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梅
摘 要: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是文化部授予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繪畫),是中國民協授予的“中國民間版畫之鄉”,夷陵版畫是省級非遺保護項目。在保護傳承夷陵版畫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版畫產業十分重要并切實可行。一是夷陵版畫產業發展基礎好,二是夷陵版畫產業起步早,現已取得較好的實效,但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作些探討。
關鍵詞:夷陵版畫;產業發展;問題及對策
一、夷陵民間版畫產業基礎好
夷陵民間版畫源遠流長,明清時期就很興旺。新中國成立后,夷陵區歷屆區委、區政府重視版畫的傳承,并嘗試版畫產業開發,取得一定成效,為版畫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夷陵區民間版畫是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有19名區級以上版畫非遺傳承人,這些傳承人領辦版畫傳承基地四個,分布在夷陵樓、實驗小學、市十六中、官莊村。基地有一批固定的農民版畫家創作,版畫作品有地域性、多樣性的特點。全區建設版畫傳習所五個,常年開展版畫培訓、創作等傳承活動。版畫傳承人高新章先生,牽頭成立了夷陵版畫研究院,與150多名版畫藝人簽約作畫。到2018年,全區有版畫創作人員3000余人,基中骨干作者500多人,累計創作版畫作品3000多件,有200多件作品省級以上展出或收藏、獲獎。
二、夷陵民間版畫產業起步早
清初,夷陵市面上就出現木刻年畫、灶頭畫等版畫產品。20世紀80年代,夷陵民間版畫就被當作文化禮品,傳播到海外。90年代以后,夷陵民間版畫部分作品經過簡單包裝,成為商品走向市場。用版畫作符號的旅游工藝品茶杯、抱枕、T恤、圍巾、賀年片、裝飾瓷片等版畫衍生產品相繼出現。21世紀之后,版畫作為文化裝飾品,源源不斷地地進入機關會議室、接待室、辦公室,部分上檔次的賓館、酒店,購買不同規格、不同包裝的版畫,懸掛在房間、餐廳、走廊。黨的十八大以后,夷陵版畫作者創作出一批廉政版畫、法制版畫,由紀檢監察部門、司法部門協議購買,分類集中巡回展出,起到反腐倡廉的宣傳作用和對犯罪份子的震懾作用。在小康村建設中,夷陵各級黨委和政府與版畫作者商議,付給適當的報酬,實施“版畫墻”戰略,目前已有小溪塔街道、樂天溪政府選擇公路沿線民房,繪制具有社會主義新農村風格大型版畫60多幅。“版畫墻”成了一道道靚麗風景線,也成了版畫產業的一個門類。
三、夷陵民間版畫產業面臨問題及對策
夷陵民間版畫產業雖然基礎好,起步早,但是總的來說還不理想,發展慢、規模小、效益低的問題比較突出,與“中國民間版畫之鄉”的稱號尚有一定差距。
發展慢。夷陵版畫傳承很有起色,然而,產業發展遠不適應形勢。20世紀90年代,夷陵就出現版畫產業雛型,20多年過去了,夷陵版畫產業沒有大的起色,至今沒有專業的公司、合作社之類的社會經濟組織。據調查,20年里全區出售的版畫作品不足千件,與版畫相關的衍生產品銷售更少。
規模小。夷陵版畫產業沒有專業的規模企業,僅有少量相關企業。版畫傳承人高新章先生搭乘全國文化產業高速發展的快車,創辦了“宜昌新圖文化傳播公司”兼營版畫,但公司還是小微企業,人員不足20人,而且只是兼營。
效益低。夷陵版畫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經濟效益十分低下。“宜昌新圖文化傳播公司”兼營版畫及相關產品生產、銷售,年銷售額才50萬元左右。平時也有個人零星出售版畫,多是以成本價半賣半送。暫沒發現靠版畫維持生計、或者致富的人。
文化產業是朝陽產業,版畫產業是文化產業的一部分,具有非常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如何解決夷陵版畫產業發展的問題,本人認為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創新培訓理念,適應市場需要。版畫作為一種商品,要適應市場需求。這就要求我們著力培訓新型版畫作者,指導學員按照“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創作藝術價值高、市場前景好的作品。要通過培訓班、傳承基地、傳習所常年培訓學員,積極推行版畫培訓進課堂。現在,科技已成為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和主要推動力。因此,無論什么形式的培訓,授課老師既要給學員傳授傳統的版畫知識,又要教給現代科技版畫知識,通過理論培訓、實踐、方法指導等方式,豐富學員的知識內涵,拓寬學員的知識結構,增強學員適應市場的能力。版畫除創作水平培訓以外,制作藝術培訓也很重要。當今,手工刻印已顯落后,不能生產批量產品,無法適應產業發展需要。外地版畫制作有的應用了膠印機,現在有了數碼雕刻機,有了高分子有機版材。要通過培訓,讓學員掌握數碼版畫制作技術。
二是加強消費引導,版畫進入家庭。家庭文化裝飾,是人們消費支出的一部分。現在,經濟富裕的人越來越多,富戶人家歷來重視文化裝飾。文化工作者、裝璜設計師、房產經銷商等,要加強版畫裝飾的消費引導,加大夷陵版畫是地方特色文化的宣傳力度,吸引人們家庭裝飾選用版畫四條屏、三聯畫等,用于家庭客廳、臥室等地方。夷陵是中國版畫之鄉,要處處能見版畫作品。當下,小溪塔街道下轄的官莊村是夷陵版畫作品核心產區。小溪塔街道、夷陵版畫研究院計劃用五年時間,在官莊村傾力打造“一街、一館、一院、一場、一區、三坊、三廊”。把官莊村建設成為中國知名的原生態版畫藝術村。這個構想,對發展版畫產業有著促進作用。
三是制定優惠政策,研發相關產品。要鼓勵版畫傳承人創辦、領辦版畫企業,對版畫產業給予政策扶持。建議政府制定相關的文化產業發展優惠政策,調動有識之士興辦版畫產業的積極性,充分利用民間資本投資版畫產業,按規劃和專業要求,采取小宗土地出讓的辦法,扶持興辦夷陵版畫產業園,走版畫產業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發展之路。政府每年解決一定的專項資金,用作版畫推介、展覽、招商、培訓等支出。使夷陵的版畫事業和產業齊頭并進,比翼雙飛。
夷陵是舉世聞名的三峽大壩所在地,這里是旅游名區,外來游客多,游客一般都有在景區購買紀念品的欲望。要抓住這一機遇,創作、裝裱小巧輕便的版畫作品,方便游客購買和攜帶,大力生產以版畫為主題的太陽帽、文化衫、茶杯、背包等旅游紀念品。
可以推廣官莊經驗,持續實施“版畫墻”戰略,逐步讓“版畫墻”延伸到全區所有村。在鄉村“農家樂”、城鎮賓館、機關、學校等地,多以版畫作裝飾品,讓版畫覆蓋夷陵城鄉。
夷陵版畫是夷陵地方特色文化,被文化部原副部長高占祥譽為“巴楚文化一枝花”。只要我們堅定信心,轉變思想觀念,用興辦工業企業的勁頭興辦包括版畫產業在內的文化產業,學習外地文化產業經驗,上下左右一起努力,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風,扎扎實實地做好工作,夷陵版畫產業定能繁榮興旺,“巴楚文化一枝花”必將更加鮮艷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