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彪
摘 要:小學階段是正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重要階段,數學素養能夠調動小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為未來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重點探討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誤區,以及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具體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數學素養
前言: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廣大一線教師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核心素養是學生未來學習發展的關鍵,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然而目前的小學教學當中,還有許多的小學數學教師,由于受到升學考試的影響,更加看中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素養存在的誤區
在教學當中重知識輕素質的問題依然普遍存存,尤其我國的鄉鎮小學的教學方法相對落后,無法有效吸引學生來主動參與學習,使得在教學中培養核心素養的效果很不理想,所以教師要不斷的進行探索,以找到更好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下面是在課堂教學中培養數學素養的存在幾點誤區:
第一、誤以為培養數學素養就是培養數學技能。有很多的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簡單的以為提高學生的數學技能就能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認為只要課堂教學的效果好,課后對學生再配以強化訓練,就能夠使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提高。這種想法是十分片面的,其實這樣只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技能,卻無法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第二、錯誤的認為可以對數學書中的內容進行選擇來培養學生數學素養。有一部分小學數學教師認為課本里面的數學知識可以有選擇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這種想法只能說明該教師對數學素養的廣泛性缺少認知。
第三、教師對文化背景過份看中。很多數學教師都非常注重教學中的文化背景,導致了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出現唯文化的現象。這種情況的表現充分表現出了教育的形式化,反映了出了教師對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意識比較淡薄。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具體措施
(一)教學模式的轉變
經過了幾年的時間發展,目前新課改已經初見成效。我國的小學教育教學理念已經發生很大的轉變,從以往的灌輸式教學轉變為如今的啟發式教學,在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素質,突顯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的成為了課堂學習的主人。但是仍有一少部分小學數學教師,依舊還在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這種現象在我們農村小學教學中尤為突出。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標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明顯阻礙了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制約了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所以為了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更好的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就就一定要具備正確的教學理念,提高自身對數學教學的認知,明確新課標對小學數學的要求,只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將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在小學教學中靈活的加以運用,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另外,在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過程中,要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1]。
(二)大數學觀的樹立
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很多教師認為只要在課堂上認真講課,把學生的成績提高上來就算完成了任務。存有這種教學想思的教師為數不少,特別是我國的鄉鎮小學中由于受到教學條件等多方面的制約,不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很不得把課堂的時間都用來講解數學知識,想讓學生在課堂就能自已講的知識都消化吸收了,但事情往往事與愿違,由于是被動學習,學生反而無法提起學習的興趣。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不僅要有很強的計算能力,還要有在現實生活當中實際運用的能力。要想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就一定要做好下面面幾點,一是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人。二是重視課程資源的挖掘。只有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的實際運用,才能培養學生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是提倡開展小學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法是當前課堂教學中最具實效的一種學習方法,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長處,進行相互彌補互相借鑒作用,進一步提高學習效果。
(三)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課堂教學的重點不僅是要培養學生掌握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來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優秀品質[2]。在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數學教師要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合作學習平臺,培養學生的數感,讓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可以有所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數學課本上的概念,公式等學習內容,來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通過知識的實踐運用來培養學生思維的連續性。小學生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當前小學數學教材當中的內容正好符合小學生目前的能力特征,有助于抽象方面知識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的嘗試與探索,鼓勵學生要能獨立思考,敢于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和數學觀的形成。
(四)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數學與現實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數學素質就是用數學思想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3]。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注重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通過社會生活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的能力。比如就可以讓學生來完成一些簡單的家庭理財任務,在家長的配合與幫助下,讓學生參與計算家庭一周的生活支出的管理,計算出家庭在一周內的總花銷,那個部分支出的最多,如何可以更合理的安排支出才能有所改善。有意識的通過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樂趣與重要性,逐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質。
結論:總之,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是一項長期工程。要想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數學教師首先需要對傳統的教學觀念及教學方法加以轉變。只有這樣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才能夠有效的提高,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摸索更科學、更適合的教學模式,從而有效提升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8):165.
[2]姚梅.“教是為了不教”——淺談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J].才智,2019(16):20.
[3]鞏素芳.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01):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