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艷
摘要: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方式不斷增多,而且效果相對都比較理想,微課是當前小學中比較常用的教學形式,它能將死板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而且加強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通過微課可以有效調動課堂的教學氛圍,但目前來看,我國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微課使用存在較多的問題,沒能將微課輔助效果發揮出來。本文對當前小學微課使用情況作出淺析,又提出相關策略以供教師參考。
關鍵詞:微課教學;小學語文;有效策略
引言:
微課作為新興的教學方式,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起到良好的輔助效果,其自身擁有較多的優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合理的使用微課,將其最大效率充分發揮出來,進而提升課堂的授課質量,加強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但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在使用微課的過程中不夠妥當,使得學生們的學習效果不但沒有提升,還受到一定的影響,應當結合實際情況找到問題的所在,再找到科學的策略進行調整,進而加強課堂的授課質量。
一、當前階段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幾點問題
(一)微課使用的過于頻繁
微課的出現一方面給教師教學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是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相關知識內容,加強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輕松。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認為微課的使用有利于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就頻繁的運用微課進行教學,這充分說明沒有深刻理解微課的使用途徑,而且教師也沒有深入地去分析微課形式,導致在使用微課的過程中沒能將其自身的作用發揮出來,這也使得許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頻繁使用微課,但學生的學習效果沒有得到提升。教師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對微課的內容進行設計,將繁瑣的知識內容運用微課進行化解,加深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但目前大部分教師沒能按照這樣的方法進行使用,導致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低下[1]。
(二)微課內容設計不夠科學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我國的小學教育中信息技術和多媒體的使用現象越來越多,這也使得微課的使用也逐漸增多。在使用微課的過程中,許多教師在微課的內容設計上并不合理,教師在微課內容的設計經常把握不好時間,使得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時間浪費視頻的觀看中,而實際的知識內容沒能傳遞給學生們,這也嚴重違背微課的使用意義,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單純的依靠微課進行教學,應當運用微課與板書的配合形式來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更好的將知識點傳授給學生們。教師在使用的過程中應當先對學生們的掌握進行一個初步了解,這樣才能按照學生們需求設計微課的內容,這樣才能將微課的效果充分發揮出來[2]。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有效應用策略
(一)把握教學重點
微課的教學通常是教學的知識內容形成一個視頻演放出來,讓學生們更好對內容進行理解,加強對相關知識的認知。-教師可以將錄制的視頻進行調整,抓住視頻中的重要內容,將其縮至10分鐘左右,將精簡的內容展現出來。這需要教師有較強的綜合能力,能有掌握課程的重點內容,同時還要根據學生們知識掌握情況來進行調整,例如,在《司馬光》這一課中,重點內容是將數司馬光在眾人慌忙之中比較冷靜,突出司馬光同伴遇到危險時的沉著、冷靜,學生們應該學習司馬光遇事不慌不亂,善于思考這一特點。在微課中教師應當讓同學們充分了解到司馬光的歷史背景,讓學生們對司馬光這個歷史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再將現教學內容的重點進行描述,在微課中教師應當充分描述司馬光救人這一環節,還可以配合動畫進行演示,加強學生們對相關內容的理解。這樣的教學方式更有針對性,能夠讓學生們在短時間內把握到學習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提升課堂授課質量。
(二)合理安排課堂時間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在時間的安排上都不太合理,微課占用過多的時間導致課堂教學質量出現問題,許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缺少詳細的講解時間,同時還沒能給學生們留下思考問題的時間以及問題的探究時間,這都嚴重限制學生們的思考能力,十分不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合理安排時間,不能只是依靠微課進行教學,應當運用微課與課堂講解結合來進行教學,在上課前可以事先對問題進行提問,讓學生們帶著問題進入課堂,這樣更有利于讓學生們進行思考,同時還要給予同學們重組的考慮時間。教師可以將班級成員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小組成員之間互相提出問題并進行解決,這樣有利于提升學生們的思維轉換能力,再配合微可展開教學,加深相關知識的理解,可以引導學生們更好的了解文章中的情感和中心思想。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課的出現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便利,而且微課能夠幫助同學們加深相關知識的了解,但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都存在錯誤的觀念,在使用微課的過程中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導致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不能有效提高。教師應該重視這一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定制微課內容,并靈活運用微課進行教學,這樣有利于提升學生們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海清,李友華. 微課之于小學語文教學的作用研究[J]. 現代交際,2017(11):157.
[2]楊麗娟,張菊花. 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名師在線,2018(2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