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虎
摘 要:本文分析了精準的課堂管理方案是否有助于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闡述了課堂管理的失敗與成功是否對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有直接且巨大的影響,教師對于課程內容所做的充足準備與明確的教學目標,在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有多么關鍵。針對教師們如何在生活、顯示、體驗等方面探索高效數學教學方法,如何以自主性、合作性、創造性學習形式提高學習效率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地研究。抽取了某小學的幾堂數學課觀察教學方式,對學生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只有多加以實踐,總結經驗才能實現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前言:新中國建立后,即使中國的教育已得到很快地發展,中國的教育水平仍然在不斷提高,教育界成長的過程中免不了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比如:存在學術權威,難以避免一支獨大、缺乏溝通、知識壟斷等問題。尤其對于小學教學,很容易形成上層權威專家對教師教學方法與內容的控制,導致教學形式與方法的簡單單一,缺乏多元化與可能性;相對于學生的人格培建與心理健康更注重紀律的遵守,忘記了教育行業以人為本的初衷。這些都是教育走向死板、失去生命力的最不可忽略的可能之一。
一、教師課前準備充分,明確教學目標、
對教材知識點與考點的完全掌握是基礎。在學期初就應當劃分清初學期、二輪復習與三輪沖刺的時間安排與教學內容分配。各學科老師,其中以數學學課為最,應有極強邏輯思維、清晰的教學思路,每隔一定時間段應將各章知識總結,建立整體概念。如何將零散知識點與分散章節歸集整理,從而串聯起整本教材知識點,是衡量一位老師教學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只有一輪學習打好底,二輪復習做好充分練習才能推進第三階段的沖刺。在教學中,不可忽略對學生情感、心態的培養,而不應單單注重一道題會不會、能不能做對。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運用固然重要,是否自信、在考試心態能否保持良好更是重中之重,因為這些素質的培養不僅只針對某次考試、某個學年有用,對于學生來說,終生受益無窮。
二、運用多種手段,體驗學習過程
(一)自主性學習形式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學會自主學習是由幼年轉入童年、青少年學習生活的重要一環,尤其數學學課,是大部分學生眼里枯燥、痛苦的代名詞,小學低學年學生很容易在課程中產生視覺疲勞、肢體疲勞,降低聽課效率、打擊自信心。一旦失去他人認同感,學生的抵觸情緒輕而易舉地泄露出來。這就是對于低年級老師最難的一點:如何讓孩子學會課堂規矩,比如:回答問題要舉手、積極發言、融入課堂、不要交頭接耳。保持對學習的熱情,以此完成小朋友到學生的轉變。想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最關鍵的就是要讓他感到自己被尊重。比如,課堂管理決策的決定讓學生參與其中、提出意見。
(二)合作性學習形式
合作性學習方式是教育領域以人為本這一重點方針的具體體現,合作性教學是以紀律良好的課堂氛圍為前提全新教學模式,以柔克剛鍛煉學生的集體協作能力,增強班級凝聚力,利于發現、發展學生的個人優勢,實現集體成就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逐步對周遭事物形成個人態度。我國對此引入了一個新的教學概念叫做柔性管理,是一種以知識發展經濟,真實推動全球經營的一種管理方式,此方式看似與教育業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是仍舊適用。合作型紀律課堂管理模式源于美國,分為3C原則、4R規準、5A技巧、6D方案,主要用于師生交流、解決沖突、分析后果,在同齡人中獲得認同感,創造更優良的教學環境。尤其在小學階段樹立學生合作意識利于成長后的發展。
(三)創造性學習形式
創造性學習形式主要培養學生敢于打破規則、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如何在必須遵守的范圍內實現最大的自由。在獨特的思考中付諸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積攢經驗,以便在遇到問題與困難時有屬于自己的,有個人經驗總結而擁有的解決方法。讓學生從各個角度綜合全面的思考問題,擺脫死學、傻學的惡性循環,靈活動腦,最大程度地運用課本中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個人創新意識。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障
為了證明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小學數學學習提高效率不可繞過的重要一環,我們抽取了四所學校中的四位教師與她們所帶領的班級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不可否認的是,師生目標是一致的,就是創造和諧愉快且高效的課堂氛圍,經過調查的老師幾乎全部都希望建立一個氣氛活躍的課堂,建立一個融洽的師生關系。超過半數的老師認為自己做到了民主課堂、說服教育,但大部分的學生仍持保留意見,這是所調查對象雙方視角來看最大的分歧點。極多數學生均傾向于安靜的并不影響上課的課堂氛圍或是一個活躍融洽的課堂氛圍。在老師看來,學生討厭學習以及課業難度太大是導致課堂出現問題的元兇,在這一點上,學生與老師達成了共識。結果同時顯示,雙方均認為師生交流非常重要,但卻幾乎沒能做到。倘若增加師生溝通的頻率,師生關系也能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從而保證老師在課堂數學知識的穩定輸出以及學生的高效學習。小學階段,教師責任更加重大,對于溝通要更加主動,來自老師的善意與肯定往往最可影響小學生對自己的肯定、對學科的學習興趣。
四、重視課后與課堂的緊密銜接性
在課堂新的知識點學習結束后,應該設置相應的課堂練習,總結歸納知識點,根據課上練習的反饋,以薄弱知識點為依托,有針對性的選擇作業題目,老師應根據課程安排自行選擇參考書內容最低不應低于三本,參考書選六至七本為宜,所選練習題的難度更是一門學問,相對于所學內容來說,既不能難度過大,否則易使學生做起題來一頭霧水,失去了練習的意義;也不能歸于簡單容易,畢竟課后習題與課上練習要區分開,學生才能有成績上的進步。但所有的題目均要以書本為原型進行變換。
結語:學校不僅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殿堂,更是他們的精神家園,是培養健全獨立人格的器皿,應當讓學生在學習中快樂成長。我深知教育工作者的艱辛與不易,不僅要耗費心神列提綱、改課件,有時還要承受學生甚至家長的誤解。但更優良環境、美好的世界都是由一群人共同努力而來。教師一方與學生、家長一方都應充分給予彼此信任。讓課堂氛圍快樂、積極參與、提高數學課教學效率才是雙方一致的目標。作為教師應敢于放手讓學生單獨解決問題,相信他的能力。學生的每一次嘗試都是一次創新,每一次的實踐都是一次修正,不可以剝奪學生犯錯誤的權力,小學的他們,應用有無數次嘗試的機會,每一次機會都意味著一種新的可能。積極帶動學生思考才是關鍵。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提高教學課堂效率的根本方法就是要讓老師課前充分準備,明確教學目標;利用自主性、合作性、創造性學習形式體驗教學過程;建立穩定和諧的師生關系并重視課后與課堂的緊密聯系、注重相關性。
參考文獻
[1]童穎瑩.基于診斷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8-10
[2]申海軍.談小學數學教學創造性學習習慣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7:6-7
[3]唐嘉欣.小學低年段數學課堂高效管理策略研究[D].廣州大學,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