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要:本文以成都市金堂縣為例,根據金堂縣的特點,探析一條更為合理的基層黨員黨史教育路徑,即以黨校的黨史教育為主渠道,黨史陳列館、特色黨史活動和優秀黨課下基層為補充的“一體三翼”模式。
關鍵詞:新時代;基層黨員;黨史教育
當前學術界對黨史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更多地聚焦于大學生、重要干部和部門,基層黨員的黨史教育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探索加強基層黨員黨史教育的路徑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發揮基層黨校黨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了“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要把黨史作為重要課程納入教學體系”[1]的要求。中共金堂縣委黨校承擔著主要的黨史教育任務,在新時代,要更好地發揮其主渠道作用。
首先,要完善黨課的課程結構,突出黨史教育的重要地位。黨史課是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基本課程。基層黨校應當在學員培養模式中體現黨史課的主體地位。具體來說,一是要將黨史教育作為重要的教學課程,在課時、師資、教學模式等方面體現其重要地位。二是在各個專題教學中,積極滲透、融合黨史教育。譬如在經濟學、哲學課程中論述黨在經濟發展、哲學理論發展中的經驗教訓等。
其次,創新教學方法,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新時期的黨史教學應當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模式,全方位多層次表現黨的歷史。一是將傳統的黨史教育內容以多樣化的方式呈現給學員。可以通過電影播放、史料呈現、專題討論的形式等。二是開設便于學員交流的網絡論壇和交流群,擴展學習空間,在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中加深對黨史的理解。
最后,挖掘史料,豐富地方黨史的內容。基層黨校還應當進一步深化對地方黨史的研究,依靠地方便利,以地方黨史研究成果豐富黨史教育。所以黨校必須加強對當地史料的調研和考察,詳盡準確地記錄、歸納、總結地方史料。運用基層黨史的研究成果,對學員干部起到教育、警示、激勵和啟迪作用。
二、采用多元化的黨史教育模式
一是黨史陳列室,增強基層黨史教育的地方特色性。2018年7月,金堂縣金堂三烈黨史陳列室正式開館,這是金堂縣委黨史研究室和趙家鎮黨委、政府聯合承建的地方黨史室,目前是四川省唯一一家鄉鎮級別的黨史陳列室。陳列室面積280余平方米,設有序廳、金堂黨史展廳、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尾廳六個部分組成。通過文字、圖像、影像資料以及實物的展示,詳細回顧了90多年來金堂縣的革命史和改革史。并且黨史陳列室是免費向公眾開放的,它的建立有兩大益處。一方面能夠彌補黨校教學方式的單一性,使黨員干部能夠走出課堂,觀看由黨史改編的漫畫、圖片和視頻,進行體驗式學習。另一方面,也能夠使普通黨員能夠回顧歷史,在參觀過程中更好地明確自己身為黨員的歷史使命,積極地發揮自己的模范先鋒作用。黨史陳列室的成立使金堂縣的基層黨史教育具有了區別于其他地區的先進性和特色性。
二是優秀黨史課下基層,增強基層黨史教育的理論性。優秀黨史課下基層有兩個非常好的方式。一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將許多優秀黨史課程共享到基層黨校,或者組織普通黨員觀看。如前所述,目前基層黨校的師資力量和水平有限,金堂縣也是如此,這些在短期內沒辦法改善。但是通過互聯網技術能夠實現優秀黨史課共享,彌補基層黨校黨史教育不夠理論性和科學性的困難。二是通過基層黨校與相關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建立合作關系,使高校的優秀黨史教師或者研究生下基層講述黨史。比如金堂縣位于成都市,而成都市有許多高校,通過與這些高校建立合作關系,一方面使高校研究黨史的老師或研究生更好地了解地區黨史,挖掘地方史料,發展自己的學術,也可以增加更多的實踐經驗。另一方面,也能夠使基層黨校的黨員和普通黨員學習到更精彩的、更有趣、更具有理論性和科學性的黨史課程。
三是特色黨史活動,增強基層黨史教育的持續性。如前所述,基層黨校的黨史教育課程比較短,黨員干部在學習過程中也沒有足夠的重視。黨課培訓一結束,往往就不會再想起之前上的黨史課,只有通過各種形式特色黨史活動,引起黨員對黨史的重視,也能使黨員干部回憶起一部分當初的黨史課程。通過這種周期性的特色黨史活動,從而增強基層黨史教育的持續性,而不是僅僅局限于黨校,局限于黨員干部,調動整個基層黨員的積極性。關于這方面,金堂縣做出了許多努力,也舉辦了許多特色黨史活動。比如,金堂縣舉辦的2018年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論壇,舉辦“學黨史、知黨恩、跟黨走”黨建知識競賽,觀看黨史教育電影,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憶黨史、強黨性、跟黨走”主題黨日活動,開展“溫黨章、憶黨史、學先進”主題演講比賽。通過這些形式多樣的特色黨史活動與黨史課程學習相結合,區別于時間極其有限的黨史課程,金堂縣的基層黨史教育更具有持續性。
三、結束語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史料,不同的經濟發展狀況,應該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規劃當地的黨員黨史教育。但是總體思路是大致相同的。首先,新時代是更加開放和多元的時代,這就需要各基層政府開拓創新,適當借助于社會組織的力量,激發黨史教育的活力。其次,新時代是技術更為發達和先進的時代,借助于科學技術,逐漸打破基層黨員黨史教育的封閉性;新時代更是廣大黨員銘記黨的歷史,發揚黨的優秀作風,展現出共產黨人精氣神的時代,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從思想意識上重視基層黨員黨史教育的重要性,規劃合理科學的黨史教育路徑。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N]. 人民日報,2015-12-14(001).
[2]習近平.在全國黨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摘要)[J].中共黨史研究,201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