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摘要:愛國奮斗,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民族基因,是新時代高揚的主旋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今天,在新時代下,每一個中國人都應當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努力建功立業,走向時代新篇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引導廣大知識分子在新時代自覺弘揚踐行愛國奮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做新時代的奮斗者,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鍵詞:愛國;奮斗;精神;新時代
一、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將愛國奮斗深入人心
愛國奮斗精神是愛國情懷和奮斗精神的合稱,是深懷愛國情感,為國家的獨立、統一、完整,為國家的安全、發展、振興,為國家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艱苦奮斗、頑強奮斗、不懈奮斗的偉大精神。愛國是基礎,奮斗是保障;愛國是情感,奮斗是行動;愛國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奮斗是關鍵點,更是爆發點、支撐點。
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樹立榜樣,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能夠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從錢學森、鄧稼先、郭永懷等老一輩先進知識分子,到黃大年、李保國、南仁東、鐘揚等新時代優秀知識分子,他們的感人事跡無不閃耀著愛國奮斗的光芒。要通過組織巡回報告會、老科學家口述歷史、博物館展示事跡等形式,充分講好這些優秀知識分子的愛國奮斗故事。同時,還要積極發現、發掘身邊人的先進事跡,把愛國奮斗精神人格化、形象化、具體化,引導廣大知識分子對照身邊的榜樣找方向、找差距,讓愛國奮斗深入人心。
二、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將愛國思想轉化為愛國行動
陶行知曾說:“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凡是腳踩中國之地,嘴吃中國五谷,身穿中國衣服的,無論男女老少,都應當愛中國。”所以作為一名中國人,熱愛自己的祖國是應該具備的道德素質。愛國必得奮斗,愛國是實際行動不是標語口號,是敢于奮斗、不怕犧牲。
所以加強愛國奮斗行動的教育日益重要,應該滲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全面加強宣傳解讀,以思想自覺引領行動自覺,深刻詮釋新時代愛國奮斗精神。
三、弘揚愛國奮斗精神,讓愛國奮斗成為時代風尚
愛國主義是偉大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只有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廣大青年才能激發出經久不息的奮斗熱情,中國青年運動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始終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就要正確把握愛國主義精神的時代內涵。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最鮮明的主題就是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在愛國奮斗精神逐漸深入人心并且落實到我們每個人身上的時候,愛國奮斗精神在整個社會中就成為了時代風尚,在當今中國特色社會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大背景下更是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主動肩負起自己身上的重擔,為國家的復興、人民的幸福貢獻自己僅有的綿薄之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更要舉起愛國主義的大旗,引領時代風尚,讓愛國主義精神成為主流,讓愛國思想煥發生機與活力。
四、實現民族復興,建功立業在當代
“國是千萬家,家是最小國”,愛國主義最鮮明的主題就是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廣大青年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就一定能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發展中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為實現新世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近年來,我國科技事業密集發力、加速跨越,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但要看到,我國在很多領域尚處于“跟跑”地位,有的關鍵技術經常被“卡脖子”。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知識分子的奮斗和創新精神顯得尤為重要。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就是要激發廣大知識分子立足崗位,胸懷祖國、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不負人民期望。
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為時代新人的我們,應該在奮斗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更要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胸懷理想、志存高遠,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并為之終生奮斗。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為了理想能堅持、不懈怠,才能創造無愧于時代的人生。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奉獻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建功立業的舞臺空前廣闊、夢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我們要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以‘拼命奔跑’的青春風貌,要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意念,要以‘拋頭顱,撒熱血’的熱情,踏著先人的腳步,用我們智慧的大腦,用我們的雙手,創造美麗新時代,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建功立業就在當代。
參考文獻:
[1]中共陜西省委黨校 ?劉立榮. 弘揚愛國奮斗精神 ?建功立業新時代[N]. 陜西日報,2018-11-16(006).
[2]本報評論員. 奮進新時代 ?激情勇擔當[N]. 三峽日報,2018-11-14(001).
[3]本報評論員. 讓愛國奮斗精神扎根吉林大地[N]. 吉林日報,2018-11-09(003).
[4]湖北日報評論員.以家國情懷激發使命擔當[N]. 湖北日報,2018-10-29(007).
[5]本報評論員. 砥礪家國情懷激發奮斗激情[N]. 新疆日報(漢),2018-10-29(002).
[6]趙森.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力爭科研有新作為[J].犯罪與改造研究,2018(10):2.
[7]劉正斌. 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N]. 解放軍報,2018-09-10(007).
[8]中國科協在廣大科技工作者中深入開展“愛國奮斗”活動[J].科協論壇,2018(08):62.
[9]盛若蔚. 在愛國奉獻中書寫精彩人生[N]. 人民日報,2018-08-02(004).
[10]本報評論員. 砥礪家國情懷激發使命擔當[N]. 人民日報,2018-08-01(002).
[11]楊永茂.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斗[J].陜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