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星
摘要:武術在中國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還深受人們的喜愛。而小學體育教學對學生可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將二者進行融合,既可以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學生的道德思想,又可以強韌意志增強體質,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觀念。本文主要對武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以及現狀所受影響進行分析,結合現代教學,推廣武術學習,傳播中華文化。
關鍵詞:武術教學 小學 體育教學
前言: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自然有著許多無價的文化瑰寶,武術便是其中之一。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之中,對身體素質的鍛煉往往是容易被忽略,平時的體育課內容并不能很好的調動起學生對運動的積極性。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加入武術學習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興趣,加強鍛煉學生的體質。
一、武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可行性分析
(1)武術教學課以豐富體育課內容
由于學生在學校里長時間的學習,導致學生對枯燥的內容都比較反感,而武術的學習恰好幫助緩解了這一情況。目前情況來看,很多城市的小學體育教學仍然是以基本體操為主,體操雖然簡單好學,相對要求較低,但并不能積極引起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將武術引入體育課不僅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同時,武術對場地設施和學生人數沒有什么限制,可以很容易地展開教學,培養學生的體育健身觀念。
(2)武術學習可以培養學生道德品質
武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繼承傳統文化有利于小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愛國觀念。學校展開武術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練習的過程中磨練吃苦耐勞的意志,形成肯吃苦、尊重他人、誠實守信的好習慣。武術對武德的修養極為注重,通過武術的學習還可以豐富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校園精神文明的建設。
(3)武術教學有助于學生身體健康成長
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往往在學習的基礎上被忽略,家長和教師只顧著提高孩子的成績,學生的身體素質卻達不到健康的鍛煉。將武術引入小學體育課堂對次情形可以起到很大的幫助,一是武術對于學生的運動量到達了要求,提高學生各方面的機體功能,二十通過大量運動可以有效緩解學生在平時課堂上學習產生的疲勞,有效改善學生不良情緒。武術中含有不少攻防技擊動作,通過此類動作的練習,可以增強學生完成動作的信心,消除負面心里情緒,有助于心理健康的全面發展,進而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二、武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調查情況
隨著武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展開應用,在已經開設武術課的小學中進行調查,發現情況主要圍繞四個方面。雖然小學體育教學已經受到了重視,但將武術融入小學體育多少存在著問題,想要武術在小學體育順利發展,就要解決現狀所存在的問題。
(1)武術師資匱乏
不少調查結果顯示,學校的武術教師在體育教師中占比不到百分之二十,也就是意味著學生很大可能無法接受正規的武術學習。有專業教學的武術教師和專業訓練的武術教師有少之又少,其余均是體育教師或非專業的武術教師組成,這樣就造成了武術學習在小學體育中發展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這種情況在小學中是普遍存在的,有些學生對武術極為感興趣,專業無數教師的教師專業水平和專業素養如若缺乏,也會限制學生在武術方面的學習與進步。
(2)武術教學內容缺乏認同
小學生思想和身體均處于發展階段,對許多事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此時學習武術也是最佳時期。套路練習武術不僅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對學生整體的運動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促進孩子愛運動、愛鍛煉。但經過調查,在已經開設武術班級的幾所學校中,百分之八十的教學內容單一陳舊,甚至是幾十年不變的武術老套路。難免有不少學生認為,自己所學無用,有難度也有危險,提不起興趣。平時的武術教學,主要內容是套路和搏斗,盡管對教學內容已經做出相應改革,但能看出武術所學內容在生活現實中的實用效果并不理想。
(3)武術教學設備不充分
武術的教學設備的作用相當重要,在練習武術的過程中若是缺乏設備,學生對武術的興趣不光會受到削減,練習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但是經調查發現,不少的學校對武術設備更新都存在著一定的忽視,具有的武術設備不是過少就是已經陳舊,使用效果差,影響學生對武術內容的學習。專業無數教師在課堂上以專業的水平,配合適當的設備,才能最好的對學生展現出武術的精魂和魅力。
(4)武術活動較少
盡管當前在國內的武術比賽較多,但幾乎都是對專門去學武術的學生組織的專業比賽,而屬于在中小學中舉辦武術的興趣活動卻沒有多少,缺少這種活動,學生所學的動作沒有合適的場所練習,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上,學生只能靠老師的講解與示范來學習,記個大概,缺乏對后期的練習,所以學會的武術內容并不牢固。如此下去,武術學習的情況會愈發艱難。
三、武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影響因素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武術教學受到了諸多方面的影響因素,比如個人對武術的喜愛程度、教師水平、教學內容選擇與變化。
武術學習的內容所占的課時對學生興趣得影響也非常重要,相對一個喜愛武術得學生而言,在規定的課時內,教師無法按正常進度授課,都會導致學生濃郁的興趣受到破壞,無論是因為教師水平達不到還是教學時數少。在此同時,在每一批的學生里,身體程度水平都存在著差異,再加上興趣因素,造成統計數據的不同,也就是意味著武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到廣泛的應用存在著相對的難度。
根據研究調查,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武術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和增強個人體質有著很大的積極促進作用,但在通過武術內容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傳統文化和增強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實施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充實和改進是武術在小學體育中教學內容的后期做法。
結語
即便當前武術學習在小學體育中進行應用并不簡單,但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都比較單一、枯燥乏味。不能充分將學生的運動興趣調動,甚至可能影響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健康發展。為了避免學生對運動失去興趣,造成不愛運動、不愿意上體育課的情況,希望武術學習的加入能造就青少年堅韌的性格,同時繼承我國優秀的傳文化,全面促進學生的自身發展,也為武術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徐立陽.武術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
[2]劉吉峰,康莉.武術在中小學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
[3]林英磊,林英艷.中國傳統武術禮儀在武術教學中傳播的價值思考[J].搏擊:武術科學,2018(11).
[4]唐花清. 試論武術對青少年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J]. 體育科技, 2018(3).
[5]李東蕾.對學校武術教育理念的再認識[J].搏擊:武術科學,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