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針對現階段大學英語教學情況,了解大學生英語學習水平,明確新時代發展對高校培育人才提出的全新要求,研究基于任務型教學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并分析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優勢,以此在豐富課堂教學知識的基礎上,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模式;大學英語;應用能力
【作者簡介】貢天媛(1983.04-),女,漢族,遼寧營口人,營口理工學院外語部,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研究,全英教學,交際教學法。
引言
大學英語課程,不僅是各專業學生更快適應市場需求的基礎學習科目,還是學生拓展自己就業范圍的必修課程。尤其是在我國進入世界貿易組織后,隨著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越來越高,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對當前培育人才的英語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現階段大學英語的教學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也涌現出大量問題,因此下面對基于任務型教學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工作進行深入探討。
一、大學英語教學出現的問題
通過了解實踐案例分析可知,很多大學英語教學都會出現以下幾點問題:第一,在新課改下,受競爭越發激烈的市場環境所影響,以考試為核心的教學形式不僅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還難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大學英語課堂提供的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與市場企業崗位提出的要求存在偏差,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內容無法滿足崗位要求,而企業對學生的專業技能也產生質疑,很多情況下都要求實習學生先學習企業崗位要求和工作內容。第二,大學英語教學工作效率過低。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雖然班級學生可以在筆試中獲取中上等成績,但卻無法熟練閱讀和應用所學英文課文,而且在實踐溝通中存在較大問題,實際寫作能力也不強,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學生未來進入企業崗位的實際工作情況。第三,大學英語教師依舊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如注重詞匯講解、語法舉例的方式進行操作,并沒有在整合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特點的基礎上,選擇更多課外元素豐富課堂內容。長此以往學生就算可以順利畢業,但進入就業市場后很容易被其所淘汰。第四,學生沒有明確任務型教學課堂的獨特性,教師沒有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和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致使整體課堂氛圍依舊處于以“教師”為主導的環境中,不僅無法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還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自信心。
二、任務型教學模式
1.概念。任務型教學模式是指,在大學英語課堂中讓學生應用英語來完成教師提出的任務,這些任務會與學生的生活、學習等有直接關系。大學英語教師通過在課堂中設計具體問題,不僅能提升整體課堂教學活動的具體性和真實性,還有助于學生在理解和深化所學知識的同時,完成教師預期設定的學習任務,進而強化自身的英語學習水平,并形成一定的英語素養。了解實踐案例可知,教師通過為學生設計具體教學任務,能幫助他們結合具體方向進行問題思考,并合理引用累積的英語知識進行現實溝通,以此在了解英語應用規則的基礎上,形成英語表達創造力,進而實現預期設定的課堂教學目標。
2.基于任務型教學模式下的課堂設計原則。第一,真實性。這一原則是指,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要確保其中引用的材料符合現實生活特點,且要結合真實情景進行活動實施。由于此時提出的真實只是一個相對概念,因此在結合真實性原則進行任務設計時,也可以引用不真實材料,但必須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盡可能構建具備真實性的教學環境,以此確保學生在參與和學習中可以了解更多現實知識,進而明確大學英語和現實生活的關聯,并調動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第二,實用性。教師在設計任務時,不能只從形式入手,還要分析其在實踐中應用獲取的效果。因此,在基于任務型教學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工作中,要突破傳統教學觀念,避免出現為了任務而設計任務的教學行為,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在整合學生個體活動創造條件的基礎上,明確課堂教學內容和時間,最大化地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溝通的平臺,以此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活躍學生學習氛圍。當前,任務型教學模式最大的特點在于,其可以通過提出有趣的教學課堂設計調動學生學習樂趣,并引導他們自主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由此,專業教師在設計相關內容時,可以結合任務的獨特性和趣味性進行研究,避免提出單調、繁瑣的內容降低學生學習興趣。
三、基于任務型教學模式下的英語課程設計
整合以往教學經驗分析,對新時代下的任務型大學英語教學工作而言,基于任務型教學模式下的英語課程設計主要分為以下幾點:第一,研究教學內容。在明確教學內容的知識性目標后,教師要了解教學知識的應用性目的。但了解實踐案例分析可知,大部分教材并沒有為教師明確具體目的,而且教師也沒有對教學知識的目的進行探索。第二,設計任務內容。知識都是以現實生活為例提煉出來的。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直接從學生周邊入手,選擇有價值的內容設計真實而多彩的教學任務。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知識都可以直接引用現實案例進行教學指導,有部分內容難以在現實生活中充分展現,此時就要求教師在明確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對現實案例進行優化設計,以此為實踐課堂教學提供有效任務。第三,呈現任務。這項工作是基于任務型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學的重點內容。如果能在上課初期就直接提出任務,這樣就會促使學生在任務的引導下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技能訓練,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還有助于提高任務的真實性。但若是在上課初期并沒有直接展現任務,而是在完成基礎知識和技能訓練后,讓學生結合自己完成情況和任務進行對比分析,不但無法滿足任務型教學要求,而且難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導致最終教學效果差強人意。
四、基于任務型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學的優勢
1.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現如今,大部分學生都屬于獨生子女,從小接受父母親人的溺愛,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成長觀念,與他人合作的意識非常薄弱。通過設計任務型教學課堂,不僅要求學生通過構建小組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還需要學生明確合作學習的優勢,進而從中體會到合作學習帶來的樂趣和價值,并鍛煉學生面對困難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精神。通過設計教學任務,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還有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范圍,這對大學生未來健康地成長和學習具有積極作用。
2.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基于任務型教學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工作,需要教師以學生學習特點、所處生活環境、性別及年齡等差異為基礎,科學劃分小組成員,保障學生在各個小組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同時,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要展現出一定的引導性作用,并設計多樣化的任務內容,促使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想法進行探索和發掘,以此充分展現他們的個性化觀念。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決不能繼續引用傳統教學方法,讓學生“統一”發展。
3.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興趣是學生成長最好的老師。在大學英語課堂中,教師要想達到預期設定的教學目標,培育適合市場發展需求的優秀人才,要結合任務型教學模式對傳統教學內容和形式進行優化革新。了解實踐案例分析可知,任務型教學模式是以多種活動為載體進行任務設計,在課堂中落實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還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并構建優質的學習環境。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任務型教學模式是通過設計符合學生真實生活的場景,提出與教學內容相符的任務,依據語言溝通,豐富課堂教學趣味性和獨特性的一種活動。因此,在大學英語課堂中推廣時,教師要在整合以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深層探索實踐教學特點,以此確保基于任務型教學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工作得到優化和完善,并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水平,進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鄧先超.“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大學英語“學與教”的思考[J].2018.
[2]鄒霞.地方高校分級教學中大學英語精讀課型任務型教學模式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5):253+255.
[3]廉莎莎.解讀大學英語任務型教學[J].2012.
[4]許薇.任務型教學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拓展課程研究——以鞍山師范學院為例[J].校園英語,2016(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