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胡美
【摘 ? ?要】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改變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在解決問題方面的多樣化,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行個性化學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創設自主學習氣氛,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以“探索嘗試”為核心來設計各個教學環節,收到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數學 ?探究式學習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097
探究式學習是學生們在學科領域之中或者是在現實的生活情境之中,通過問題的發現,以及針對問題采取調查研究,親身參與到問題的動手操作,主動表達和交流互動等探究性學習方式當中來,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經驗,獲得技能以及良好的態度。探究式學習最主要的是學生們的參與,注重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以及直接經驗的參與和體驗,同時鼓勵和倡導學生們進行創新性的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學生們主動發現問題,在問題之下更容易引發學生們的好奇心和興趣,而教師則指導學生們以知識作為工具來解決文體,同時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也能夠對問題就進行驗證。探究性學習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習活動,無論是問題式,發現式還是體驗式,都建立在知識和能力以及情感并重的基礎之上的。
一、尊重教材,挖掘教材趣味點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有一個毛病,就是會直接略過數學教材中的想一想、做一做的小環節。教師這么做,很明顯是忽視了這種探討類的環節,而這恰恰成了學生學習最大的缺陷。
在初中數學中的這些小環節,首先是對學生枯燥的數學知識起到調節的作用,讓學生有機會放松身心,在娛樂中體會知識的趣味性;其次是這部分正是知識的實際運用,對這部分的探究,能讓學生了解知識的實用性,提高學習知識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發揮。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深入地研究教材,不僅要研究知識,更要研究教材每一個環節應采取的形式和作用,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目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豐富教學方法,提高課堂趣味性
數學是一門技巧性的學科,具有很強的趣味性,但是在傳統課堂卻變成了數字的堆砌課,完全喪失了其原本的趣味性,因此,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沒有樂趣可言。教師要運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方式方法。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將知識的學習與知識的趣味應用相結合,將講授知識與學生探究相結合,教師拋出問題,讓學生根據學習的知識進行推理,最后分組競賽,找到最聰明的小組,進行獎勵;或者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進行對知識的探索,一邊探索一邊進行知識的學習,在探索成功后知識的學習過程也就結束了,這種實踐和知識相結合的方式十分有利于學生牢固掌握知識,在積極的狀態下學習,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會了數學的學習技巧,獲得了技能,促進了求知欲,也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三、自主探究積極引導
當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之后,教師首先做的并不是立即給出答案,而是讓學生們自己去主動思考,或者通過動手計算與操作的方法,先自己來完成問題的解決。例如在學習初中數學八年級“大數感受”的時候,學生們對于很大的數據是沒有概念的,也很難有清晰的認識和想象,因此我可以讓同學們通過測量每一本課本的高度,然后多少本的數學課本摞在一起才能夠趕上一座珠穆朗瑪峰高度,還有測量同伴的手臂長度,多少個人張開雙臂才能夠達到圍繞整個赤道一周的距離。在同學們自己的計算和測量過程中,他們自然會對這些大的數據有了更加清晰的對比和認識。
四、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自學能力中獨立閱讀能力是關鍵,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時首先要過閱讀關。在七年級第一學期開始時,用了一周左右的時間進行領讀,邊讀邊講解,對定義、法則、公式等,要求學生加記號,嘗試著做眉批,然后讓學生自己閱讀。有些學生閱讀時不認真,不仔細,草草閱讀后就立刻做題,結果錯誤很多。于是,我們應采取措施,在“啟”上下功夫,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提出一些懸念,引導學生認真閱讀。如:在開始學“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提出“雞兔同籠”問題,學生迫切想知道雞兔各有幾只,于是從書中去尋找答案,讀書便認真了。當學生看書無目標時,出示閱讀提綱,引導學生把握知識要領,掌握重點,解決疑點,敞開思維,步步深入。同時還注重指導學生閱讀書中的概念、法則、定理及例題。由于書上的例題都是為新學概念的理解和運用準備的,因此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把書上的例題做一遍,并且弄清楚例題中的條件和所求分別是什么,應用了哪些概念、公式或法則。
初學幾何的人總認為幾何比代數難,因為它的新概念比較多。學生在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接觸數,對于數的理解運算很熟悉。但現在研究的對象要從“數”轉到“形”感到不適應,甚至失去信心。因此一開始就加強畫圖和識圖的訓練,制作投影片,還讓學生親自動手畫圖形,然后剪剪拼拼。學生感到很興奮,帶著濃厚的興趣閱讀幾何教材。這樣加強了形象思維,突出了圖形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相互合作,共同探討解決問題
如果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則可以指導學生們進入小組合作的方式,一個問題,小組中的每個人分配不同的任務,共同來完成,先討論問題的解決辦法,在進行實際的操作和實驗,在完成結論之后找幾個同學來進行整個過程的闡述。而作為老師可以從旁邊進行一下合理的指導,讓學生們的合作過程變得更加順利。
對于初中年齡階段的學生們,已經具備了獨立學習的能力,探究式學習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們調動自己的知識經驗和學習能力,在合作的過程中也能夠變得更加積極,與集體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當中應當積極倡導探究學習,同時讓探究學習也發揮其更好的作用,教師在角色和教學策略上做好充分的轉變。
參考文獻
[1]張干.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歸納意識培養[J].科技風,2019(25):16.
[2]后永清.關于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