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增
【摘要】? 在中職學校中,學生常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即使教師剛教給學生要懂得尊重他人,也仍舊會有學生在課后與他人打架斗毆。這些學生即使能順利畢業,也會逐漸被社會所淘汰。此時就需要教師能秉承生本教育理念,積極開展德育教育課程,切實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
【關鍵詞】? 生本教育理念 中職學校 德育教育 道德修養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1-118-01
中職教師需要認識德育教育以及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尊重學生的不同需求和個性,了解學生存在的差異,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促使學生能真正融入到德育課堂中,并從中掌握更多的德育知識,加快學生的成長步伐。
一、中職學校德育中遵從生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在中職學校中,學生往往存在較為嚴重的極端現象。第一類屬于學習成績較差,在步入中職后,認為自己終于脫離繁重的學業,得到了較大的滿足感,在中職學校中過著得過且過的生活;第二類學生屬于學習成績較好,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無法順利進入高中,在中職學校中會產生強烈的失落感。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未能及時疏導這些學生,那么將會導致學生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逐漸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這非常不利于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
要想改變這一狀態,就需要教師能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始終秉承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明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多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才能逐漸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解決學生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問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和成長做好鋪墊。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中職德育課程教學方法
(一)重視學生的需求
雖然中職學生的學習不具備較為扎實的知識基礎,成績也不夠理想,但這并不代表這些學生都不喜歡學習,有些學生是因為未能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有的是因為教師未能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因此,在開展中職德育教育課程時,教師需要秉承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使其能自主探究和實踐。教師需要放低自己的姿態,主動走進學生,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學習問題,與學生一起分析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并提出恰當的建議,促使學生能在中職中更好地提高。此外,學校還需要開展各式各樣的實踐活動,將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等作為德育教育的重點,切實提高學生守紀律、求效率、講安全、重質量的意識。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差異
生本教育就是需要教師能足夠尊重學生,這是原則和本質。因此,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教師需要尊重學生不同的行為方式以及獨立的人格,要鼓勵學生不斷創新,徹底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
教師要尊重學生,就要將學習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德育知識。例如,在中職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遵從“組間相同、組內存異”的原則,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并提出適當的問題,制定學習任務,學生需要借助小組的力量,發揮自己的優勢和作用,順利完成這些任務,解決這些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占據著主體地位,教師只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在各小組完成討論和交流后,教師可以開展辯論賽,各小組要發表自己的觀念和想法,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加深學生對德育知識的記憶和掌握。
與傳統的德育教育模式相比,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中職德育教育中,教師的作用不再是講解德育知識,而是要發揮自己的輔導作用,引導學生發現并解決問題,并在完成問題的解決后能進行反思和總結。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學生得到的結論是否正確,教師都需要進行適當的肯定和鼓勵,這能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三)采用多樣化的教育手段
在中職的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將生本教育理念真正落實到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前置作業。在正式進行德育教育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好課前預習任務,學生需要利用教材、信息技術等渠道,學習和了解將要學習的德育知識。教師要選擇當前社會上的熱點問題,并借助微信群、QQ群、教育云等交流平臺,發布課前預習任務,學生需要提前收集和整理這些資料,為接下來的學習提前做好準備。
第二,討論環節。討論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想法,加深學生的記憶和印象。教師要結合德育教育的內容,選擇恰當的討論主題和案例,并采用情景模擬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評價和感受。
第三,評價環節。在學生討論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恰當的幫助和指導,在其發表完各自的想法后,教師要進行全面且客觀的評價,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之后,教師還要開展各式各樣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能將自己掌握的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
(四)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
如果教師能與學生和諧相處,那么將會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的愉悅感。因此,教師需要在生本教育理念的基礎上,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和教學氛圍,使學生能真正認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翁,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德育知識。作為所有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和組織者,教師需要在教學時秉承良好的情緒,給予學生親切感,用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學生,使學生能在德育課堂中保持活躍的思維。教師要運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職學校需要認識到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究能力以及道德素養,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成長和工作都做好鋪墊。
[ 參? 考? 文? 獻 ]
[1]張麗英.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中職德育課程教學實踐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8,5(51):55-56.
[2]曾天忠.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中職德育課堂實踐探討[J].農家參謀,2017(18):141.
[3]陸道華.“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中職德育課堂[J].內蒙古教育,2017(16):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