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琳琳
【摘要】? 高中的政治課歷來是學生們公認最枯燥的一門學科,高中生在接觸這門課程時,通常難以提起學習的興趣。當前許多政治老師沒有意識到導入環節對政治課的重要意義,忽略了導入環節的應用,或是對導入環節設計不佳。導致政治課堂的教學比較乏味,授課的質量始終無法得到明顯的提高。對此,本文將詳細闡述導入環節在課堂應用中的常見問題,剖析在政治課堂中良好應用導入環節的措施,為高中生提供更加良好的政治學習體驗。
【關鍵詞】? 高中政治 課堂教學 導入環節 常見問題 應用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33.2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0-181-010
在高中上課之前,教師通常都需要一個時間段來收攏學生們在休息時散漫開的精力。而每個學科都有提高課堂效率的優勢,比如數學有嚴謹的邏輯性,語文有文學的優美,歷史學科有豐富多彩的名人事跡等等。唯獨政治學科的內容,過于抽象且內容繁多,難以激發高中生的學習動力。為了提高政治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們一般都會設計一些生動并富有內涵的導入環節來提高課堂的吸引力,以最快的速度幫助學生們提高課堂注意力,達到引人至深的目的。而導入環節的應用需要政治教師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設計,否則只會適得其反,不僅做了無用功,反而還降低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導入環節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常見應用問題
(一)教師忽略了導入環節的重要性
許多高中政治教師對自身的教學經驗過于自信,或者高估了高中生的學習能力。在課堂的實際教學中放棄了導入環節的過程,他們認為這樣直入主題可以有效節省教學時間,并且將節約的時間直接應用于新知識的教學。這種教學方法不僅錯估了高中生的學習效率,也沒有正確認識到導入環節的重要性。高中生的學習重在于引導,有興趣的學習和被動式的填鴨,在學習效率上有著云泥之別。政治教師忽視了導入環節的教學意義,看似更好的利用了課堂的時間,卻沒有認識到高中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也無法有效改善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導入環節的內容與課堂的契合度不高
導入環節的教學應用需要與當前教學的進度相互匹配,否則容易讓高中生對課堂產生云里霧里的感覺。
(三)導入環節選擇的方法一成不變
有許多政治教師,在課堂上的開場白每次都大同小異。常年采用同一種教學模式,已經限制了他們變通教學的思想。比如回顧提問的開場白,有些教師在課堂開始時通常會向學生提問上節課學過的內容,意圖起到督促學生們復習、收攏學生們注意力的教學效果。但這種開場方式不僅陳舊呆板,并且會給予學生們極大的聽課壓力,讓學生們在無形間產生抵觸和反感的情緒。雖然能讓學生們在課堂開始時強迫性的保證聽課效率,但無疑于飲鴆止渴,一旦提問環節結束,高中生的聽課狀態就會直線下降。
二、導入環節的有效應用措施
(一)與社會熱點相結合
導入環節的目的首先在于幫助高中生集中聽課的注意力,其次為引出當前課堂的教學主題。因此導入環節的內容要富有懸念,讓高中生產生聆聽的興趣。政治教師可以結合當前的社會熱點確定導入環節的話題。比如在學習征稅與納稅這一門課程的時候,教師在開課時向學生提問:“大家有沒有聽說某某明星的陰陽合同事件啊?”喜歡瀏覽娛樂圈信息的同學們必定會對這樣的話題感興趣,從而踴躍發言。當經過一段討論之后,教師再引出當前課堂的主題,國民征稅納稅的重要性與義務,并且還能緊扣前幾堂課國家財政的內容,起到承上啟下的教學作用。同樣,在學習民族精神的時候,政治教師也可以用熱點內容進行引入,比如:“馬上要國慶節了,大家想不想看閱兵式?”“大家知道為什么我國的軍容這么嚴整嗎?”由此,引入課堂的主題民族精神的內容。通過社會熱點的導入,高中生能對政治知識點有著更為形象的理解,同時讓學習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二)借助多媒體的教學輔助
多媒體是提高授課效率的優質教學輔助工具,對于導入環節也能起到事倍功半的加成作用。通過視頻、圖片的展示,課堂的教學會更富有真實性,從而促進高中生對政治知識點的理解效果。比如,教師在企業經營的課堂內容時,講解誠信的重要性。因為高中生未曾經歷過商業活動,對這部分的內容代入感不強。而此時教師用多媒體播放許多不良商販的惡劣行為,如肯德基中的蘇丹紅、水餃中的毒青菜、毒死山羊的香蔥、豆腐中的吊白塊等等。用貼近高中生生活實際的真實新聞激發學生們的義憤填膺感,隨后再播放不良企業被國家處置破產的新聞,從而引導高中生認識到誠信經營對企業的重要性。由此,也達成了導入環節的教學目的。
(三)在合理的時機恰當的引入
導入環節的教學應用,并非只局限于開課的時候。在課堂內容告一段落時,也可以用導入環節來承接下一段知識點的內容。當課程進行一段時間,學生的注意力開始渙散時,政治教師合理利用導入環節,也能保證學生們的聽課效率。因此,政治教師不必拘泥于教學的形式,只要能提高教學效率,在合理的時機恰當的施行導入環節,就是對該內容的有效設計。比如說在學習完文化影響時,課堂時間才剛剛進行了一半,教師可以立刻提出討論話題:從我國的優秀文化中,你得到了什么收獲?隨后在高中生的探討中引出下一段的知識內容:文化塑造人生。通過這種形式,課堂的轉折既不顯得突兀,也能良好的維持學生們的聽課效率。
結語
導入環節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應用還需要教師經過反復的斟酌與設計。根據高中生不同的學習狀態,導入環節會面臨多種多樣的應用問題。高中政治教師需要落實于學科的知識點,充分考慮到高中生的實際情況,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完成導入環節的實施。導入環節可以有效控制課堂的學習氛圍,將高中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觀念由被動轉變為主動,讓高中生在政治課堂中潛移默化地學習進步。
[ 參? 考? 文? 獻 ]
[1]潘可榮.高中政治課堂導入環節有效設計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136-137.
[2]關久薇.談如何提升高中政治課堂導入效果[J].中國校外教育,2018(27):143.
[3]陳文娟.整體性視閾下高中政治課堂導入設計[J].教書育人,2017(35):72.