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超
【摘 ? ?要】現階段,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國家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增強身體素質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越來越多的學校將體育成績作為了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這項措施是為了引起學生對自身身體素質的重視,正所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個健康的身體素質是至關重要的。本篇文章將重點探討在初中階段,如何通過體育教學,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初中教育 ?體育教學 ?具體舉措 ?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084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父母對其是百般寵愛,力求給孩子最好的,包括吃的、穿的、住的,雖然孩子看起來很健康,但是,生病吃藥卻是常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亞健康”,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缺少鍛煉,體質太弱。故而,學校要加強體育教學,通過運動,給學生們塑造健康強壯的身體。作為一名初中體育教師,我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培養學生對運動的興趣
不少初中生對體育鍛煉是十分排斥的,一談到體育課,就愁眉苦臉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學生們沒有發現體育運動的趣味,再加上傳統陳舊的體育教學形式,單一的教學內容,學生的這種心理,就可以理解了。體育教師要正確看待學生的心理需求,反省自我的教學方式,在體育課堂中融入多種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體質。我將列舉以下四種方式方法,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
(一)善用體育器材
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單一,一般就是跑跑步,做做操,學生很難提起興趣。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現狀,將體育器材融入進來,能夠極大的豐富課程內容,滿足不同學生對體育運動的需求。比如,喜歡球類運動的學生可以組織打籃球、踢足球、打排球、羽毛球等,喜歡田徑運動的學生,也可以選擇去跑步、跳高、跳遠等,當然,跳繩、踢毽子、扔鉛球等體育活動,也深受學生的喜愛。在實際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保證體育活動開展的有序性,避免體育場地過于擁擠,同時,也要排除安全隱患。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教師還可以采取新式體育器材,結合新式的體育運動方式,播放熱血的音樂,讓學生們對體育運動更有激情,自然而然,學生們就會慢慢地愛上體育,久而久之,體質自然得到增強。
(二)開展親子運動會
親子運動多見于幼兒園和小學,目的是為了增進家庭感情,豐富教學內容,其實,初中體育中也可以增設這個教學活動,作為培養學生對運動興趣的突破口。畢竟,孩子在家長面前會更有表現欲,對運動的參與度會更高,積極性會更強。教師就是要抓住學生的這個心理,精心準備一場體育活動,在親子游戲的設置環節,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和娛樂性,讓學生在玩耍的過程中,發現體育運動的樂趣,然后,再設置一系列的獎勵,并多采用一些激勵性的話語,對學生加以表揚,在多重心理作用下,學生們會慢慢愛上體育運動,并自發地參與進來,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自然,學生的體質能夠得到提高。
(三)開展體育游戲
對游戲的喜愛是孩子的天性,這是不分年齡性別的,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在體育教學中,多融入一些時下比較流行的小游戲,學生們既樂于參與,體質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提高,一舉兩得。比如,看過《爸爸去哪兒》的學生都知道“蘿卜蹲”這個游戲,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以組為單位進行游戲,游戲規則是,每一個學生都用一個顏色命名,可以是“紫蘿卜”、“黃蘿卜”,也可以是“紅蘿卜”、“白蘿卜”,然后再由一個學生開始,如“紅蘿卜蹲,紅蘿卜蹲,紅蘿卜蹲完,黃蘿卜蹲”,念到誰的名字,誰就要快速做出反應,做出與前一個學生相同的動作,這既是一個體育活動,也極其考驗學生的反應能力,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們也能夠在游戲中找到歡樂,逐漸培養興趣,加強體育鍛煉。
二、學校以及教師要引起重視
不少學生體育鍛煉缺乏,體質較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學校以及教師的忽視。初中階段普遍存在這樣一個現象,大部分的學科教師都可以隨意占用體育教師的課堂時間,到了期末考試臨近的一段時間,更是如此,出現這種教學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觀念的落后,認為學習成績才是最重要的,體育鍛煉都是在浪費時間。為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學校以及教師要引起重視,改變陳舊落后的教學觀念,給學生們更多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
三、增強學生運動的意識
學生自主運動意識缺乏同樣是造成身體素質偏弱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就需要學校以及教師給學生灌輸相應的理念,讓學生引起重視,明白運動的積極作用,并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一方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專業的知識講座,另一方面,“運動即健康”的觀念不僅可以在體育課堂上滲透,在其他學科上,教師也可以通過一系列的真實事例加以滲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慢慢也能夠強化運動意識,逐漸做到自主運動。
四、提高學生體質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一)對學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要保證體育教學的高效開展,教師先要對學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包括興趣愛好,身體素質情況,性格特點等。畢竟,體質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長年累月的鍛煉與堅持,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個人喜好安排體育運動,在培養學生興趣的基礎上開展,才是最為有效的。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習慣一旦養成,久而久之,通過不斷的運動,學生的體質能夠得以提高。
(二)提高防護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體育教學活動同樣是一門高危學科,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發生意外。對于這個方面,教師要引起重視,不管是在理論課堂上。還是在實踐課堂上,都應該不厭其煩地給學生們灌輸安全理念,同時,對于一些比較危險的體育活動,如打籃球、扔鉛球、跳高、跳遠等,都應該叮囑學生做好防護措施,并要教授學生正確的運動姿勢,防止因錯誤的運動姿勢或習慣,造成身體無法恢復的損害,畢竟,增強體質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上的。
綜上所述,教師要以學生的興趣培養為突破口開展體育教學,通過讓學生找尋體育鍛煉的趣味,自主參與進來,在長期的鍛煉下,增強個人體質。教師要多采用新式教學方法,融入多種小游戲,開展多種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并養成一個良好的運動習慣,久而久之,身體素質自然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何國慶.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體質[J].明日,2019(17):165-165.
[2]李全生,高鵬,倉海.泛體育教育觀——基于全面發展教育理論的學生體質問題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39(4):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