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化科學技術的不斷推進下,我們迎來了大數據時代發展背景,在極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同時也使得各個領域的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尤其是對于銀行業的發展所造成的沖擊是不可忽視的。因而,銀行機構也需要不斷針對財務管理實施改革與深化,以保證現代銀行的財務管理水平獲得提升,以適應當前時代背景下的發展需求。本文基于大數據時代下銀行財務管理創新形式展開論述。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銀行;財務管理;創新形式
引言
我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的穩步推進以及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豐富了金融產品種類,提升了資金配置效率,同時也對銀行業提出了較大的挑戰。其財務管理重點指銀行對業務階段所出現的各種財務工作展開決策、計劃與控制工作的總稱,通常包含預算、資本質量控制、金融風險通知、資產負債控制、成本控制以及績效評價等內容,遵守的基本原則包括現金流周轉平衡原則、資金效益及風險權衡原則等等。
1大數據背景下銀行革新財務管理模式的意義
銀行之所以要創新財務管理模式,主要是由于:①隨著社會經濟的增長,銀行所遇到的風險挑戰增加,這些風險問題主要源自同行的競爭、財務管理軟件數字化加快以及利率市場化變革,急需通過創新財務管理來控制風險;②達到股東價值最大化的要求,股東價值最佳是財務管理的根本目的,而且還是銀行經營的產權基礎,唯有借助財務管理手段,將銀行的經營建立在一個高效且誠信的平臺上,方可為達到股東價值最大化提供良好的基礎。
2財務管理的重要作用
2.1財務優勢作用
抓好財務管理,可以促進銀行的業務發展。銀行業務存在一定的風險性,但為了銀行的發展,擴展銀行多元化業務勢在必行,賬務管理具有財務知識及法律法規的專業優勢,合理運用財稅政策,規避風險,從而取得最大利潤空間收益。
2.2引導銀行經營理念轉變
時代在改變,銀行必須隨著時代轉變而改變經營理念,財務管理可以引導商業銀行由過去單一的服務模式,逐漸多元化轉型,以市場和客戶需求為導向,提供全面、個性的服務模式,以此增強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2.3最佳資源配置
人員和資源的合理配置可促進銀行良性發展:財務管理不僅可以明確各部門的責任關系,讓人員配置能夠互相支持、互相監督;還可以將銀行的有限資源,最佳資源配置后,得到最優經營業績。
3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銀行財務管理的主要特點
銀行盈利的模式較為單一,主要利用銀行的存貸差盈利,實現實體網點擴張。傳統商業銀行與互聯網商業銀行對比分析,經營模式的差異性體現在價值主張,客戶群體,盈利模式,分銷渠道等方面。二者的財務風險也存在差異性。傳統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具有不確定性、普遍性、可控性、擴散性和隱蔽性的特點。大數據時代下的銀行財務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傳播具有快速性和破壞性,風險交叉感染性,責任很難區分性,監管困難性等。
3.1大數據對現代銀行財務管理產生的具體影響
銀行的財務管理實現了在線處理與遠程處理的有效融合在當前信息化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推進下,使得銀行機構在實施財務管理的時候能夠打破空間帶來的局限性,進而實現將銀行的財務管理活動,能夠獲得極大程度的延伸,甚至延伸至世界各個節點,進而實現財務管理的遠程處理。這些處理效果的實現,不僅使得銀行的財務管理水平獲得了加強,而且在實現遠程處理技術手段的背景下,能夠更加有效的將銀行財務的資源進行利用,進而提升了銀行的競爭實力。
3.2為銀行財務管理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資源
在過去傳統模式下的銀行財務管理模式下,財務管理信息在實施傳遞的時候所采用的傳遞渠道及方式是非常單一。因此,銀行在實施財務管理的時候以內部財務數據及相同行業財務管理數據的信息作為主要管理依據,而信息主要依靠紙質報告來獲得。而基于大數據技術下的銀行財務管理系統,能夠為銀行在獲取多元化信息資源的時候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從而使得他們免受時間、地域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有效的完善銀行財務管理信息資源系統,進而保證銀行所獲得的信息一句具有精準可靠性。
4銀行財務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4.1財務管理與業務發展相脫節
財務管理處于銀行內部管理較為獨立的模塊,財務管理人員實際工作中的重點放在費用的賬務處理以及事后的表面財務分析,未能對各機構、各項業務進行深入的量本利分析,業務部門人員幾乎不參與財務管理,財務管理與業務發展相脫節,未能有效發揮財務管理的預測、決策支持等職能。
4.2缺乏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
銀行缺乏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缺乏預算管理組織體系。大多銀行還沒建立一個系統的、完善的預算管理組織體系,預算管理工作一般多是財務部門的職責,其他有關部門參與度低。二是預算指標缺乏科學性。銀行的預算指標仍停留在存貸款規模、利潤總額、人均利潤等簡單指標上,未能統籌考慮風險、資本等價值創造因素,容易導致短期趨利行為。三是預算管理不力。大多預算編制事前沒有采集數據進行研究分析,下達目標的總行和基層實施支行之間缺乏實質性的交流和密切聯系,導致預算編制缺乏科學依據,事中執行過程中也沒有進行嚴格控制和監督,事后考評和分析不到位,未能充分發揮預算管理作用。
5大數據背景下銀行革新財務管理模式的策略
日益開放的金融市場、不斷完善的融資渠道,促使商業銀行必須提升自身的風險防控能力,增加差異性競爭優勢。傳統商業銀行以利差收入為主要盈利點,而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利率將市場化,我國商業銀行將單一的經營業務多元化發展,根據發展需求提出一系列有利政策,一方面滿足居民生活、購物、出行、居住等資金需求,另一方面,做好服務,提升商業銀行知名度,擴大用戶量,開發新的盈利點。
5.1基于扁平化財務控制制度來建立集權式財務控制形式
集權式財務控制形式在提升決策效率、節約資金費用方面有顯著優勢,但其也有打擊下屬子單位財務控制熱情的缺點。基于銀行運營原則以收益為主的特征,采取集權式財務控制形式更加符合實際,唯有如此方可有效提升整個財務控制效率,進而更好克服財務控制模糊的缺陷。值得注意的是,該種模式需基于扁平化財務控制結構層次,否則極易產生形式上集權,本質上分散的情況。財務控制結構層次扁平化能夠通過根據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成立不同層級部門,以及精簡內部控制基層得以實現。
5.2借助大數據技術促進財務信息共享
目前,隨著計算機系統的逐漸完善,大數據技術的利用日益成熟,其為銀行內部財務管理帶來了新的思維方式。為此,在實踐中銀行能夠通過創建以業務為主導的高度集成的數字系統的模式,將財務核算與業務核算集合起來,進而有效克服原本的“數據孤島”及散亂現象,實現兩者之間的信息共享,科學去除非關鍵性因素的干擾,以逐步簡化財務控制環境,完善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從而為財務控制及時、精準采集相關分析信息奠定技術基礎。
5.3優化財務風險管理上的組織管理
第一,完善商業銀行財務管理體系。(1)商業銀行需要加強內部的控制建設,并積極的應對外部法制的空白,適應新的風險變化,并在此基礎上規范銀行客戶與工作人員的操作性。(2)規避和防范互聯網金融產品相關的財務風險。優化和提高數據加密技術,確保網上銀行與手機銀行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建立多層次的互聯網金融業務保護機制。(3)設置防御攻擊互聯網信息安全的財務風險體系。第二,提升商業銀行財務管理人員的隊伍建設。(1)明確財務風險管理人才的需求和計劃。(2)注重計算機知識的培養,并努力打造一支綜合能力較強的隊伍。(3)商業銀行還需要積極的為員工創造機遇與環境,建立有效的激勵制度,嚴格標準,務實基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高凝聚力與向心力。
5.4基于信息化完善財務管理工具與方法
第一,需要在大數據的基礎上,完善信息監測體系。其中,包含了各種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企業等,實現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提升預算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的全面性。第二,全面實施切實有效的財務成本管理,規避財務成本風險。第三,完善財務管理運行體制,對工作人員的業績、指標進行綜合、客觀的考量。第四,加強同業間的數據與信息共享力度,實現內部信息的溝通與共享同時,建立各商業銀行之間的信息溝通平臺,完善的征信系統。第五,在信息化基礎上,加大區域市場的精細化管理。
6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快速進步,大數據時代也推進了金融市場的持續開放,尤其是國內個人理財市場在當前階段的競爭性不斷提升,使得國內銀行財務管理水平提高了標準要求,從而面臨著發展的瓶頸。因此,需要站在當前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來結合銀行機構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加強財務管理與業務發展的融合,提高成本精細化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預算管理體系,持續推進信息化建設,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素養。來實施提升銀行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以此來促進銀行市場綜合競爭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嚴格.網絡金融時代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創新分析[J].知識經濟,2019(10):33-34.
[2]王瓊.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創新與改革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9(06):111.
[3]曹卓.數字化背景下商業銀行的戰略財務管理[J].天津科技,2019,46(02):18-20.
[4]李高葳.互聯網金融下加強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的建議對策[J].時代經貿,2019(02):6-7.
[5]宮兆輝.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創新初探[J].時代金融,2019(03):30-31.
[6]葉液.互聯網金融視域下銀行財務管理的創新路徑[J].財會學習,2019(01):49+51.
[7]朱德林.基于利率市場化的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問題及改進途徑[J].財會學習,2018(35):54+56.
[8]陳曼.探討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時代金融,2018(33):69+84.
作者簡介:
丁昊晨,男,漢族,就讀于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作單位:江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宿遷分行,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