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逢成 孟憲華 朱琳
摘要:目的:分析醫學影像技術在多種疾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擇在我院接受過醫學影像檢查的420例患者,時間范圍以2016年9月-2018年9月為準。調取患者資料,記錄影像學檢查結果,并將其與病理結果進行對比。結果;420例患者經影像學檢查112例為骨科疾病、101例為中樞系統疾病、84例為心血管系統疾病、104例腫瘤、19例為創傷。該結果與患者病理結果一致,p>0.05。結論:醫學影像技術可為醫師提供高質量的圖像和信息,幫助醫師更快、更準確的對疾病做出診斷,在臨床應用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醫學影像技術;診斷;病理結果;MRI
X線、CT及MRI是醫院常用于輔助診斷疾病的影像學技術,其優勢在于快捷方便、簡單安全,再加上準確率高受到廣泛關注。盡管這些影像學技術不能作為確診某些疾病的手段,但臨床上不可能做到所有病例都經過手術病理證實,因此,影像學技術在醫學影像診斷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本次研究選擇本院在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間收治的420例曾接受過影像檢查的患者為例,探討分析醫學影像技術在多種疾病診斷中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 材料
1.1一般資料
420例患者均為在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間接受過X線或CT或MRI檢查的病例。其中男性218例、女性202例,年齡在(38.89±14.57)歲。所有患者均經病理證實,其中12例為骨科疾病、101例為中樞系統疾病、84例為心血管系統疾病、104例腫瘤、19例為創傷。
1.2 觀察指標
調取患者病歷資料,記錄影像學檢查醫師判定結果,并將其與病理結果比較。
1.3 統計學
采用SPSS20.0軟件統計,%表示計數資料作χ2檢驗,P<0.05顯示差異顯著。
2 結果
420例患者經影像學檢查112例為骨科疾病、101例為中樞系統疾病、84例為心血管系統疾病、104例腫瘤、19例為創傷。該結果與患者病理結果一致,p>0.05。
3 討論
3.1 常見的醫學影像技術
前面說到,X、CT及MRI是臨床上常見的醫學影像技術,其在臨床中的應用得到了廣泛認可。首先,X線是最最常見也是最早用于醫學中的技術,利用X線穿透力強的特點,通過人體不同組織時可被一定程度的吸收,到達熒幕后就會有量差,從而形成影像。X的優點在于其方便快捷、價格便宜,容易被廣大群眾接受,透視檢查時,X線可隨意切換部位對患者身體多個方位進行檢查,但缺點在于不能保留客觀的證據,也不易分辨細節;攝片檢查時,只能對某一特殊部位進行檢查和記錄,若有多個部位檢查時則需要拍攝多張照片[2]。其次,CT也叫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其成像原理是利用X射線光束掃描醫師指定的病人某部位一定厚度層面,通過探測器接受透過該層面的X射線,后轉為可見光,再轉為電信號,最后切換為數字信息再由計算機處理成圖像。CT的優勢在于其密度分辨率高,相較于X線高出10-20倍,同時也有檢查方便、迅速,圖像清晰的優點,對于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心血管等疾病的診斷有較大的價值[3]。MRI也是我們常說的磁共振成像,屬于物理成像技術,通過對人體施加某種特定頻率的射頻脈沖,促使人體原本處于靜態磁場的氫質子發生磁共振現象,而停止脈沖后,質子弛豫從而產生MR信號,再由信號接收器接受后通過系統編碼、重建獲得圖像。MRI的優勢在于其安全性更高,不會對人體產生電離輻射損傷,并且相較于X線和CT等技術,MRI還能獲得原生的三維斷面成像和多方位圖像,還能清晰的顯示人體軟組織情況。另外,醫學影像技術中還包括超聲、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等,這些技術也都有各自的優勢,并在不同醫學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4]。
3.2 醫學影像的臨床應用
本次研究得出,420例患者經影像學檢查112例為骨科疾病、101例為中樞系統疾病、84例為心血管系統疾病、104例腫瘤、19例為創傷。該結果與患者病理結果一致,p>0.05。這說明,醫學影像技術在臨床醫學診斷中發揮著重要的意義。首先,包括骨科、肺部疾病、泌尿系統結石疾病、異物檢出、婦科疾病診斷X線都能占據一席之地。X線不僅可作為診斷這些疾病的重要工具,更可用于部分疾病的治療輔助儀器。以骨折疾病為例,醫師們往往在進行手術時借助C臂X線機來實現對骨折部位的定位,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中也可利用C臂X線機導航,促進手術的順利進行。其次,按照部位不同,CT也可用于顱腦、頸部、胸部、腹部、盆腔、脊柱、四肢關節等所有部位的疾病檢查,CT的種類有很多,包括螺旋CT、旋轉CT及一些高端CT技術。同時CT不僅可用于疾病的診斷,對某些疾病的治療也有重要的意義。以神經外科手術為例,腦腫瘤患者術前可行腦CT檢查以判斷腫瘤和靜脈竇的關系,為手術方案提供重要信息,術中可借助CTV導航,可幫助醫師徹底切除病灶,降低術后風險[5]。MRI可用于顱腦、眼眶、脊柱與脊髓、腹部和關節、盆腔、四肢等部位的多方位掃描,不僅如此,MRCP、MRU、MRA等一些特殊的檢查技術也在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相較于前兩種影像技術來說,MRI更適用于血管壁、脫髓鞘病、腦白質病、腦腫瘤、顱腦感染等疾病的診斷。同樣的,近年來MRI在多種疾病的治療中發揮了很大的幫助。以肝癌消融治療為例,通過MRI可清楚顯示患者肝癌病灶,并通過同一切面US-CT/MRI融合成像來計算圖像融合成功率以引導消融治療,術后還能通過MRI檢查評價消融是否完全。
綜上所述,醫學影像技術可為醫師提供高質量的圖像和信息,幫助醫師更快、更準確的對疾病做出診斷,有的還能作為疾病治療的輔助手段,在臨床應用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汪旭東.醫學影像技術在肺結核中的應用效果[J].醫學信息,2017,30(4):275-276.
[2]閆紅華,牟云森.醫學影像技術在醫學影像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