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完成對語文知識的探索,而當課堂教學的形式相對單一和刻板時,學生也會表現出消極的學習態度,更不要說主動進行語文知識的探索了。因此,為了實現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教師有必要應用多元策略,實現趣味性語文課堂的構建。
一、借助游戲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參與游戲可以說是學生的天性,陶行知先生也指出了“玩中學”的教育理念,強調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能夠潛移默化地進行知識的認知,感受到課堂中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因此,在當前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激發進行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參與到語文課堂中,教師有必要應用游戲活動進行語文知識的講解。
例如,在《美麗的小興安嶺》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打擂臺”的游戲活動,促進學生進行生字的認讀。在課下,教師將本節課的生字“匯”“欣”“賞”等錄入計算機當中,使得每張幻燈片對應一個生字。在課堂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節課時,教師先對學生講解“匯”“欣”“賞”等生字的讀音和含義,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生字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隨后,教師將提前制作好的課件展示給學生,當幻燈片上展示本節課的其中一個生字時,全體學生對答題權進行爭奪,對于搶到答題權且認讀正確的學生,獲得本次游戲的勝利。緊接著,教師再播放剩下的生字,重復游戲活動,讓學生在反復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完成對“匯”“欣”“賞”等生字的認讀。
顯而易見,在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講解中,教師能夠利用游戲的形式,激發學生進行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玩游戲的同時,提高對語文知識的認知效果。
二、借助角色扮演,強化學生本位
從現代教育理念中我們知道,學生是課堂中的主體,通過自身的認知經驗,對新知識進行理解,從而完成對新知識的建構,可見學生在學習中的作用和價值。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也應當注重學生的知識生成過程,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學習的環節中,通過自身的體驗完成對知識的學習。而角色扮演活動的應用,就能夠有效滿足這一教育要求。
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活動,強化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本位性。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先引導學生對《小壁虎借尾巴》這篇文本進行閱讀,讓學生初步認知小壁虎的經歷。隨后,教師組織學生結合課本中的內容,進行課本劇的改編,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喜好,挑選角色開展角色扮演的活動。在活動中,學生不僅能夠親歷小壁虎借尾巴的過程,深化對本篇文章的理解,也能夠在扮演角色中實現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從而促進自身語文綜合素養的發展。
從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在開展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能夠利用角色扮演的活動,構建趣味性的語文課堂,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價值,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借助問題教學,激發探究欲望
在傳統意義上,問題是課堂中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的工具,教師能夠通過問題的形式,檢驗學生對基礎語文知識的認知效果,從而基于學生的回答獲得課堂教學的反饋,并進行下一階段教學活動的設計。而為了實現趣味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成,教師也可以利用問題的形式,構建課堂探究情境,激發學生對文本進行自主分析的欲望,從而提高學生進行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太陽是大家的》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問題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教材中的內容安排來看,本首詩歌通過擬人化的方式,將太陽比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表達了只要全世界人民和睦相處,加強彼此之間的信任,人類可以擁有美好的明天的道理,在課堂中,教師向學生提出“為什么作者說‘太陽是大家的’呢?”“詩歌中是以怎樣的方式說明了‘太陽是大家的’呢?”等問題,構建課堂探究情境,讓學生在對問題答案產生探索欲望的過程中,提高自主學習的興趣,從而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總而言之,在當前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通過游戲、角色扮演活動等,都能夠促進趣味性語文課堂的構建,但是,真正將這些教學手段的價值最大化,卻不是在一節課的教學中就可以落實的,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因此,在之后進行語文知識的講解中,教師應當繼續創新構建趣味語文課堂的方法,并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進行實踐應用,促進課堂教學經驗的積累,從而不斷形成趣味性的語文課堂,提高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田晶晶.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模式的創設與應用分析[J].學周刊,2017(29):123-124.
[2]王亮偉.探究小學語文趣味課堂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7(29):65-66.
[3]張海英.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趣味性[J].中國校外教育. 2018(11) 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