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在骨科患者圍手術期應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效果。方法:選擇近6月于我院實施手術治療的骨科患者83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康復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常規護理組39例采用骨科圍手術期常規護理,康復護理組44例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康復護理組術后一般情況優于常規護理組(P<0.01);術后2周內并發癥少于常規護理組(P<0.05)。術后1、3、6個月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強于常規護理組。結論:對骨科手術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
關鍵詞:骨科;圍手術期;護理;快速康復外科
近年來在外科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中,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日益廣泛,減少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創傷,從而縮短患者術后康復所需的時間。該理念將外科手術與疼痛學、麻醉學等相結合,以達到降低術后并發癥、抑制圍手術期應激反應、促進臟器和肢體功能恢復等,以達到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1],其主要內容包括術前予以健康教育、麻醉方式、改良手術方法、術后充足止痛及早期功能康復鍛煉等。其中術后早期功能鍛煉對改善預后具有重要作用[2-3],將本研究應用于本科骨關節手術患者,現做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于我科室實施手術治療的骨關節患者83例,時間為2016年6~12月,男43例,女40例,年齡42~65歲,病程7d~15d,主要表現為患肢疼痛伴活動受限等。所有患者均證實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排除智力障礙、病理性骨折及存在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或其他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兩組患者均由同一主任醫師主刀,在腰麻下行膝關節置換術。將83例患者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組39例和快速康復護理組44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常規護理組實施常規護理。
快速康復護理組 除常規護理外還執行如下護理措施:結合患者的病情和特點,指導患者術后當日進行踝關節背伸柘屈,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根據患者的年齡、配合程度及其家屬的協助能力制定個體化的康復訓練計劃和日常生活能力訓練;觀察患者一般情況 觀察并記錄內容包括床上及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患者術后2w內并發癥,據功能活動、疼痛狀況評分,滿分100分,關節功能恢復好的,分數越高,膝關節采用HSS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x2檢驗,t檢驗,以(x±s)表示,檢驗水準取0.05,采用SPSS17.0軟件做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83例骨科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在圍手術期間無嚴重并發癥或不良反應。
2.1 兩組術后一般情況比較,見表1。
2.2 術后2 周內并發癥情況比較,見表2。
2.3 兩組患者術后1、3、6個月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對比,見表3。
3 討論
83例骨科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在圍手術期間無嚴重并發癥或不良反應。康復護理組術后一般情況優于常規護理組(P<0.01);術后2周內并發癥少于常規護理組(P<0.05)。術后1、3、6個月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強于常規護理組。對骨科手術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
參考文獻:
[1]杜磊. 髖關節置換術后早期康復的重要性[J].新疆醫學,2010,40(6):64-66.
[2]馬江濤,俞敏,俞高峰快速康復外科理論在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治療中的應用[J].中醫正骨,2015,1(27):60-63
[3]江永良.小切口和快速康復外科在全髖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骨科臨床與基礎研究雜志.2012,4(4):32-35.
作者簡介:
陳辰,女,天津,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骨外科,護師,本科,快速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