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瑩瑩 路宜婧
摘要:語文課程應該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而閱讀則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主要途徑。教師應該將課內閱讀教學與課外閱讀指導結合起來,形成合力,優化語文教學。課內閱讀教學需要教師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閱讀策略的指導、思維能力的發展;課外閱讀則需要教師注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以閱讀興趣為導向,建立師生共讀環境。
關鍵詞:語文素養;閱讀教學;課外閱讀;師生共讀
一、課內閱讀教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標準》)中對課程性質的描述中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主要表現在其“基礎性”和“綜合性”兩個方面。“基礎性”是指學生要獲得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學力;“綜合性”是指在“基礎性”的基礎上,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學力以外的綜合語文素養。閱讀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主要途徑,特別是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閱讀能力發展的黃金期。因此,閱讀課程的教學與課外閱讀的指導,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工作。
小學語文作為課程體系的基礎學科,其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特點,決定了其豐富的人文內涵不是統編教材中的幾十篇文章就可以涵蓋的。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只是學習語文的“基本口糧”,學生的課外閱讀才是“果蔬營養”的重要來源。“基本口糧”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掌握閱讀技巧,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而讓學生在閱讀中體驗快樂,感受激情的生命力。因此,課內閱讀要與課外閱讀相結合,打通課內、外閱讀之間的壁壘,互補互促,形成合力,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閱讀的量與質,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標準》中對小學三個學段的階段目標論述精準,都側重于以下三個方面:(1)重視朗讀、默讀、誦讀。朗讀要求學生字音準確、讀文流利、感情充沛;默瀆是促使學生外在語言內化,不出聲、不指讀,有一定的速度要求;誦讀是對教材中的古詩文、兒歌等內容進行想象、體味,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韻律美。(2)閱讀策略的培養,讓學生在閱讀中能夠正確使用工具書,理解字詞含義;學生能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和讀物中的圖畫初步理解內容。(3)能獲得課文大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想法,并提出疑問,嘗試合作探究解決。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朗讀、默讀能力,要求字正腔圓,朗讀流利,有感情;其次,發展學生對字詞句段篇的理解能力,使學生主動運用T具書,借助圖畫閱讀,在生活中自主識字,方便學生及早讀書;最后,發展思維,激活想象力,使學生通過反復閱讀文本進行想象,發展思維能力。
二、課外閱讀指導
而針對課外閱讀,首要任務是擴大閱讀量,發展閱讀能力,培養閱讀習慣。一般而言,一二年級學生每年閱讀量不能低于100萬字,二三年級每年不能低于200萬字,四五六年級每年不能低于300萬字的閱讀量,這就需要海量的閱讀來保障。海量閱讀要求閱讀的持續性和連貫性。
1.注重能力,保持平和心態
教師不能急功近利地追求分數,更要正確看待語文作業,要將目標放在學生的基礎能力發展和閱讀能力的提升上,為學生未來的成長做準備。
2.興趣為先,喚起閱讀內力
教師要讓學生好讀書、讀好書,讀符合學生閱讀特點的書籍,并根據閱讀文本的特點選擇閱讀方式,運用包括瀏覽、快讀、跳讀等方式,拓寬閱讀面,激發閱瀆興趣;熟讀經典,整本閱讀,使學生真切感受到閱讀的快樂,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師生共讀,建立話語環境
學生閱讀不同于成年人閱讀,不僅有休閑、享受的需要,同時也有習得、熏染的要求。師生共讀的氛圍是閱讀興趣最好的催產素,它滿足了學生對群體歸屬感的天然需求,是提高閱讀有效性的強力抓手。
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首先,教師要仔細閱讀大量的學生讀物,只有把自己培養成為學生讀物的愛好者和評論者,才能成為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讀書種子”,才是實現“讀書為要”的先決條件。其次,豐富指導方式。教師推薦閱讀書目必須有可選擇性和長期規劃性,使課外閱讀有章可循、循序漸進。小學低、中、高學段的推薦書目要層層遞進,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提倡讀書風氣,鼓勵學生積極表達。最后,組織閱讀延伸活動。閱讀延伸是在學生思維碰撞的激烈討論后,激活學生內在的探究欲、表現欲,從閱讀的某一細節人手,基于作品基礎的文學閱瀆的多領域綜合體驗活動。設計有趣的、包含多領域智能的培養活動,讓學生自主選擇,這對教師的文本解讀能力、活動設計能力有很大的要求,需要教師多嘗試。
需要注意的是,課內閱讀教學與課外閱讀指導并不是封閉獨立的。在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地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打通融合,與學生的語文生活聯系起來。例如,統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中《草船借箭》這篇課文的內容,可以讓學生自主開展課外閱讀,了解前因后果,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拓寬閱讀的廣度。
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要形成合力。通過閱讀,豐厚知識內涵,活躍思維能力,開闊知識視野,這樣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必然會提升。讓語文回到閱讀的原點,才是由此處生長出語文素養,才能開啟語文知識與能力的“寶庫”。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周益民.童年愛上一本書:教師、父母如何伴讀[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